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留神加入了美国的婴儿潮 [2015/10]
- 历史有意思 [2015/10]
- 2017回家记(6)- 高中同学聚会 [2017/12]
- 华游散想(五)- 没有小费 [2019/11]
- 华府兰花展 [2019/03]
- 2017回家记(3)- 车车车 [2017/10]
- 生男生女不一样 (3)- 婚礼费用 [2018/07]
- 回乡记 (六) 大院老屋 [2015/12]
- 回乡记 (七) 回美搭乘海南航空 [2015/12]
- 回乡记 (八) 我爱北京 [2015/12]
- 2017回家记(1)- 沸腾的广场 [2017/10]
- ABC 学中文,说写用 拙且乐 [2019/12]
- 极寒袭美 风城巨冷 [2019/01]
- 孟菲斯掠影(一)餐馆寻故事 [2016/07]
- 昨日芝加哥全城湛蓝欢庆胜利 [2016/11]
- 阿克隆的孩子 [2017/02]
- 养蚕小记 [2016/09]
- 回乡记 (五) 读报有感 [2015/12]
- 磨石成石 [2017/01]
- 超级杯、超精彩 [2017/02]
- 竞争激烈的医学院 [2017/08]
- 价廉物美的自制旅游纪念币 [2017/05]
- 做个诚实的运动员 [2016/08]
- 鸡年大吉 [2017/01]
- 永远的张爱玲 [2016/03]
贝壳村里的8哥经常登一些妙语连珠的短文和警句,受益匪浅。记得读了他最近如下的一条: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最好教育,这三条就够了:
1. 以身作则,示范;2. 耐心; 3. 等待。 ——— 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
随即想起一件事,颇有同感。
我们第一代移民的孩子们被称为ABC(American-born Chinese),他她们在这里出生,接受和伴随美国的教育长大。不言而喻,美国文化对孩子们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也是对的,因为他她们要在这个社会里生活整整一辈子,不像我们只是半辈子。同时作为父母 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多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这些是我们熟悉且引以为骄傲的东西。
让孩子们做到会读会写中文很难,基本上不可能,或没必要,除非孩子自己有这个兴趣和动力。我觉得会听会说就很好了。但平时经常讲点中国的历史/文化/典故/风俗/地域等知识还是很有益处的,你会有想不到的结果。
以前,在女儿小的时候,我们住在农州小镇,华人奇少,中文学校没听说过,所以我就尽量有一搭没一搭的教她认几个汉字,讲些她可能会感兴趣的故事。比如说,这是1987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古代神话:
盘古开天
女娲造人
羿射九日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那时候 我曾跟她讲过邮票上的内容和故事(当然是用中文讲的),很多年过去了,我都没想到上面的神话故事 她都还记得,而且都转成了用英文的理解。最近与她交谈时 她提起了那个“羿射九日”,“a guy arrowed down nine Suns”,或 “a guy chased the sun, dead of thirsty/exhausted, and turned his cane into a forest” (夸父逐日),她甚至还知道那片树林的细节…… 我问她你还记得呢?她说当然记得。我听了之后很惊讶很高兴也很受鼓舞。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慢慢要退休、要推出历史舞台,而我们的下一代逐渐的成长起来,他她们比我们更有优势,会比我们生活的更好。我们能把我们知道的中国文化传授给孩子们一点,他她们就更多一点独特unique的地方。对于扩宽知识面和思考方式都有帮助,也许对工作和事业也会有益吧。
我也不敢自夸是一个好家长,但像上文中所说的,”......示范、耐心和等待“,就会有意外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