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事以满足女方为主的爷们,笃定早衰 [2018/06]
- 瘟疫面前,科学与政治撕得三点全露(图) [2020/03]
- 当心了,有儿子的移民家长! [2016/10]
- 男女交欢,到底是交“器”还是交“气”? [2019/03]
- 为什么中国人到西方后全变丑了? [2016/08]
- 十九大后,郭文贵将组建郭家军,杀奔中南海 [2017/10]
- 加州罂粟,不是罂粟花,乃是花菱草 [2017/04]
- 海归回国发展,最好别去山东! [2016/02]
- 男人“那话儿”为什么称“鸟”和“鸡鸡”?(多图) [2019/07]
- 春游之乐:白泥河捞鱼“大家拿” [2018/05]
- 习近平将带领中国全面进入“折腾时代” [2017/11]
- 绝非口误:“宽农”就是“宽衣” [2016/09]
- 草原风情(1)——按摩店里的破胆故事 [2017/11]
- 用“创旧”的办法,一样可以治疗现代文明病 [2020/01]
- 中共将亡于无人,亡于绝嗣 [2018/06]
- 草原风情(2)——浪漫不用玫瑰,代之以999口炒锅 [2017/11]
- 中日结盟,才会让美国精英一夜白头 [2018/09]
- 为什么共产党塑造不出良好的中国女人形象? [2017/12]
- 为什么美国一定会放弃民主,走回独裁? [2018/03]
- 大选,我为什么不信任保守党的党魁蟹儿? [2019/10]
- 习近平的“临门一脚”功夫为什么那么差? [2018/12]
- 倒习政变闹剧,一定是美国人编排的 [2018/07]
- 中共翘辫子后,中国该叫什么国号? [2017/06]
- 世界的下一场革命,一定是武松革命 [2018/09]
- 中共何不顺水推舟,用孟美人与美国“和亲”? [2019/01]
- 我的小三,她们都在忙啥? [2016/12]
- 生活啊你算老几?修理说,我是你爹 [2017/12]
- 统一强大的高丽,对中国更有利 [2018/03]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西方人常常拿这个病句来教训中国屠狗的“樊哙”和吃狗肉的“刘邦”。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句话的语病出在哪里?
不久前,我在二手店淘宝时,看见一对芦花鸡造型的瓷器盐撒(salt shaker),做工十分精致,想起今年是鸡年,所以就不假思索地装进了篮子里。可是,临付款前,我突然觉得这对鸡造型的设计理念有问题,因为鸡们从来就不是一夫一妻制,鸡模人样,肯定有谬。于是,赶紧把它们又放回了原处。
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句话同样也犯了生活理念的错误,因为狗永远只忠于自己的主人,而怀疑、追咬、攻击和滋扰所有的陌生人。西方人以狗对主人的一己之忠,来涵盖狗对全人类的态度,未免蛮横而又无理。
说实在的,中国人对狗的了解和认识,远比西方人细致、全面、深刻。中国人接触狗的历史也比西方人早,因为我们有文字可考,史实可证。你不信,我给你刨一刨。
1、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亚洲早于欧洲,中国领先亚洲。何以知之?从汉字得知,非据科学考古。你看,猪、猫、獾、猴、猬、狸、狮等,皆非狗族,却都有一个“犭”旁。这说明人类是最先认识狗的。
2、“犭”旁是个象形字,意思是有头,有耳,有躯干,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的形状。狗是这些动物的代表,所以,造字者就用狗形来统括其它形象。
3、狗,能够发出短句声音的小犬类。大部分野生动物和驯化家畜都能发声:牛能哞,羊能咩,驴能鸣,马能吠,虎能啸,但没有谁能像狗一样长时间地、连续不断地汪汪叫。
4、狩猎时代,人类为什么最先捉住的是狗?我想,这很可能与狗爱吃人粪有关。狗鼻子灵敏爱逐臭,所以,“臭”字便有“自”和“犬”构成。自,鼻子之意。狗被人捉住、长期驯化以后,猎人们又利用狗鼻子善于根据动物的臭味寻踪觅迹的特长,让其帮忙狩猎。因其追咬疯狂,所以“狂狠”二性,就都属于狗了。
现代人对某件事情、某个人、或某篇文章不满意,开口便以“臭狗屎”贬之。其实,狗屎远没有人屎臭。屎者,米之尸;尿者,水之尸。经过人体消化后的谷粒和水分,就成了屎尿。狗吃人粪,故而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狗屎最臭。
5、中国古人从渔猎游牧进入农耕定居以后,狗儿们便失业了,不得不改行从事保安工作,替人类看家护院。有些后来还跨行业从事交通运输、警务、搜救等挑战性工作。摇身一变成为宠物狗,那只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好事。
6、若论能耐,论职业经历,可以说,狗儿们比任何人类驯养的动物都丰富。
它们为什么喜欢吃独食?因为它们曾经身处“一人之下,万畜之上”的高位。
它们为什么擅长窝里斗?因为它们都想当老大。
它们为什么酷爱欺负猫?为什么热衷于狗拿耗子?因为它们怕被猫儿夺宠,被老鼠吃光了人的口粮,转而影响到狗粮供应。
7、狗儿最通人性,最懂人情。中国人最早的人情,重要的,都是由狗来代为表达的。比如哀伤的“哭”,喜乐的“笑”,下面本来都是“犬”,因为造字之初的意思已经失传,所以,才有“哭笑不得”一说。
一个“口”加“犬”是“吠”;两个“口”加“犬”为什么是“哭”呢?“犬”在“竹”下,为什么会“笑”呢?
根据现代养狗经验推断,狗的确会哭,尤其在失去自由和变换生活环境时会号哭。所以,古人认为“哭”字,乃“狱省声”,是有一定道理的。狗进了笼子,如同进了监狱,失去了自由。
再说,“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喜欢吃独食的家伙,突然来了两张“口”,它岂能不“哭”?至于“犬”在“竹”下,我想,狗最怕热,竹下清凉,当然是要笑的喽。
8、因为狗儿跟中国人厮混的时间太长,历史太悠久,可算是“人情练达”。所以,难免物极必返,老于世故,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因而遭人诟病,被人痛骂;仇富必然仇狗,视人为秃尾巴狗,视狗为长尾巴的人,不能站立起来的人,以至夏吃狗肉,冬穿狗皮。这也算是狗儿代人受过吧。
上述根据文字资料所做的演证,不信的人可以去找科学依据,看看“文化为体,科学为用”的办法能否行得通。
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狗保的文化优越感十分强烈,左派极端分子又常常推波助澜,致使狗权长期高于人权,两条腿的不如四条腿的,没尾巴的不如有尾巴的,直立站起来的不如四脚联动的。这样的认知,本来就出了偏差,竟然还有人想把它作为普世价值,推广到高祖刘邦的汉地,真是荒唐!
沉默是金。“默”,指黑夜中,狗儿是不叫的,因为它看不清真相。
20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