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男VS面子里子 [2015/05]
- 微信支付 [2023/12]
- 爷爷是抗日国军将领 [2015/05]
- 男人必修课之 哄女人 [2015/05]
- 短篇连载《向阳花》 [2019/11]
- 命定 [2015/07]
- 婚姻的真谛 [2017/05]
- 《芳华》观感 [2017/12]
- 假如老公遭遇初恋 [2015/06]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肖申克 [2020/02]
- 萍聚 [2017/10]
- 盘点我的减压方式,排名分先后 [2021/05]
- 爱情档案 [2015/06]
- 念亲恩,我的父亲和母亲 [2015/07]
- 有了快感你就喊 [2015/05]
- 一部拍了12年的电影 [2015/06]
- 女人一生都有风景 [2015/05]
- 写博是如何沦落成一种生理需求的 [2015/06]
- 女人决定一个家庭的快乐? [2016/02]
- 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答网友问 [2015/07]
- 日食記 [2024/04]
- 回归简单 [2016/03]
- 原创古词五首 [2015/07]
和自己在一起
人这辈子总在一定的时候期待一定事情的发生,从单身到结婚生子到孩子长大,所谓天伦之乐多少都有。人们所说的幸福,无非是在拥有“静”(英文:still)与“平衡”(英文:balance)时的一种状态。
这种“静”与“平衡”貌似取决于生命所处的阶段和境况,比如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翻越人生这座山丘,上坡也好下坡也罢,“静”与“平衡”从来都源自于心,只有当心感到缺失,才是真的缺失。
环境从来都不是全部,如果没有心的响应,再恶劣的环境也对我们造成不了伤害。他人的感受和说法,从来不足以颠覆我们。直到某一天,你也走到那个相似的境地。
也有可能是时间的作用。环境没变,事情没变,人的想法变了。从前的“静”与“平衡”,于某个节点轰然倒塌。心力之强,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静”与“平衡”从来都是相对的、动态的。从失去到获得,到再失去再获得。眼见未必为实,你看到的“静”与“平衡”,未必是一条上升或下降的简单曲线。假如用一个类似谷歌地图的放大镜来看,你一定能看到这条曲线上某段截图里的起伏。
说到“静”与“平衡”,不能不说修行。修行不一定要高深莫测,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比如楼上装修发出的巨大敲击声、高速公路上纹丝不动的车流。当你把个人遭遇看成修行的一部分时,它带给你的困扰就已经在减弱。
人的大脑有种名叫内啡肽(endorphin)的化学物质,是天然的止痛剂,只在疼痛发生时产生。人是个复杂又奇妙的生物体,有必要相信造物主的设计和人的自愈能力,从这个角度讲,修行就是调动人的自愈和修复的能力。
修行渗透的地方多,婚姻里却未必需要它。你有可能将行为修得很好,但心里一点爱也没有。好行为诚然比坏行为强,但因为不是发自内心、且没有爱,所以不能持久。假以时日,所谓的好行为带来的只能是怨和恨。
除了婚姻,你最好保留其它情感渠道,比如亲情、友情、事业、信仰、爱好等,否则有一天当那唯一渠道堵死,你会输得很难看。
关系有毒(toxic relationship)一词并非婚姻专有,雇佣关系、亲子关系等,也都有毒存在的可能。除了无法改变的血缘,其它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结束它, 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而不出问题。
人的自愈和修复能力是有极限的,不要轻易挑战极限,否则身体释放的压力荷尔蒙,会跟胰岛素一样,有朝一日将你压垮,到那时就不是修行的问题,而是心理和精神的问题。
说到极限,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一年半载,有的人三年五载,有的人十年二十年,如果不是身体和精神出现问题,你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极限是多久。
越是亲密关系,做决定也一定越艰难。有理由相信,任何生理心理疾病出现以前,人一定是在某种不正常关系中忍耐了相当长的时间。网间流行“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那是升级版的“宠自己”,但如果遇不到舒服的人呢?可以考虑把自己变成那个舒服的人,和自己在一起,这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原创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