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大将军司马昭对儿子果断、迅捷就除掉一个深藏宫中之毒瘤也颇为欣赏,但又总觉有什么不妥,对了,皇上对袁向来恨之入骨,袁死了,小皇帝怕在宫中偷着乐哩!不行、不行,我得找个茬敲打敲打他别高兴的太早。想至此,便兴冲冲进了皇宫,将抄来的空白圣旨往曹髦案桌上一丢,斥道:“陛下整日呆在宫中,为何却连自己的圣旨都管不住,让人偷回家中遗笑满朝文武,你还配当皇上吗?”髦见昭怒气冲冲而来,头都不敢抬,只得赶紧叫小亮子将登记圣旨发放的案册拿来。“大将军息怒,宫中对发放的圣旨均编列号码登记在册,袁总管窃取圣旨案发后,朕深感不安已仔细核对,意外发现袁所窃似均出大将军府所取之空白圣旨,朕正百思不得其解,请大将军明察。”“啊!袁总管是从我大将军府中窃走的圣旨?”“请看记录。大将军府魏正元三年二月取圣旨三十,编号第一百五十一号至第一百八十号,经手人袁必长,接收人司马炎。”
司马昭将从袁处查抄来的空白圣旨编号一看,竟是第一百六十一号和第一百六十二号。本想拿圣旨失窃事来敲打小皇上,没想却砸在自己脚上,心里的彆扭真是……,只得喃喃骂道:“这袁必长真是吃里扒外、气煞我也!”丢下圣旨便走了。
髦、亮目送昭一行人出了皇宫才回到御书房,髦冲亮做了一个鬼脸,笑道:“怎么样?我说大将军一定不甘心会来找事,你看朕说中了吧。”“皇上神机妙算,让我们塞进大櫃的空白圣旨怎么恰好就是大将军拿去的号码呢?”
“这拿空白圣旨就是司马昭开的头,司马师都没这么干过。袁总管窃圣旨自是向他学的,把号码写成他拿去的号码,不就让他自己打自己嘴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皇上此计真是高明,让司马昭直叫气煞我也,哈哈!”
“小亮子和焦兄这次是立了大功,等我有了权,一定重重奖赏。”“可惜塞在总管房中的金银玉器和银两都让小将军抄走了,连那颗皇后之印也没返回。”“啊,对了,那总管跑肚拉稀你是怎么搞的?太医去查验熬药罐是不是有问题,朕都替你直揑把汗。”“皇上,这还不简单,奴才让焦兄买来泻药,单独熬好藏了起来,将御医开的药熬好后倒入碗中,在送给总管喝之前才将泻药摻进去,所以御医去查药罐奴才一点都没怕。”“原来如此,现人已去,你可好好善后,别让人抓着把柄。”“奴才早就将其处理了,因不知那泻药有多厉害,第一次一下摻进半碗,袁喝后,那个绞腸刮肚拉的遍地一塌糊涂,还真把奴才吓了一跳。”髦哈哈笑道:“那袁总管还说对不起你也,你真会骗。”
袁总管吓死了,阿吕在宫中也被正了法,对皇宫一切事务都熟悉的只剩下刘亮,尚书王经征求太后意见后,便向司马昭推荐小亮子作宫中总管,昭让王经将亮召至大将军府进行了一番诘问和考查,终于同意让刘亮当个代总管。
亮早承髦意,将宫中那些依附袁、吕的人,经常打小报告之人摸的一清二楚,于是借着清理袁氏余党,将其骨干全部逐出皇宫。一些不听号令的,远远的派去浆作、修造等部门,伺候太后、皇上的自全是交结的朋友和信得过人。曹髦又拿出些银两,让亮不时给下人一些恩惠。至此宫中气氛大变,髦、小亮子是最开心的两个,就是尚书王经和侍卫焦伯也是暗暗高兴。
