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忍则安,四十年來做外卖店的一些经历, [2016/04]
- 身居城市中如能忙中偷闲真正乐趣无穷。 [2023/01]
- 我重视孩子教育,辛勤一生,全为了下一代, [2015/10]
- 博客日報…推荐…我的白述(70岁老人) [2015/10]
- 回国是否一定要到公安局登记报到? [2019/05]
- 我家老二(女儿)被我瞎指挥害惨了。 [2017/10]
- 西来中用国家穷时什么都是宝,说说我亲身见闻几件事 [2020/01]
- 高超的艺术, 毛泽东是否值得崇拜? [2016/04]
- 下一个巴铁诞生了!宣布客家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2019/07]
- 中国有今天,毛泽东值得崇拜。 [2016/09]
- 好多人不理解一个偷渡分子为何天天谈爱国, [2019/07]
- 旅游六朝古都“长安”…实现了几个第一、也看了几个第一 [2019/12]
- 中国一直向好的方面前进,连外国人都有同感, [2018/03]
- 旅游福建侨乡港头镇,顺访海防前线“平潭”岛 [2019/11]
- 20万美籍华人遭遣返,没有中国籍又被取消美国籍,他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 [2020/01]
- 聊聊我的第二故乡香港… [2019/06]
- 大陆出來反共反毛的,进來聊聊, [2016/09]
- 本人文化少见识少,反共反毛者可否解答几个问题? [2016/09]
- 为何大饥荒没有饿死他们呢? [2016/09]
- 竟然还有这种人,还有何面目见人,真是悲哀, [2017/06]
- 夜郎自大不自量力,想实施封锁中国, [2016/08]
- 某些人在写偷渡时造遥胡吹完全不符事实根据。 [2019/06]
- 我永远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我是中国人。 [2019/06]
- 24小时报到一次,胡说八道, [2016/09]
- 写帖有争论话题, [2018/07]
- 我是中国人 [2019/06]
不聊政治聊见闻…(十一):(想到那写到那,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我的自述-(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
(一)…故乡的点点滴滴,(二)…婴童时期的经历,(三)…随波逐流进香港,
(四)…香港艰苦的生活,(五)…单人匹马闯英国,(六)…做外卖店的点滴,
(七)…艰辛的餐馆生涯,(八)…在英国生活点滴,(九)…一生的惊险经历,
(十)…先苦后甜有回报,
(家乡故事听闻:1)
叫我父亲说故事(真人真事),小池塘养出条大鲨魚,一个农家子弟的另类发迹故事,我家乡在民国期间,一个家住偏僻农村小孩,当年十五、六岁,小孩是家中唯一独子,家里没田没地,由于生活因难,母亲只好让他外出到香港谋生,当时家里穷什么都没有,母亲带着小孩手里提着一个陈旧破烂藤箱子,箱子里只有几件破衣服,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母子两翻山越岭一路走一路祝咐,走过几个山头天色暂晚,母子难分难舍只好从此分别,母亲望着儿子身影一山过一山,慢慢消失在夜空之中。
小孩到了香港后,无亲无戚年龄又小很难找工作,街头卷尾到处闯荡,期间结识了一位英国老更仔(警察),结识可能和线人有关吧,老更子需要线人,由于老更仔是英国人,数年下來老更仔步步高升,俩人也成了好朋友,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天老更仔犯了传染病,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最初还有一些同事朋友探望,后来病情恶化后,以前那些老同僚、老朋友一个个躲避远离,唯独他还天天探望安慰,从此俩人友情感情正一步加深,友情更加坚固。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老更仔不但死不了,康复后升迁更快,职位更高雄霸一方,老更仔念友情,把最有油水的地盘,海关码头交给这位农家小子看管,(不是政府部门),由此财源广进,捞得盆满钵满,产业遍布香港广州,娶了几房老婆,在老家有两房,香港广州有几房很少人知道,回乡建大屋从此光宗耀祖,当时全村唯一一座西洋建筑(存廬),三层钢筋水泥大楼,顶楼有凉亭,有水塔(由抽水机把井水抽上水塔,自家水井),楼内全是瓷砖装修,装潢华丽,相信在当时农村能见到此类楼房,连县城也不会有几座。
农村人到底都是农村人,做人处事另有一格,家大业大有丫鬟,老婆照样挑粪做农活,一点看不出有钱人的样子。
不大情愿捐钱做善举,政府派人下来捐钱,由于不捐面子过不去,表面做出恭恭敬敬,背后粗口连遍,还採取报复手法,捐了钱后,顺带政府官员游览一番,走到一棵挑树下,官员看见树枝结滿挑子,官员想摘挑子但又不够高,捐欵者用拐仗想把树枝钩低些好让官员摘,不知是存心还是无意,拐仗正好打在官员头顶上,连声对不起,对不起。
要面子替父亲做寿,全村大摆宴席招待名流绅士,期间寿星公不见了,派人到处寻找,原来父亲看不惯儿子这种死要面子的作风,偷偷跑去屋后山洞躲起來,儿子派人几次请他回来就是不肯回来,最后儿子亲自上山说尽好话才把他带回来。
儿子?孙子?是当年香港响噹噹的黑老大,56年暴动被香港政府递解出境回大陆,大陆不接收改转解澳门,香港政府判他终生不准踏入香港半步,后来在澳门发展,成了黑社会能呼风唤雨的大哥级人物。
解放后家里评了个大地主,几年后在广州自杀身亡,在家乡的房子由于房子好、地方大又够体面,用途几翻变更,解放后用作学校使用、公社初成立改为公社办公地,后來再改回学校,改革开放后房子物归原主。
(家乡故事听闻:2)…(有空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