大历史: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作者:可可丹  于 2015-4-16 16: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关键词:历史, 如何

海外开拓给欧洲带来通货膨胀

最初的海外开拓却为欧洲带来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1500年至1650年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欧洲物价较之前增长了3倍。通货膨胀主要由以下若干因素造成:贸易航线的距离越拉越长、农产品供应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北欧社会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而在所有因素当中,从新大陆输入大量黄金、白银、宝石和其他高价值产品是造成欧洲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面临通货膨胀,那些收入固定的普通群体往往最遭罪。此外,由于许多皇室成员、贵族和拥有土地的社会名流主要靠长期出租土地获取大部分生活收入。因此,通货膨胀极大地破坏了他们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同时还削弱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此外,欧洲各地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工人工资收入增长的速度,致使众多失业的工人最后不得不加入到流浪汉的队伍之中。现代社会形成初期,社会及经济活动造成人们生活的变化较大。但对那些能够比较容易适应变化的人来说,他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很多。

通货膨胀催生欧洲商业革命

全球用于工业发展和开拓新市场的货币量大大增加,这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向外不断扩张。事实上,欧洲爆发了人们常说的商业革命。尤其是许多企业开发了许多新型的商业组织来管理规模日益壮大的商业行为。中世纪行会已经无法组织和管理这些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因此,商人们组织了联合公司,尤其是联合股份公司来规范他们的生意往来。这些举措后来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商业手段。股份公司的投资者根据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份额获取商业收益。此外,他们还通过雇用或选举的方式聘请公司的管理者。这样一来,人们建立的股份公司便拥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因为人们买卖公司股票并不影响公司的存废。

殖民地在日益增长的全球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殖民地的领主把殖民地既当做国内产品的潜在销售市场,又当做廉价原料的供应地。西欧国家接受了重商主义这一经济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一个国家在维持贸易、黄金和白银储备以及对殖民地专属贸易权的有利平衡中实现民族经济的自给自足。为了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促进新工业发展,用制度强迫穷人必须工作,并建立关税壁垒限制或阻止外国货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政府还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各种协议帮助本国经济实现自给自足。在18世纪初以前,重商主义一直是欧洲最倚重的经济哲学。除了经济方面,殖民地还被视为欧洲国内宗教冲突和社会压力的释放管道。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6 09: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