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忍则安,四十年來做外卖店的一些经历, [2016/04]
- 身居城市中如能忙中偷闲真正乐趣无穷。 [2023/01]
- 我重视孩子教育,辛勤一生,全为了下一代, [2015/10]
- 博客日報…推荐…我的白述(70岁老人) [2015/10]
- 回国是否一定要到公安局登记报到? [2019/05]
- 我家老二(女儿)被我瞎指挥害惨了。 [2017/10]
- 西来中用国家穷时什么都是宝,说说我亲身见闻几件事 [2020/01]
- 高超的艺术, 毛泽东是否值得崇拜? [2016/04]
- 下一个巴铁诞生了!宣布客家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2019/07]
- 中国有今天,毛泽东值得崇拜。 [2016/09]
- 好多人不理解一个偷渡分子为何天天谈爱国, [2019/07]
- 旅游六朝古都“长安”…实现了几个第一、也看了几个第一 [2019/12]
- 中国一直向好的方面前进,连外国人都有同感, [2018/03]
- 旅游福建侨乡港头镇,顺访海防前线“平潭”岛 [2019/11]
- 20万美籍华人遭遣返,没有中国籍又被取消美国籍,他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 [2020/01]
- 聊聊我的第二故乡香港… [2019/06]
- 大陆出來反共反毛的,进來聊聊, [2016/09]
- 本人文化少见识少,反共反毛者可否解答几个问题? [2016/09]
- 为何大饥荒没有饿死他们呢? [2016/09]
- 竟然还有这种人,还有何面目见人,真是悲哀, [2017/06]
- 夜郎自大不自量力,想实施封锁中国, [2016/08]
- 某些人在写偷渡时造遥胡吹完全不符事实根据。 [2019/06]
- 我永远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我是中国人。 [2019/06]
- 24小时报到一次,胡说八道, [2016/09]
- 写帖有争论话题, [2018/07]
- 我是中国人 [2019/06]
我的故事说给家人听的,我在老家花名叫雞仔,45年日本投降那年出世,原姓古淡水古屋人,出世三天不到被送至妈廟村李家做养子,过去人很迷信“捡”养子会带给家庭兴旺,5年后我妈真的生了第一个弟弟,十年后第二个弟弟出生,两弟弟取名兴旺,我父亲起的名有家庭兴旺的意思。
在我到李家之前,我母亲生了个女儿不到满月夭折了,听我母亲说是借红鸡蛋給病人冲喜死的,过去农村听说未满月婴儿红鸡蛋有冲喜用作用,用红鸡蛋冲喜能救病人,当时有家病人病得就快死了,來借红鸡蛋希望冲冲喜能保命,我婆婆初时是不肯借的,后來为了救人一命才借给了他,最终害了自己孙女夭折了,有些迷信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否红鸡蛋害死的另作别论,过去婴儿未满月连门都不准出,借红鸡蛋是没有人肯借的,迷信的东西谁也说不准。
两家人直到我20岁离开家乡,遇见不理不睬从来不说话,我母亲女儿夭折后没多久就抱养了我、我出世不到三天就抱回李家,从抱回李家那天起从來没有人提起过,我原來姓什么是那里人也没有听别人讲过,我十七、八岁时是伯娘告诉我才知道,我伯娘一个人在家,儿子在武汉上大学,伯娘要工作家里用水都是我挑的,写给儿子信也是我写的,我伯娘对我很好,逢年过节都叫我到他家里食饭。
伯娘儿子也是抱养的,伯父早早过世,伯父什么时候去世我也不知道,我伯娘一个人带大儿子,堂哥大我十多岁从小读书聪明节俭,铅笔用到指头长短都不愿丢留下给我小学用,当年妈廟只有两个人能上大学,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姓苏的,我堂哥读高中时由于家里穷学费免了,虽然学费免了生活费还是要交的,我父亲重视教育那时我们三兄弟还小,那时父亲在商业单位工作,遇到有旧报纸烂画报就捡回家,我和我母亲晚上把旧报纸烂画报粘纸角,粘好后我父亲拿去卖给商店,我父亲工资加纸角供他读完高中。
我堂哥髙中毕业成绩优秀,政府准备包送北京科学院就读(是准备保送到北京读大学,年代久远,是否北京科学院还是有其它名称科学院记不清楚了),那个年代上大学審查非常严格,重复三次到妈廟老家调查,最后一次问到同年龄的其他堂兄弟,说我堂哥生父在香港,就这样取消了保送北京科技院资格,最后在武汉大学的读土本工程,五六还是五七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水利部门全国到处去,长期上山下乡搞水利建设,后來落藉湖南长沙市水利部门工作,从长沙回家坐火车再转当年那然公交车,往返都要一个多星期,由于老母在广东回家探望不方便,申请回广东工作,据他说当时广州没有位子要他等,如果不想等惠州有位问他去不去,老母年老探望比较方便,愿意到下级单位也不想留在长沙,后来一直在惠州工作到死。
我堂哥在北京人眼中窝囊汉一个,不会往上爬还自己自动降级,省级单位不做跑回县级单位,工作了几十年到退休还是个小科长,我堂哥也是苦命人,娶个老婆生孩子月子期间洗头死了,堂哥工作后每月几十元工资,每月都有十五元寄回家,给老母亲母十元给我们五元,有時也有粮票寄回家。
再说我,我父亲当年在商业单位工作,我母亲带我三兄弟在农村,我们兄弟每人相隔五岁,我七、八岁开始读小学,我不爱读书又蠢又笨,小学一年级和四年级都留过班,读一年级时由于母亲要工作,每天都背着小的弟弟上课,课室设在姨婆家祠堂,这就是我的童年,公社成立后60年神差鬼使进了中学,读到初二上学期六二年退学,退学后在生产队工作了两年,64年偷渡离开家乡到香港,这也是我青少年在家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