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髦第二天从太医处要来治伤药给小亮子疗伤。过了些时日,亮在御书房打扫卫生又不慎将一只玉如意损坏,髦又及时揽过来替他遮掩。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刘亮受了曹髦如此的恩惠,豈有不感恩的。一日夜静,髦看无他人,便故意叹了口气:“唉,若大个皇宫,朕连一个可讲心里话的朋友都没有,小亮子,你说这皇上比你们快乐吗?”亮闻言赶紧跪下道:“皇上,你心中担忧的事,奴才明白,今后陛下想说什么就对奴才说吧,奴才保证不向外传言。”“好啊,你从袁总管手下调来伺候朕已有些时日了,袁总管就没要你向他报告朕的言语和行踪么?”“皇上,奴才该死,奴才来时,总管吩咐小的需每日报告皇上各项事务,但奴才豈能背主求荣,所以,奴才都以芝麻绿豆小事塘塞过去了,请皇上明察。奴才自来到皇上身边,便发誓只为皇上办事,皇上的恩德,奴才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啊,皇上!”“好,你我虽是主仆,其实就如兄弟,你憎恨袁总管,我憎恨大将军,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今后袁总管要你报告朕的言行,你若能帮朕说话,朕一定会好好谢谢你。”“皇上,奴才愿对天发誓只忠于陛下,陛下给奴才讲的任何话,交办的任何事,奴才一定保守秘密、绝不外泄,请皇上相信奴才。”“好,你算是我在宫中交的第一个朋友,来,我们饮酒为誓。”
髦要亮在宫中多交朋友、观察和分辩谁是袁总管的爪牙,亮都一一照办,这次司马昭出兵讨伐诸葛诞,髦不愿去,装扮跑肚拉稀,就都是刘亮帮忙策划的。
由于不用上朝议政,曹髦这个皇帝比起曹芳是自在了许多,于是常常带着宫中仆从去上林苑等处狩猎遊玩。这袁总管年纪大了跑不动,一到此时便只好呆在宫中。没了袁的监视,皇上舒心,宫中随从也是人人活蹦乱跳。髦追赶一只野兔,连射四箭均不中,大叫谁先射中奖银十两,只见一名护卫举箭一射中的,髦手拿第五支箭冲到那倒下的兔前,用手一插“啊,啊!朕第五箭中啦!”护卫和仆从们见了都哈哈大笑“中啦!中啦!”此事经刘亮报告袁总管,袁又报至大将军府,那司马昭听了哈哈笑道:“乳臭小儿,念念之乎也者还凑合,这骑马射箭,真是笑掉大牙了。”
曹髦在无人时却悄悄拜那护卫学本领,这护卫即是焦伯也。亮早已打听得其人家中虽不富有,为人却很正派,但若要教皇上习武,这还是犯大忌的事,所以一开初,焦也只在无人时以虎击拳、射箭等技敷衍几下,髦当然知趣並不认真。不多久,亮报告:“焦接淮南家信,其兄焦仲爱上一富家女,可惜其女父母言不给千两纹银聘礼休想成亲,焦兄来信向弟求助,焦伯正向宫中各友好告借呢。”髦听信有了主意,是夜召焦伯于后园无人处,胡乱应对学了几下虎击拳,然后道:“朕这个徒弟本领太差,让师父教得辛苦,真过意不去,朕送你一包茶叶拳充慰劳吧!”
