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留神加入了美国的婴儿潮 [2015/10]
- 历史有意思 [2015/10]
- 2017回家记(6)- 高中同学聚会 [2017/12]
- 华游散想(五)- 没有小费 [2019/11]
- 华府兰花展 [2019/03]
- 2017回家记(3)- 车车车 [2017/10]
- 生男生女不一样 (3)- 婚礼费用 [2018/07]
- 回乡记 (六) 大院老屋 [2015/12]
- 回乡记 (七) 回美搭乘海南航空 [2015/12]
- 回乡记 (八) 我爱北京 [2015/12]
- 2017回家记(1)- 沸腾的广场 [2017/10]
- ABC 学中文,说写用 拙且乐 [2019/12]
- 极寒袭美 风城巨冷 [2019/01]
- 孟菲斯掠影(一)餐馆寻故事 [2016/07]
- 昨日芝加哥全城湛蓝欢庆胜利 [2016/11]
- 阿克隆的孩子 [2017/02]
- 养蚕小记 [2016/09]
- 回乡记 (五) 读报有感 [2015/12]
- 磨石成石 [2017/01]
- 超级杯、超精彩 [2017/02]
- 竞争激烈的医学院 [2017/08]
- 价廉物美的自制旅游纪念币 [2017/05]
- 做个诚实的运动员 [2016/08]
- 鸡年大吉 [2017/01]
- 永远的张爱玲 [2016/03]
十二生肖齐上阵,欢天喜地迎新年!
在朋友的建议下,经查讯和学习后,我写了个如下心得:美国邮票上的中国元素 - 华人及中华文化的贡献和影响。收集有限,难免挂一漏十,凑个热闹吧。
美国邮政于1847年发行了美国的第一枚邮票 – Benjamin Franklin,31年后的1878年大清国邮政推出了中国的第一枚邮票 - 龙票。在以后的近六十年中,这两个大国就像在地图上相距遥远一样,在“国家名片”邮票的内容上也无交集。然而,1935年美国发行的航空邮票改变了这一状况,翻开了新的一页。
1935年为配合横跨太平洋飞行航运的需求,美国邮政发行了编号为C20- C22的三枚航空邮票:Trans-Pacific Issue, 或俗称为“China Clipper”。
1942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阶段,发行了“Chinese Resistance”纪念邮票。
1961年发行的Sun Yat-Sen 孙中山纪念邮票以纪念民国五十周年。
1984年的越战纪念碑纪念邮票再现了华裔建筑师林璎(Maya Ying Lin)的杰出设计。可参阅我的另一篇日志。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52926/article-234925.html
1985年的航空邮票,又一次再现China Clipper主题。
二战时期的运输生命线 - 滇缅公路(Burma Road)。
可爱的中国国宝 – 大熊猫(Giant Panda)。
1992年底发行了第一枚以中国传统生肖为主题的邮票 - 鸡票,从此开始了已经连续二十多年的生肖邮票的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是由出生于夏威夷的华裔Clarence Lee设计创作的 (很不幸他于去年一月去世)。
这一片首日封恰到好处的反映了“大吉大利”和“就是要发发”(94188邮码)的构思。
唯一的一次中美两国联合发行的邮票,中国为雕刻版,美国则为影写版,还是雕刻版给力。
2005年发行的美国当代建筑杰作组票之一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National Gallery of Art, 是由世界级的建筑设计师I.M.Pei(贝聿铭)设计的。
(此照片来自网络)
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发行的奥运主题邮票。
2013年发行的一组Made in USA - Build a Nation, 其中一张为一无名华人铁路工人,以纪念早期华工为建成横跨美国大铁路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此照片来自网络)
2014年发行的一套烹饪大师的邮票中,有一张是给Joyce Chen,她生于北京后来移民美国,50年代在麻省剑桥开了个中餐馆,戏称她的饺子为Peking Raviolis,她也开创了中餐Buffet 在美国的先河。
最后以一枚漂亮的Chinese Hibiscus中国朱槿花来收尾。
春节快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