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留神加入了美国的婴儿潮 [2015/10]
- 历史有意思 [2015/10]
- 2017回家记(6)- 高中同学聚会 [2017/12]
- 华游散想(五)- 没有小费 [2019/11]
- 华府兰花展 [2019/03]
- 2017回家记(3)- 车车车 [2017/10]
- 生男生女不一样 (3)- 婚礼费用 [2018/07]
- 回乡记 (六) 大院老屋 [2015/12]
- 回乡记 (七) 回美搭乘海南航空 [2015/12]
- 回乡记 (八) 我爱北京 [2015/12]
- 2017回家记(1)- 沸腾的广场 [2017/10]
- ABC 学中文,说写用 拙且乐 [2019/12]
- 极寒袭美 风城巨冷 [2019/01]
- 孟菲斯掠影(一)餐馆寻故事 [2016/07]
- 昨日芝加哥全城湛蓝欢庆胜利 [2016/11]
- 阿克隆的孩子 [2017/02]
- 养蚕小记 [2016/09]
- 回乡记 (五) 读报有感 [2015/12]
- 磨石成石 [2017/01]
- 超级杯、超精彩 [2017/02]
- 竞争激烈的医学院 [2017/08]
- 价廉物美的自制旅游纪念币 [2017/05]
- 做个诚实的运动员 [2016/08]
- 鸡年大吉 [2017/01]
- 永远的张爱玲 [2016/03]
Poop这个词是到了美国之后才学会的。
以前曾断断续续可怜巴巴的学了几年英语。因为那年代美帝是敌人,我们不需要学那玩意儿。记得上初中的有一年,新开英语课,任课老师站在讲台上,用他那浓浓的俄语腔混合着我们本地的家乡调,认认真真地发着怪怪的音,开始了英语课的Lesson One,我们这些学生在下面都偷偷地直想笑。。。不管怎么样,我们认识了26个字母,学会了Long live Chairman Mao!和 Down with US imperialism!这些革命的口号。
即使若干年之后,在学习曾风靡全国的《英语900句》和《Follow Me》的录音带或电视节目时,也没有碰到过该词。来到美国之后,在伴随着女儿长大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生活英语,包括这个近似于儿语的Poop。听上去挺好听的,远比成年人所用的那个sh*t更悦耳和干净一点。
关于语言方面的感想就不扯了,还是回到Poop吧。上个月我去首都的动物园观赏灯展的时候,景色很美,流连耗时,加上天冷汗少,膀胱嫌小,免不了要去内急。找到公厕进去后,见到墙上的几幅图画很有情调,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颇具匠心。
我们都是21点 / “撒尿定律”
这幅画上的文字介绍到,不管是貌似庞硕的大象,还是teeny-tiny的小老鼠,还是看似道貌岸然的人类,只要是哺乳动物,大家撒泡尿的时间长短都差不多,平均21秒。“喵喵”,不知道小老鼠听到猫叫声,会不会缩短几秒?
这个21秒理论我从未听说过,也从未想到过,出奇制胜,令人目瞪口呆。谁想出来的这个(尿)骚主意,去做这项研究?结果有用吗?看来还是有用的,为入恭时增添些乐趣;也许还可以证明上帝在造万物时有一点是公平的,哺乳动物们有一项指标是相通的。
Poop是个功夫活。
这张图是说 大熊猫是坐着歇着拉Poop的,这有点像人类,我们是坐在马桶上,或扎个马步蹲在坑上,而大熊猫只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完事后大概糊一屁股。现在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大熊猫的上身和正面都挺好看的,乌黑白净,可是屁股那一片的白毛总是显得黄不拉几的脏,原来如彼!
那些观察很仔细的专家们甚至还可以从有几泡Poop,估计出那个可爱的胖家伙在那里坐便了多久!这也是够绝了。
那天除了看灯,还学到了一些奇葩的知识!也想到了一个成语“普普通通”,真是太形象了。Poop Poop完后,上通下达,负担卸去,一身轻松。离去。。。接着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