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第一乐章

作者:lznl50709  于 2018-2-12 23: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品味经典|通用分类:音乐欣赏

贝多芬 第14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聆听!聆听!聆听!

视谱聆听!视谱聆听!视谱聆听!

 

贝多芬 第14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文章摘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特别说明:此文全部从网上复制摘抄编纂===

-----------------------------------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英语: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作品27/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于1801年在匈牙利创作的独奏钢琴作品,
别称“月光奏鸣曲”(英语:Moonlight Sonata、
德语:Mondscheinsonate)。
该作品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之一。


背景:
贝多芬将“月光奏鸣曲”
于1802年题献给贝多芬的学生
裘莉塔·圭齐亚蒂(Giulietta Guicciardi),
据说贝多芬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
但据称,题献给圭齐亚蒂
其实并非贝多芬的原意,
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
贝多芬并未考虑到圭齐亚蒂。
在亚历山大·会德丰·泰勒
(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
所撰的《贝多芬的一生》(Life of Beethoven)
一书中表示,
贝多芬原本要题献给圭齐亚蒂的作品
是《C大调轮舞曲 作品51/2》
(Rondo in G major, Op. 51, No. 2),
但该作品由于某些原因
已经题献给里奇洛乌斯基(Lichnovský)伯爵夫人。
贝多芬于是在出版的最后一刻撰文,
将“月光奏鸣曲”改为题献给圭齐亚蒂。


名字来源
该作品的首版被命名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
(意大利语: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
与贝多芬的前一首作品
《降E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 作品27/1》
(Piano Sonata No. 13 in E-flat major Op. 27, No. 1)

采用相同的标题。
而“月光”(英语:Moonlight Sonata)
一名来源于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
在1832年(贝多芬逝世5年后)
撰写的一篇评论,
他将该曲第一乐章的朦胧气氛
与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
在此后十年间,
德国与英国出版物
普遍采用“月光奏鸣曲”作为该曲的标题。
该奏鸣曲在十九世纪后期
便以此标题闻名于世。
但许多批评家
对于“月光”标题所表达的浪漫性质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月光”这一标题很荒诞,
且会有将此作品误导成葬礼进行曲之嫌。


据评论家费舍尔所说,
“月光”这个标题极具误导性,
并非贝多芬本意。
他更指出贝多芬在手稿上
有对莫扎特《唐·乔望尼》的备注,
其中点明唐璜杀人后的音乐也是升C小调,
且与贝多芬作品的第一乐章有相近之处。


亦有人称此乐曲
表达了对裘莉塔·圭齐亚蒂的爱意,
甚至称后者即是所谓“不朽的爱人”。


而其他批评家
则表示接受“月光”这一称呼,
认为这个名字令人回味,
而且与该曲自身所表达的含义相符。


后人根据“月光”的名字编纂出许多传说,
其中一篇名为《月光曲》的文章
被收录入中国大陆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


第一乐章的结构
贝多芬的手写原稿还存在。

可是第一页已不可考。
该作品由3个乐章组成:
1.迟延的柔板
2.小快板
3.激烈的急板
全长约20分钟。


第一乐章
首乐章(迟延的柔板,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调,二二拍,十分粗糙的奏鸣曲式
(其第二主题并非在属调上,
而是在不相关的b小调上)。
乐章以左手的八度音和右手的三连音琶音开头,
渐渐引入右手旋律;
同时,右手的三连音固定节奏型依然不停,
一直贯穿全曲。
力度非常弱,多标注有“pp(很弱)”,
最响处也不过是“mf(中强)”。
该乐章时长约6分钟。
该乐章气氛沉著、朦胧、有著静想的意味,
令人印象深刻。


柏辽兹评论说:
“这是人类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诗篇。”
他亦将右手的旋律称为“追悼”,
这与“月光”的解读大相径庭。
即便在贝多芬的时代,该乐章也享有盛名,
甚至到了令贝多芬烦恼的地步——
他对自己的学生卡尔·车尔尼说:
“我绝对写过更好的东西。”
=======特别说明:此文全部从网上复制摘抄编纂===
===============================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1. Adagio sostenuto)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
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
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
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
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
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
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
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
乐曲一开始,

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
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
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
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
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
随后,进入第三段,
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
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
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
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
“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
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
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
出版社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
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
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
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
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
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
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
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
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
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
但到1802年初,
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
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
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
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
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
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
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
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
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
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

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
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
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
“……从远处、远处,
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
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
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特别说明:此文全部从网上复制摘抄编纂===

《月光曲》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标题

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有一年秋天,
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
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一天夜晚,
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
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
“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

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
“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
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
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
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
课文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
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
而后面部分,
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
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用具体句子来说,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
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
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
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
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

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
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
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
语速又再次减慢,

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
“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
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
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直到现在,
仍有许多人把上面这个优美感人的传说
与事实本身等同起来,
实际上,据音乐史学家研究,
贝多芬从未有此经历。
他的《#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标题,
是由于音乐评论家莱尔施塔伯认为,
此曲的开头让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
精明的出版社
即以“月光曲”为标题
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
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
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
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
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
作为过渡性乐章,
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
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
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
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心灵。
舒缓的过渡乐章会使人产生平静的月夜之感受。
不过,这皓月般的恬静
不过是贝多芬汹涌的心海中的短暂的憩息。

第三乐章如潮涌来,
猛狮般的贝多芬又跃现在急驰奔突的黑白琴键之上。
如果说,第二乐章正如李斯特评沦的那样:
“它是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
那么,终曲乐章就是从万丈悬崖上狂泻直下的洪水。
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势如暴风骤雨,融进了愤懑、申诉与抗争。
坎坷的际遇给以贝多芬的,不是叹息和屈从,而是搏击与争斗。
这个乐章有两个对比性主题,
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向;
上冲击的乐句,显示了坚强的力;
后者旋律优美,音调清丽,充满了对信念的憧憬与希冀。
两个主题或交织、或对比、或发展、或重现,
使作曲家的心境如大海,波涛汹涌,难以止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
其时正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转变时期,
由于此曲第一乐章使用延音踏板非古钢琴所能企及,
所以此曲是第一部只适用于钢琴演奏的作品。


===特别说明:此文全部从网上复制摘抄编纂===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6 16: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