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忍则安,四十年來做外卖店的一些经历, [2016/04]
- 身居城市中如能忙中偷闲真正乐趣无穷。 [2023/01]
- 我重视孩子教育,辛勤一生,全为了下一代, [2015/10]
- 博客日報…推荐…我的白述(70岁老人) [2015/10]
- 回国是否一定要到公安局登记报到? [2019/05]
- 我家老二(女儿)被我瞎指挥害惨了。 [2017/10]
- 西来中用国家穷时什么都是宝,说说我亲身见闻几件事 [2020/01]
- 高超的艺术, 毛泽东是否值得崇拜? [2016/04]
- 下一个巴铁诞生了!宣布客家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2019/07]
- 中国有今天,毛泽东值得崇拜。 [2016/09]
- 好多人不理解一个偷渡分子为何天天谈爱国, [2019/07]
- 旅游六朝古都“长安”…实现了几个第一、也看了几个第一 [2019/12]
- 中国一直向好的方面前进,连外国人都有同感, [2018/03]
- 旅游福建侨乡港头镇,顺访海防前线“平潭”岛 [2019/11]
- 20万美籍华人遭遣返,没有中国籍又被取消美国籍,他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 [2020/01]
- 聊聊我的第二故乡香港… [2019/06]
- 大陆出來反共反毛的,进來聊聊, [2016/09]
- 本人文化少见识少,反共反毛者可否解答几个问题? [2016/09]
- 为何大饥荒没有饿死他们呢? [2016/09]
- 竟然还有这种人,还有何面目见人,真是悲哀, [2017/06]
- 夜郎自大不自量力,想实施封锁中国, [2016/08]
- 某些人在写偷渡时造遥胡吹完全不符事实根据。 [2019/06]
- 我永远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我是中国人。 [2019/06]
- 24小时报到一次,胡说八道, [2016/09]
- 写帖有争论话题, [2018/07]
- 我是中国人 [2019/06]
改革开放目睹耳闻一些事,为了求补偿“骗政府”。我曾经说过深圳建市,走私者是功臣之一,如果没有走私者,深圳也不可能这么快建成大都市。说到走私当然是违法,当年建市各种资源缺乏,所以政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如果说走私违法香港人最坏,当年多少“鸡头”(挖土机),泥头车、源源不断由香港走私到深圳。海南岛,老家大亚湾也一样。我九二年回乡见到马路两边摆满走私货,食的、用的、样样有。当年香港多少偷渡犯,日以继夜走私进深圳,小如建市工人、普通市民,食的、用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大到建市的工程队的机械、机构的设施,那里沒有走私货(可能被我夸大了)。光我村的偷渡佬,靠走私鸡头、泥头车、就发了不少。深圳建市就是当年发财的好机会。如我们的总设计师所说,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又如当年公安部长说香港黑社会也有爱国份子,总之一句话“时势造英雄”。
改革初期国内热火朝天,到处都是生机、到处都是机会,香港那些厂家、商家、蠢蠢欲动,大批大批厂家、商家回国办厂做生意。工厂、加工场犹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几乎掏空香港的工厂、加工场,我听朋友说当年回去办厂有优惠(我朋友就是回大亚湾办厂的),还有汽车配额(好像是两辆,左耳进右耳出,忘了),从香港弄车回去免税,“鸡头”“泥头车”也成。
改革初期我家大亚湾,开山填海建油厂,老家大亚湾有个炼油厂,这个炼油厂是全国当年最大的“中葡”合资的壳牌炼油厂,炼油厂位置原是一片大海,是小时候捡海贝的浅海,这片海再熟悉不过了,现在这片海变成巨大炼油厂,公路铁路样样有,过去只有弯弯曲曲小山路,那有现代化公路。偏僻农村公路都没有更别说铁路了,大部分农村人连火车也没有见过。过去这里人到澳头中学读书,从练油厂位置到学校,走那些荒山小路要走大半天,现在几分钟就到,除了炼油厂还有石化城。
大亚湾炼油厂是当年中国和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合资兴建的炼油厂,全名是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国内投资额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企业之一。投资者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广东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听说中外方股份各占50%。中海壳牌落户于老家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当年是第一家大型企业。
改革初期,开山填海建炼油厂的土,是由附近山岭取土而来,那些过去荒山野岭临时种满水果树,荔枝树、龙眼树、黄皮桔子样样有,政府要用这些山取土填海建油厂,山上那些私人水果树当然要补偿。个个山头满山遍野果树那来的?农民那有这么多钱买树苗,全是东扯西拨临时种上“骗政府”的,政府派人上山点算果树,日点晚拔来回种,例如:今天点算这个山头有多少棵。点完收工后,农民连夜扯出拨起移到另一山头种上,让你明天来点另一山头。东点西拔种南面,来来回回“骗政府”。过去老家那有多少水果树,特别是龙眼荔枝树,龙眼荔枝树过去有都是一两棵、三几棵,家里有一棵都高兴死了。由于征收取土村民到处霸山种果树,没有征到的目前己成果农了,我中学同学没出来的有几个也变了果农,几个山头种满龙眼荔枝树,回去听他说每年光卖龙眼荔枝就收入不菲。
改革开放初期我的堂兄弟也时来运转粘了光,在一次搭车途中和一位旁坐老人闲聊,闲聊间老人说过去和一个朋友妈廟人一同共过事,问他认不认识此人,原来这位老人说的那个妈廟人朋正是他父亲,这位老人听说以前共事是他父亲,同时问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后可能是可怜他吧,老人原来是在广州做官的,听说朋友儿子目前无所事事想关照一下他,那几年正逢大亚湾到处开山填海。
老人临下车写了张纸条,叫他到某某处找某某人,看能不能批个工程做做,朝上有人好办事有了后门找到某某人,原来老人是某某人上级,一下批了个大工程,几年下來赚了几百万,我92年第一次回乡还到他家坐,92年他很风光有吉普车还有新房,看他的装扮大有钱佬一个。由于不会顺应时势,97年第二次回去时见他变了另一个人,听说不会经营只有出没有进,风光几年后打回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