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事以满足女方为主的爷们,笃定早衰 [2018/06]
- 瘟疫面前,科学与政治撕得三点全露(图) [2020/03]
- 当心了,有儿子的移民家长! [2016/10]
- 男女交欢,到底是交“器”还是交“气”? [2019/03]
- 为什么中国人到西方后全变丑了? [2016/08]
- 十九大后,郭文贵将组建郭家军,杀奔中南海 [2017/10]
- 加州罂粟,不是罂粟花,乃是花菱草 [2017/04]
- 海归回国发展,最好别去山东! [2016/02]
- 男人“那话儿”为什么称“鸟”和“鸡鸡”?(多图) [2019/07]
- 春游之乐:白泥河捞鱼“大家拿” [2018/05]
- 习近平将带领中国全面进入“折腾时代” [2017/11]
- 绝非口误:“宽农”就是“宽衣” [2016/09]
- 草原风情(1)——按摩店里的破胆故事 [2017/11]
- 用“创旧”的办法,一样可以治疗现代文明病 [2020/01]
- 中共将亡于无人,亡于绝嗣 [2018/06]
- 草原风情(2)——浪漫不用玫瑰,代之以999口炒锅 [2017/11]
- 中日结盟,才会让美国精英一夜白头 [2018/09]
- 为什么共产党塑造不出良好的中国女人形象? [2017/12]
- 为什么美国一定会放弃民主,走回独裁? [2018/03]
- 大选,我为什么不信任保守党的党魁蟹儿? [2019/10]
- 习近平的“临门一脚”功夫为什么那么差? [2018/12]
- 倒习政变闹剧,一定是美国人编排的 [2018/07]
- 中共翘辫子后,中国该叫什么国号? [2017/06]
- 世界的下一场革命,一定是武松革命 [2018/09]
- 中共何不顺水推舟,用孟美人与美国“和亲”? [2019/01]
- 我的小三,她们都在忙啥? [2016/12]
- 生活啊你算老几?修理说,我是你爹 [2017/12]
- 统一强大的高丽,对中国更有利 [2018/03]
一年中,中国人的节日非常多,但基本上都是世俗节日,绝少有宗教圣节。
春节,无疑是华夏诸多节日中,最大、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然而,春节是彻头彻尾、完完全全的俗节,不是圣节。
明明如此,我为什么还要说春节是圣节,而且是流动的呢?
第一,中国人对春节的自觉性、参与度、执着心、迷恋情、时间投入、精力倾注、钱财耗费,可以说,丝毫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节日。
第二,宗教圣节的几个明显特征,如纪念一个重大事件,感恩,遵守严格的律例和程序,寄托美好愿望等等,中国的春节一个都不缺。只要我们把中国人爱添油加醋混杂进来的“油”和“醋”剔除掉,再把祖先刻意淡忘的东西寻回,我们便不难看出春节的神圣精华。
第三,春节与犹太人的逾越节,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非常相似。对此,有些华人学者,特别是基督徒,干脆说,春节就是中国人的逾越节,中国人与犹太人是同宗。这种说法虽然缺乏实证依据,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中国丢失了一件稀世珍品,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有人在高价兜售类似的文物,二者之间的联系,一推可断:后者是前者流失到美国的,后者来源于前者。
同理,中国春节,至少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其源头已然失传,其崇高的意义也已隐暗不彰,剩下的都是些世俗的繁礼缛节,吃吃喝喝、虚伪势利、尔虞我诈,中国社会的很多腐败现象都源于春节文化,比如,政府的报喜不报忧恶习,就是来自祭灶习俗。然而,与春节形神俱似的逾越节,却白纸黑字地记录在《圣经》的古卷新篇里。根源失传的,当然要想办法找回。
既然春节源于或脱胎于逾越节,而逾越节又是影响巨大的圣节,那么,春节也就有理由被认为是“内圣外俗”的圣节。
至于说春节是流动的,君可见,世界上凡有华人处,必然过大年、贺新年。华人移居到哪里,漂泊到哪里,春节就被带到哪里。所以,我说春节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从文字的本义看,谷熟为“年”。过年,原本是庆祝丰收,感恩天赐,享受祝福的庆典,这一点很象西方的感恩节。从传统过年的各样习俗看,过年也绝对是和平之节;只有在和平、丰收的太平盛世,才能欢度春节。
然而,中国号称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又有多少太平岁月呢?有人粗略地做过估算,说总共只有320年的盛世荣景,其余的时间,要么是本族内部的统一战争,政权更替战争,改朝换代战争,农民起义战争;要么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攻防战争,征讨战争,反侵略战争。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一样,一直处于战乱和流离之中。
