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忍则安,四十年來做外卖店的一些经历, [2016/04]
- 身居城市中如能忙中偷闲真正乐趣无穷。 [2023/01]
- 我重视孩子教育,辛勤一生,全为了下一代, [2015/10]
- 博客日報…推荐…我的白述(70岁老人) [2015/10]
- 回国是否一定要到公安局登记报到? [2019/05]
- 我家老二(女儿)被我瞎指挥害惨了。 [2017/10]
- 西来中用国家穷时什么都是宝,说说我亲身见闻几件事 [2020/01]
- 高超的艺术, 毛泽东是否值得崇拜? [2016/04]
- 下一个巴铁诞生了!宣布客家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2019/07]
- 中国有今天,毛泽东值得崇拜。 [2016/09]
- 好多人不理解一个偷渡分子为何天天谈爱国, [2019/07]
- 旅游六朝古都“长安”…实现了几个第一、也看了几个第一 [2019/12]
- 中国一直向好的方面前进,连外国人都有同感, [2018/03]
- 旅游福建侨乡港头镇,顺访海防前线“平潭”岛 [2019/11]
- 20万美籍华人遭遣返,没有中国籍又被取消美国籍,他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 [2020/01]
- 聊聊我的第二故乡香港… [2019/06]
- 大陆出來反共反毛的,进來聊聊, [2016/09]
- 本人文化少见识少,反共反毛者可否解答几个问题? [2016/09]
- 为何大饥荒没有饿死他们呢? [2016/09]
- 竟然还有这种人,还有何面目见人,真是悲哀, [2017/06]
- 夜郎自大不自量力,想实施封锁中国, [2016/08]
- 某些人在写偷渡时造遥胡吹完全不符事实根据。 [2019/06]
- 我永远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我是中国人。 [2019/06]
- 24小时报到一次,胡说八道, [2016/09]
- 写帖有争论话题, [2018/07]
- 我是中国人 [2019/06]
(港英禁区非安全)…还有两关要闯一是禁区二是市区,铁丝网就在离公路几米处把中港两地分隔开,公路离铁丝网有五、六米宽,每隔一米左右拉了一条铁线,在这五、六米宽的位置一共三条,铁线被杂草覆盖着不走近很难发现,如果在这片地方一跑会被绊倒。过了这三条铁线是一条没有水的沟渠,沟渠底是探射灯死角,灯光照射不到渠底。铁丝网就设在渠沟边,铁丝网两、三米高,一共有三层,下面一段是高高的铁网,网洞只有三个脚指宽度,铁网上面第二层是三条横行带刺的铁线,大约相隔半尺高一条,第三层也是最上面的一层,第三层是圆的混筒式带刺铁丝网,混筒式铁丝网是伸入港方还是中方忘了,要过这一层非常难,因为混筒式带刺铁丝网弯向有半米多。
我们避过探射灯照射匍匐到铁丝网边的渠底,坐在探射灯照射不到的地方,紧张气氛才算平静了下來,我们坐在渠底开始计算探射灯每次要多久才能照射到我们的位置,相隔照射这段时间够不够爬上铁丝网。由于网洞小要爬上铁网必须脱鞋,穿着鞋上不去,我们把鞋脱了把两个鞋带绑在一起挂在頸上,计算好时间在探射灯照射一轮后,我两快速爬上铁网,越过顶层带刺那一圈铁丝网然后向下跳,总算安全越过了边界。想当年在明亮灯光和探射灯照射下都忘了是怎样越过了那一圈带刺铁丝网的。那一圈带刺铁丝网直径最少有两尺。从出家门到过边境总共走了六天六夜,这六天六夜两人全靠三斤干粮维持。
我们原以为越过铁丝网就安全了,原來想法太幼稚也太简单,麻烦远远还没有结束,原来沙头角是香港禁区,除了当地村民外其他人也不能隨便进出,偷渡过来的一经被港方抓获照样送回罗湖,沙头角内村民也要通行证(禁区纸)才能出禁区,当地村民也很怕事。听说九七回归后如果要进沙头角也要经过申请,我最近回港想到故地一看,车子到了关口也进不去。
62年所谓大放行大潮过后,中港双方都管理很严,就算不经沙头角禁区而在其它地方越过了界,到了新界也很难出九龙(市区),一经被抓照样遣返大陆。香港不是收容所对待偷渡者绝不留情,没有如内地人想象那样美好,过了边界就会得到香港政府收容。多少人过到新界后出不了九龍,除非“市区”有亲人想法带出去,不然,一年几个月都要在新界农村躲躲藏藏,在新界农村如果遇见好心村民收留,帮帮村民干活种种菜还可讨两餐,工钱就别想了。一方面求两餐一方面找机会“偷”进市区。如果市区无亲戚朋友只能长期躲躲藏藏留在农村帮人干活了。
没有亲身经历过只听道途说不是事情真相,我一个邻村同学62年大放行时到了新界,他是我几个最好同学之一,绝对不会说假话也无必要,现在我们每星期都在视频闲聊。据他说当年过了界在新界足足躲藏了四个多月,在农村帮人种少菜干农活只提供食宿。他当年也有个叔叔在九龙市区,因当年大陆和香港之间通讯不方便,加上农村人文化少书信也没来往,他和叔叔多年没有联系,所以我同学进到新界也无法找到他叔叔。偷渡者如果无人帮助很难进入市区的,当年从新界进九龙市区警察经常上车检查,看是否有偷渡客“偷”进市区。
就算幸运偷进市区,在无亲戚又无朋友帮助下又能到何处安身?进入了市区还不是要躲躲藏藏?60年代香港住房紧张能躲那里能藏何处。当年行街都要查身份证,无身份证偷渡者被抓一样遣返大陆。申请身份证不是你想要就能拿到的,要有亲人担保要有地方住。我同学经过几个月帮人种菜后才找到叔叔,最后被叔叔带进市区。他也是等了两、三年才领到身份证,因他叔叔无固定居所工作也不稳定。由于拿身份证太难,很多人采用把年龄报小改拿儿童证,我就报少三岁先领儿童证,儿童证不用本人亲自到亲戚可代领,这就是当年情况。
我们当晚爬下铁丝网走进一条村子外围当时不敢冒昧进村,远远望見村民在屋外吃晚饭,在自家门口闲聊,夏天天气炎热村民大部分都在屋外乘凉。我们想等他们进屋睡觉后再进村找(偷)食物,我们在远处等了很久,终于等到村民绿绿续续回屋,这才开始走进到村子找东西找吃,明明看见是有饭菜剩下的,但等我们进到村里找时什么都没发现,剩下的饭菜不知去了那里,找不到食物看见门前有水龙头只有先用水充饥再说,再继续想办法寻找食物。越过边界还有两关要闯,一是出禁区、二是从新界进市区,如何出禁区有空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