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留神加入了美国的婴儿潮 [2015/10]
- 历史有意思 [2015/10]
- 2017回家记(6)- 高中同学聚会 [2017/12]
- 华游散想(五)- 没有小费 [2019/11]
- 华府兰花展 [2019/03]
- 2017回家记(3)- 车车车 [2017/10]
- 生男生女不一样 (3)- 婚礼费用 [2018/07]
- 回乡记 (六) 大院老屋 [2015/12]
- 回乡记 (七) 回美搭乘海南航空 [2015/12]
- 回乡记 (八) 我爱北京 [2015/12]
- 2017回家记(1)- 沸腾的广场 [2017/10]
- ABC 学中文,说写用 拙且乐 [2019/12]
- 极寒袭美 风城巨冷 [2019/01]
- 孟菲斯掠影(一)餐馆寻故事 [2016/07]
- 昨日芝加哥全城湛蓝欢庆胜利 [2016/11]
- 阿克隆的孩子 [2017/02]
- 养蚕小记 [2016/09]
- 回乡记 (五) 读报有感 [2015/12]
- 磨石成石 [2017/01]
- 超级杯、超精彩 [2017/02]
- 竞争激烈的医学院 [2017/08]
- 价廉物美的自制旅游纪念币 [2017/05]
- 做个诚实的运动员 [2016/08]
- 鸡年大吉 [2017/01]
- 永远的张爱玲 [2016/03]
手头上有几张八十年代的实寄/盖销明信片,拿出来晒晒。明信片上所采用的风景图片相信不少网友看了会感到非常亲切,当年的景色自然纯朴舒服。
九曲桥雪景 (邮戳1985年)。安祥平和,丝毫不拥挤。人们衣着朴素,那年代的灰色服装占主导,即使是在最时髦的上海也是如此。上海人也不怕冷,大冬天的窗户照开不误。
松江方塔 (从邮资70分上推断应为1984年左右,比上一张要早些)。松江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吧。记得1990年时去上海,那时浦东许多地方还是农村,过个江都很不方便呢。
上海外滩(邮戳1987年)。天蓝云高,视野开阔。英文翻译也给力:Waitan Seafront in Shanghai。现在外滩叫“The Bund”,确实不如Waitan Seafront带劲儿!为什么非要恢复叫那个老名呢?起那名字的老外们已经早就死了100多年了!
我第一次去上海大概是在1984年,那时候内地人提起上海大多是肃然起敬。上海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精确的工业和制造业,有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 南京路,上海人很洋气。若是到上海出差许多人会让你捎买东西,就是城隍庙的五香豆也是很受欢迎的。
最近一次去上海是在三年前,也到了城隍庙,随着拥挤的人流,逛那些翻新或新建的店铺,排挺长的队为了再吃一吃小笼包子,疲惫的很。上海到处已是高楼大厦了,应接不暇。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