这一日秋高气爽,髦让亮将宫中的太监、僮仆、杂役都召来,浩浩荡荡开赴西苑狩猎。髦骑在马上,看着后面二百余人的杂乱队伍对焦伯道:“焦兄,后面这支队伍要能变成一支军队,我就任命你为御林军车骑校尉怎样?”小亮子一听接口道:“那是好事呀,焦兄的本领当校尉还太低,起码当个什么车骑将军之类才差不多。”“皇上抬举臣下了,要将后面这些人训练成军队,可能臣一辈子也做不到,瞧瞧都是什么人,举个牌子都东倒西歪的,哪能真刀真枪上战场啊!”“全都练成兵不行,练出一半,甚至训练出几十人总可以嘛?”“皇上这么说,咱们到可试试,不过需要时间,不能急。”“行,行,朕依你,不过你的官职也就只得事成之后才封啦。”焦和亮听了便一齐哈哈笑起来。
这次髦开弓射兔不用故意显拙,一下就射中了四只野兔,在焦伯的帮助下还射倒了一只野獐。随从众人在宫中窝囊了数月,出外遊猎本就格外新鲜高兴,小亮子再一鼓捣,更是你呼我叫为髦助兴,髦乐的直合不拢嘴。打完猎兴致还高,就把大家引至一处空旷之地,升起篝火烧烤猎物,享受田园野趣。髦看着大伙喝酒吃肉、你推我让的样子,对焦道:“老子说众乐乐胜过独乐乐,今日朕是体会到了。趁此良机,我们可否来个射箭比赛,把他们中的可造之材选出,今后就作为焦将军的部下如何?”
“好呀,不过训练之事还需隐秘事之。”髦转身对亮说了几句,亮便指挥几人在场边竖起三个箭靶,然后对众人道:“今日皇上与众同乐,特设三个箭靶,每人三箭皆中红心者,皇上赏银十两,怎么样?大家愿不愿一展身手啊?”众人一听呼噪应道:“好哇,我来试试!”“十两,不少哇。”“也许我手气好三箭都中了呢!”“排队、排队,轮流上场!”小亮子见回应热烈笑道:“下面先请焦将军讲解射箭要领,然后由皇上亲身示范,随后便让大家上阵。”焦伯就站在一个高处给大家解说拉弓放箭之法,谓之曰:“心静、气平、神注。”“心静力聚、双臂开弓才能有力,气息调匀、手臂不会颤动方可使箭射出平稳,神目专注、去除杂念才能瞄准中的。”言罢,曹髦站在五十步外举箭示范,结果两箭各中八环,最后一箭力气不佳中了个四环。髦自嘲道:“朕是得不到奖了,下面看你们的啦。”小亮子接过弓卯足劲,竟然一箭中的十环,众人拍掌为他加油,没想他一骄傲气不匀、神不注,后两箭又都落了靶,一众又为他惋惜。
余下的接连登场,差的箭不到靶就掉下来,好一点的射个四环、六环就雀跃不已,最后还真出来两个三箭中的状元。髦见此改了主意,向大家宣喻道:“这次大家没经训练就有两人三箭中的,成绩已是不简单,今日奖励更改如下,一箭中红心者奖银五两,两箭中红心者奖银十两,三箭中红心者改为奖银十五两。”髦讲过,下面又是一阵欢呼,得奖者累计有二十二名,亮将他们引至髦前,髦拉着焦的手跟他们讲道:“今日不但给你们发奖,还要给你们引荐一位师傅,他就是站在朕身旁的焦将军,今后你们在宫中平时干活,闲时就随将军练武,不止射箭,还要练拳、练刀、练枪,谁学的快、学的好,朕就奖励谁、重用谁。另外,今后你们无论谁有何难事,都可转告小亮子,朕一定尽力帮助解决。你们就是朕在宫中的伙伴、兄弟,你们愿不愿意啊?”“愿意、愿意,我们听皇上的。”“好,具体怎么做你们听刘总管安排、听焦将军指挥。”
继后小亮子将他们分成了两队,由二位三箭中的者分任队长。将他们的工作也调换,一队在御花园、一队在御书房,两队一月一换。御花园地大僻静,自是练武的好地方。转眼一年过去,髦苦心栽培的队伍扩大至五、六十人,有了一支自己可指挥的卫士,呆在皇宫当然觉得安全多了,更何况这些人都发誓忠于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