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骆老爹见儿子如此说来兴趣了,叫道:“小虎子把命保住就不错了,你还做了件大好事?快快说来让你爹娘听听。”钱先生、刘老爹也附和道:“是呀,快讲来听听。”骆仲于是道:“邓将军马快一溜烟返回去了,可我与小队长累的不行,几下就拉在了后面,队长一看跟我说:‘小虎子,咱俩又不想争什么功,就在后面打扫战场罢。’我自然听队长的,那战场上丢弃的东西真多,各式武器、车辆、衣物、旗幡、马匹、头盔、靴子……,而更多的是遍地死屍。我和队长正在整理战利品,突见沟边一个躺着的老头正偷偷瞧着我,把我吓了一跳,赶紧叫队长:‘这儿有个老头还活着!’我指着那老头儿,小队长闻声还没过来,那老头却立即翻身向我跪下直喊:‘小哥饶命!小哥饶命!’我这才看清是个蜀军士兵。这时队长也走了过来,拿着刀对我说:‘还不快快给他一刀!不然你就危险了。’
我一听傻了,看着那老头,突然想起家中的父母,于是赶紧向队长道:‘几天前我们不也是穿那身衣服的蜀军吗?老头这大年纪还出来当兵,饶了他吧!’队长一听有理,便道:‘老兄弟,快起来罢,你现在就算是投了魏军,同我们一塊打扫战场吧。’队长将一个死去魏军的衣帽扔给了他,那老头直向我和队长磕头作揖。你们可能想不到,这一开了头,在地上装死扮伤的蜀军士兵竟有好几十人,全都一轱辘爬了起来,投靠了我和队长。”乡邻们听至此,全都睁大眼睛看着小虎子愣了,“你们更想不到,那几十人竟一半是老头、一半是小孩呢,全都是临时从成都街头抓来充数的!”
骆老伯听至此提着茶壶呆了,随又感动地:“小虎子呀,爹没白养活你,你给我家积了大德哇!”隔邻的刘老爹见骆老伯激动得泪流满面,不由也勾起了心事抽噎起来说道:“小虎子,你这事做对了,都是乡亲可不能见死不救。可怜我那孩儿,现在,现在是生是死还没个音信哩!”钱先生赶紧安慰道:“吉人天助,吉人天助!骆老伯教子有方,值得称赞、值得称赞!各位我说的对不对啊?”“对对对!”“骆老伯应该高兴才是嘛!”“这后主竟把老头、小孩都抓去当兵,真是人不亡蜀、天也要亡蜀了。”骆老伯听此破涕为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儿子在战场还想着家中父母,令我失态了、令我失态了。”说罢拎起茶壶给骆仲重又好好沏了一碗茶:“虎子呀,继续讲吧。”
骆仲稳了稳情绪才又继续道:“诸葛瞻父子被围绵竹城,不断向成都告急求救,成都哪还有兵丁可用,二人又向东吴求救,这正应了病急乱投医,要等千里之外的东吴派兵来,那不是望梅止渴、自欺欺人嘛。几天后,二人困不住,双双战死在绵竹城外,可憐诸葛武侯一脉三代,全都尽忠殉节于刘氏江山了。消息传至成都,后主刘禅便听从一些大臣所议竖起了降旗。刘氏一族,除后主五子北地王刘谌全家殉节于先帝昭烈庙外,全都作了魏军的俘虏。刘禅在降表中献蜀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各位乡亲,小小蜀地每两户人家便得养官兵一人,不分男丁老幼,四人中便有一人从军,每七户人家养一个官。这就是为何蜀地人人面现饥色,家家户户不见青壮、个个穷的叮噹响的真实原因啊!有道是天要灭蜀、无人能违也。”骆仲说至此难掩心中愤懑。钱先生道:“可惜、可惜!先主在时尚有五虎上将,今后主仅有一姜大将军,是以成都无将帅、诸葛瞻充数也。”刘老爹:“就是五虎上将再世,那后主宠用宦官,君臣不合,又起得了什么作用?”“细细想来,这三国鼎立蜀先亡还真有先兆示警,前些时不是传言先主昭烈庙上群鸦汇集、数日鸹噪不已,东方太白星犯难、阴黧无光,不就应在蜀灾至、天要灭的警象吗!”“真的如此?难怪、难怪。”
众人正议论间,钱先生突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二位小兄弟可知邓征西与钟镇西入蜀先后被杀之事?难莫这成都乃不祥之地,入主者必亡也?”围着的乡邻听此一问又来了精神,“对呀,魏灭蜀我们算是明白了,可这灭蜀之人怎么也被杀了呢?”骆老伯却道:“各位看好了,添茶、添茶,欲听后事,且先付茶钱如何?”众人一听,哈哈大笑,有人道:“天都要塌下来了,老伯还顾着茶钱呢!”“今晚俩兄弟赶上说书的啦,好,捧场、捧场!”“茶钱减半、茶钱减半。”众人打趣的打趣、付钱的付钱,哄闹了一会又静下来听骆冠说那蜀亡后,成都发生的事。
骆冠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开口道:“当后主奉邓艾之命遣使至剑阁姜大将军营中敕命归降时,与钟会对垒的七、八万蜀军将士全都震惊了,要知大家拼死拼活不就是为后主卖命吗?谁想这正主儿却将大家出卖了。而最难过的自是姜大将军,设若虑事周详,在阴平小道留下几百兵丁守护,哪还有邓艾偷袭成都的事发生,可惜一著失误、满盘皆输。平时自号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传人,以为智计冠天下而雄心万丈九次出蜀伐魏,如今颜面尽失威信扫地,手下将士不说,与那邓艾相比棋差一著导致蜀亡的自责也是难辞其咎。在此情况下,姜大将军有两种选择,一是遵后主之命,率军返回成都向邓艾投降,另一个则是就地向钟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