“陛下,这可使不得,这……”“一包茶叶而已,意思意思,请勿见怪才好。”髦拍了拍焦的臂膀:“小亮子,代朕送师父出去吧。”“谢皇上恩典。”焦只得谢道。等焦回家将茶叶包打开一瞧才傻了,里面一块绢布包着好几颗罕世珍珠和玉佩,展开绢布只见写道:‘闻汝兄有迎娶之喜,徒弟愿以薄礼促其好事。珠、玉並无皇家特殊标记,汝可随意变卖处置,笑纳,知名不具。’这焦伯得着雪中送炭,便在房中向着皇宫方向道:“皇上大恩大德,臣自当知恩图报永记不忘。”从此焦不但对皇上的安全护卫更尽心尽力,就是奉召教髦功夫,也更是认真。髦看在眼里当然高兴,还依如从前,决不摆出任何恩人的架子,这让焦伯更是感激不尽。
一天,髦从尚书王经那里得知司马昭派贾充以劳军之名,将去淮南查探各将领是否忠于昭之虚实,髦想忠于曹氏江山社稷的将领,正是朕未来可依靠的栋梁之才,可别再出个毋丘俭似的悲剧英雄啊,要是能派个人去淮南通个信,不要上贾充的当就好了。正思索间,忽想起焦伯的父母兄长不正在淮南吗?于是有了主意。晚上,焦按约又来教皇上功夫,刚近假山,就听皇上正哀声叹气地与小亮子谈着话呢,“小亮子啊,这贾充去淮南劳军是真的吗?”“皇上,奴才是听王大人讲的,说劳军是假,替大将军探查虚实是真。”“哦!他是不是借着因由查访谁是忠于大将军的,谁不是忠于大将军的?” “皇上英明,忠于大将军的升官,不忠于大将军的就咔嚓。”“咔嚓?”“杀了呗。”“哦!明白了,明白了,可不要再出个毋丘俭就好啦。”“听讲,贾充是专为探查诸葛诞大将军去的。”“真的?就是焦伯兄长侍候的那位诸葛诞大将军?”“对呀,皇上记起来啦,当今满朝文武,司马昭,嗯……,大将军最害怕的就是诸葛诞大将军呀。”“啊,原来如此,那焦伯兄长可别牵进去了才好,你有空悄悄告诉焦师傅一声。”“是,奴才尊命。”“焦师傅好像该到了吧?小亮子快去看看。”
焦无意听得此话,心里急了,过几日兄长就要大婚,再出个毋丘俭式的事,可了不得……。正想着,见小亮子寻了过来,便跟着来到院中的空地见过皇上,这一次髦学的非常认真,可焦伯教的却不怎样,常常走神。
髦见状道:“今日师傅魂不守舍的样子,是有什么心事吧?说出来看朕能不能帮你。”
“啊,没什么,是臣下没休息好,还望陛下不见怪。”
“哦,朕想起来啦,你的兄长快要大婚啦,是不是想回家热闹、热闹去啊?” 亮接口道:“皇上,这民间长子娶媳妇可热闹啦,亲朋好友都要去喝喜酒,一连热闹好几天哩。”“哈,你这么一说连朕都想去参加参加,那一定好玩,听说娶亲那天新郎要背着新娘过火盆,这是为什么呀?”“皇上,那意味着今后两口子的日子要过得红红火火呀。”“哦,有意思,有意思。焦师傅是这样吗?”“是呀是呀,还要用枣子铺满床让新娘早生贵子呢。”“哈哈哈!”三人都大笑起来。
“不用说,师傅的心是早飞去淮南啦,朕没猜错吧,不然今天师傅教的拳怎会像朕这徒弟使出来的一点劲都没有。”
“皇上见笑了,皇上见笑了,如果允臣告假半月,我一定回老家看看,只是不知……,”
“焦师傅,这是朕百忙一疏,跟你长官告假去吧,就说朕同意的。小亮子,去拿二十两银送焦兄作路费。”
“好的。”
“皇上,这……,这让臣下怎么报答啊?”
“皇上也是人,就算我们交个朋友吧,什么报答不报答的。现在朕帮你,说不定以后就是你帮朕呀,对不对?”
“好,皇上肯折节下交,末将心领了。皇上今后有何差遣,只要末将能做到的,一定捨身以赴。”说罢便欲跪地叩头,皇上笑着一把抓住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