邓小平有一次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也该轮到我们富裕了。我觉得穷到未必,但战乱相随,祸乱频生,倒是千真万确。
孔夫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但他却没有说遇上战乱怎么办。一个人可以“隐”,也很容易做到,但一家人,一族人,一村人,一城人,一国人,面对大兵压境,黑云压城,只能“风来西北路东南”,选择逃亡。
文姬叹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
正因为中国战乱的岁月长,和平的时间短,所以,我断定,中国人过年习俗中的大多数内容,起初一定都与逃难避祸有关。
祭灶:逃难途中,性命尚且不保,何况一日三餐?仓皇而走,狼奔豕突,身体消耗极大,而饮食供应,却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情急之下,不得不祈求灶神保佑。上天言好事是假,下地降吉祥是真。
除夕:难民队伍中,亲人被突如其来的兵马冲散的机率很高,“失散追寻问,啼呼挽两手”的情形时常发生。所以,在兵慌马乱的跑反途中,家人团圆是何等重要。和平时期,强调亲人团圆,其意味远没有离乱时深长。
除酵:用酵母发面,是埃及人于七千年前发明的。希伯来人从埃及地逃出来的前夜,上帝命令他们除酵,一是为了杜绝使用罪恶世界的多产技术,二是为了避免虚饱,因为死面经饿,发面不经饿,长途奔波要吃耐消化的食物。
饺子:中国北方也有除夕夜除去酵母的习俗,道理应该都是一样的。后世于除夕夜吃饺子,死面皮包裹肉菜馅,目的也是充实、经饿。
压岁钱:穷家富路。逃难途中,大人把一家人的生活费放在孩子身上,第一:万一父母有不测,孩子凭借这些救命钱也可以活命;第二:遇上强盗,劫匪贼兵一般不会伤害小孩,钱财有保障。希伯来人逃跑前向埃及人多要金器、银器和衣裳,也是为了筹集盘缠和路上物资。
桃符与爆竹: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始终没有跟进发明出枪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相信道家的避邪术,直到义和团时仍固守不弃。乱世居家,最怕兵匪打家劫舍,抓丁、抢粮、掳掠妇女。平民没有武备,过年就用桃木当避邪法器,用爆竹当虚拟枪声,拒敌于家门之外。
犹太人在逾越节用羔羊的血涂抹门楣和门框,名曰祥;中国人在春节可能用过鸡血涂抹在同样的位置,名曰吉。羊能呈祥,鸡谐为吉,故曰“吉祥”。
恭禧:年三十晚上,风高月黑,煞气四伏,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互相惊喜道,“哟,您还活着?”,“哟,您也还活着?”,于是恭禧,恭禧。禧即是福,福比财大,我们何必再说“恭喜发财”,胡扯乱来?
现代春节的定名和推行,由朱启钤提出,袁世凯批准。中华民国政府一开始主张西化,废除传统春节,只过阳历年,后来发现行不通才不得不恢复春节。时至今日,两岸三地都过春节,且只过一个年。
在中国有个禁忌:过年不能过两次。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当了土皇帝后,天天过年,胡吃海喝,本该有十八年的江山,结果十八天就Passover了。明末李自成,攻进北京后,也是天天过年狂欢,本该有四十二年的国祚,结果四十二天就Passover了。只过一次年的禁忌,由此而来。
海外华人,身在异国番邦,礼殊而俗异。面对主流的圣诞节,和我族传统的春节,我们应该怎样做出选择呢?
两个都过,非但大不吉利,而且花销倍增,精力不济。若只过圣诞,则觉得西洋风俗过于简单,意犹未尽而节日已过,所以,不过瘾;若只过春节,又受制于日期的限定,赶不上周末,则无法预备饮食,招揽朋友。
个人以为,华人移民过哪个节,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身份认定和文化认同。你认为自己西化了,那你就只过圣诞,忘掉春节;相反,你认为自己大英雄不变色,那你就重视春节,敷衍圣诞;你说我偏不信邪,一定要两个节都过,而且都要隆重,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百无禁忌,诸邪避之。
至于怎么过,当年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30年,此乃人在文明中为奴的象征。今天的海外华人移民,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欧美文明的辖制诱惑下为奴呢?
华人在海外过年、过春节,着实应该象犹太人过逾越节一样,实实在在地吃上一顿,填饱肚子,备足干粮,带好盘缠,第二天,毅然决然地舍弃旧巢,投奔新窝——下一个谋生之地。做此设想,做此预备,简简单单,清清静静,其他的,什么都别忙活。
对党文化掺杂进来的“酵母”,什么团拜、年会、春晚之类,都是大虚巨伪,诲淫诲盗,能丢的,弃之如敝履!
祝大家新春快乐!鸡年大吉!
20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