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色变,人们真的怀念文革吗

作者:春和景明  于 2016-5-21 06:2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文革是梦魇,文革是猛虎。自中共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文革作了结论后,文革似乎就成了一个禁忌。在中共官媒上对文革的探讨就鲜少。但五月,出了一个新鲜事。56朵花少女组合,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演唱了一场红歌会。30多首歌曲中,文革时著名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赫然其中。演唱会的背景墙上,打着文革时的标语口号,“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如果仅仅是商演,这等作派无可厚非。商演嘛,一切以吸引人们眼球为目的。但这次不同。一是在中共殿堂级的平台;二是正值文革发起五十周年的节点。如此高调,难免让人生疑。肿么了,要重回文革了吗?当然,敝人穷屌丝一个,难测肉食者谋。不知这是有心人在投石问路;还是为政者为彰显政治开明,百无禁忌,以示对政治多元的容忍;抑或是体制内的博弈,行嫁祸于人之故技;又可能是那个二货自以为揣到天意而自喜,拍马屁拍到蹄子上了。这些随着时间移动,都可水落石出。但敝人却很好奇的是,为何一而再的有人那文革和红歌来说事。这背后有着很大的意味。

薄熙来当初在重庆了搞了一个唱红打黑。一时是应者如云。虽然有很大成分是行政手段所至。但薄熙来倒后,仍有不少歌迷们不肯散。其中大多是上年纪曾经亲历文革的人们。其实,就在五十六朵花演唱会的前一天,一群来自山东的大妈,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大唱社会主义好等红歌。

 

  人们真的怀念文革吗?其实答案很鲜明。当然不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们之所以对红歌钟情,其实与政治无关。经过文革的人在文革开始时,都正值青春期。那时的红歌是其能唯一能接触到的音乐。当然还有一些被称做牛鬼哥的黄色歌曲。但那是在背地里,小范围,作贼似的。红歌的每一段旋律,每一段歌词,都与人们每一个具体青葱岁月的场景相勾联。而人们的记忆是选择性的。能入记忆的多是开心事。所以,人们唱红歌,如其说是怀念文革,莫如说是怀念文革的自己那段青葱岁月。

 

  中共对文革官方结论是: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但历史远比逻辑丰富。官方结论无错,但未回答,何以文革一经发动,便有燎原之势的原因。是毛的威望?是四人帮的推波助澜?是年轻学子们的无知狂热?都有!最重要的是,最底层人民的强力加入。中华民族是个苦难的民族,虽然历史上爆发过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但那都是在活不下去时发生的。几千年来,最底层民众的所求不过是日有三餐,夜有一床,不用颠沛流离的安稳生活。但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这样的日子鲜少。而毛泽东办到了,计划经济,组织包办了人民的一生。虽然,人民的生活还是贫苦。但在贫富无甚差别的情势下,人民安贫乐道。甚至在医疗资源匮乏之时,毛泽东以“赤脚医生”代之,可笑吧?幼稚吧?但这是毛泽东对底层民众的承诺。(说是毛泽东时代饿死几千万人,这是瞎掰的,十人里死一个,可能吗?但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小病变大病,大病变重病,重病变不治,死亡率飙升,这个肯定有。但好歹毛泽东记住了自己对民众的陈诺)。而人们在经历百年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后。初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如何肯去“吃二遍苦,受那二茬罪”。当知道党内走资派们要剥夺他们一切时,毛泽东可不就是一呼百应吗?顿成燎原么。

 

  而在习近平接收中国时,虽然民众整体生活水平已远超文革,但作为金字塔底部的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却非当时可比。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他们看来丧失殆尽。底层民众看不见一个确定的未来。其对未知的恐惧和忧虑及焦躁,积怨成恨。而体制内的腐败又已病入膏肓。权贵集团坐大。底层民众近乎感性的看到了党内走资派;体制内笔杆子心口不一的说教,言行不一的粉饰太平的宣传。官吏轻忽民意的GDP挂帅,助推了“塔西陀陷井”的形成。仇官仇富的民怨越积越深。习近平的反腐赢得民众一片叫好。其实很大成分是民众对于庙堂者们的辛灾乐祸。由此可推,这是否又是第二次文革形成的基础呢?薄熙来当年以共同富裕为号召,底层民众欢呼雀跃,至今仍念“薄书记好”。薄熙来是亲历文革的,他尚知,民心可用。而习近平也是经历过文革的,所以习近平提出要落实共享发展,名称虽然不一样,内涵却相同。但要制度性的安抚底层民众,制度性的摧毁文革形成的土壤,习近平任重而道远。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不易啊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22: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