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留神加入了美国的婴儿潮 [2015/10]
- 历史有意思 [2015/10]
- 2017回家记(6)- 高中同学聚会 [2017/12]
- 华游散想(五)- 没有小费 [2019/11]
- 华府兰花展 [2019/03]
- 2017回家记(3)- 车车车 [2017/10]
- 生男生女不一样 (3)- 婚礼费用 [2018/07]
- 回乡记 (六) 大院老屋 [2015/12]
- 回乡记 (七) 回美搭乘海南航空 [2015/12]
- 回乡记 (八) 我爱北京 [2015/12]
- 2017回家记(1)- 沸腾的广场 [2017/10]
- ABC 学中文,说写用 拙且乐 [2019/12]
- 极寒袭美 风城巨冷 [2019/01]
- 孟菲斯掠影(一)餐馆寻故事 [2016/07]
- 昨日芝加哥全城湛蓝欢庆胜利 [2016/11]
- 阿克隆的孩子 [2017/02]
- 养蚕小记 [2016/09]
- 回乡记 (五) 读报有感 [2015/12]
- 超级杯、超精彩 [2017/02]
- 磨石成石 [2017/01]
- 竞争激烈的医学院 [2017/08]
- 价廉物美的自制旅游纪念币 [2017/05]
- 做个诚实的运动员 [2016/08]
- 鸡年大吉 [2017/01]
- 永远的张爱玲 [2016/03]
中国人多是不争的事实,人不能老呆在家里,总得到外面转转,广场大概是最佳去处,地方大、景致好而且免费。
近年来“广场舞”已成为一个新名词,而且常常同“大妈”等连起来,给人印象就是大妈的广场舞。最近回国探亲,家住处不远就是一个大广场,差不多每天去转转,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感触,其实广场是民众大家的,每个人或群体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时间、空间和活动。大妈们可能是以人多舞姿夸张更容易抢眼些吧。
我家附近这个广场在市中心处,早先是一个大花坛,在火车站出来的金谷园路与横贯全市东西的中州路交接处。车辆在此围着花坛转圈,然后分流驶向东或西。小时候印象中花坛里种满了花草,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高高的灯塔式建筑,分别书写一大标语,“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塔顶红旗猎猎。
前十几年城市发展时,此花坛也得以扩宽和改貌,把旁边原来一个部队大院(3831)给拆掉变成了花坛外围和马路的一部份,把灯塔也扒掉,开阔视野。当时在花坛下面做探测,立马就有个重大考古发现。这也不奇怪,洛阳历史上是一个悠久的古都,我小时候教科书上说是“九朝古都”,现在说是有“十三朝”了,也不知道怎么又考究出来四个新的朝代。
花坛下面发现的是个很重要的古迹,称之为“天子驾六”,显示了周王朝时的礼仪规范。为此,特意在原址处新建了一个博物馆,就在花坛的正中央之下,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的上面有一尊六匹马的雕塑像。花坛现在改成碎石子铺成的小路环绕,路旁有树木花卉和空地,是人们锻炼活动的好去处。
经过多日观察发现,花坛这里多为晨练。有单练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人流车流视而不见。像这位大妈,装束专业,全神贯注于一招一式上。
也曾见过一青年男子,伸开双臂扎着架势像在与一位梦中人在跳交易舞,很是投入,等我转了一大圈回来时看他还在跳得津津有味。我猜他若去参赛很有可能弄个奖牌挂上。除了单练,更多是群练,形式多样。有练红绸舞扭秧歌的。也有一群人围着圈在蹦蹦跳跳,仔细一听,所放的音乐是圣经里的赞美诗,伴随着赞美耶和华的歌曲大家跳得很是高兴和开心,这的确是新发现。
靠近小树旁,见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在扶着或靠着树,做些简单温和的健身活动,而在花坛的另一侧树下,是一帮老头们的地盘,每人都把自己的鸟笼挂在树枝上,他们多在聊天。
出了花坛往南穿过车来车往的中州大道,那是一个更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中处,有一巨大的雕塑 – 周公营造洛邑。把整个广场自然分成东西南北四部分,边上还有小桥流水,树荫短廊。东西两边最外侧各有一个条件不错的免费公厕,这绝对绝对重要。
在这个大广场上,早上北边处多为健身操,东侧动作大些,西侧缓慢,各有自己的团队。再往外就是有人在打羽毛球,踢毽子。在中心处雕塑两旁,是跳各种交易舞的地盘,这里没有音乐,只有双双对对在认真地跳舞,可以看出新手的紧张夹着喜悦,老道们的会心和默契。除了跳舞之外,还可以见到舞剑者的矫健身影。当然也不乏像我这样闲逛,或遛着狗川流于人缝之中。
在水边短廊下,可看见或听见有人在拉二胡之类的乐器,有人在伴奏下扯嗓子唱地方戏,各自乐融融。
中午之后广场趋于平静,晨练做操跳舞的人大体散去,南北空旷之处有时会有组织的活动。有一天赶上一出歌舞比赛,围观看了一会儿,舞姿、服装、打扮都挺像样。
也有民间自发的活动,在去年年底回去时,恰逢老毛生日,广场上有一个歌咏暨展览活动。听家人说以前自发活动更多,夏天时经常有类似唱红歌的活动,多为人们表达怀旧和对现实不满,后来被限制住了。
在广场最外面,紧贴着外围的马路边,全是各种各样卖东西的,从香烟打火机到糖酒时令水果,从字画文物到古玩核桃,杂七杂八应有尽有。不过我那北京侄子说真货不多,至少那些核桃全是假的,我想他说的对,毕竟玩核桃还是北京人在行。除了卖商品外,还有无水理发剪头,揉肩推背按摩,算卦看相,下棋打牌,真是五花八门,令我惊叹。(不敢或不好意思正面拍照,不少场景只能听我扯吧)。
真是人民的广场,人民自乐之处。即使你没事儿干,找个地方在这儿圪蹴一回,闹市取静歇一歇也很不错。
最后一句话,正儿八经我没看见大妈们白天在广场上跳舞,倒是见她们每天天黑之后在广场外的邮电大楼前猛跳。白天那里是停车场,晚上空出来,大楼的彩灯霓虹灯和大屏幕电视广告,照得周围很亮,借着灯光,清一色的大妈们伴随着音乐跳起来。我猜想她们把一天的劳累烦恼统统都跳忘掉,然后睡个舒心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也确实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