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马听丘建这么讲,头上直冒冷汗,知道自己莽撞办错了事,幸得原谅逃过一劫,当下二话不说,便带着跟来的部下往北门跑去增援。丘将军把队长、糊涂傻哥和我留了下来处理邓艾父子的后事,我找来一辆平板车和傻哥一起把邓艾的身体搬上了车,回身去抱邓艾血糊糊的头颅一下惊住了,只见邓双目圆瞪,带着那一脸坚毅、肃穆的神情正望着我呢。我感到一种心灵的颤怵,想起开初听闻他第一个身先士卒从摩天岭跳下时,对他那英勇豪迈无所畏惧之举的崇敬、想起他用计打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指挥我们衝锋时的那种睿智和指挥若定的帅者之风、这可是一代英雄豪杰啊!
于是我问队长道:‘这邓将军是魏国灭蜀功臣至今死不瞑目,我们是否应去找棺木厚葬他啊?’队长一听有理,忙向丘将军请示,没想丘将军也正有此意,他不但亲自抱起邓的头颅同尸身对好,还向邓恭恭敬敬作揖三鞠躬。
丘道:‘邓将军,您活着时我对不起您,但您死后我们一定好好安葬您,您合上眼安息吧!’说罢用手抚着邓的双眼、嘴里念念有词,念的甚么不知道,但丘放开手后,邓的双眼终于合上,显见邓之灵接受了丘将军的祷告。我们从城里找来两付最好的棺木,重新清洗了邓父子的身体,把头又缝合在身上,在府衙后院一处松柏阴郁的小山上,将邓将军父子合葬、立碑,由丘将军带着我们进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祭奠仪式。
当我们带着工具准备下山时,另一件奇事又出现。队长发现离邓父子之墓不远处还有一座新砌的坟墓,便好奇的走过去看看,这一看他叫了起来:‘快来、快来,真是冤家路窄啊!’我们跑过去一看也惊愣了,那是邓艾为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所修的坟墓。当邓将军为诸葛瞻父子选中这块福地安葬时,哪想得到自己也会长眠于此!我们不由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这老天的安排真是奇妙,它是要劝喻争名夺利的世人?还是想化干戈为玉帛充当和事佬啊?队长长叹一声对我道:‘相互打打杀杀争了一辈子,最后争到甚么呢?甚么都没争到。一付棺材、一抷黄土,最后落叶归根还得相邻而居,但願他们能抛却功名平静下来,在地下和睦相处吧……。’事后有人说冥冥中自有天安排,邓艾父子是被诸葛瞻父子招魂招了去的,我敢保证那绝对是瞎说。”
骆仲说至此停了下来,茶社里听的人似乎还深陷在邓艾父子与诸葛瞻父子的离奇结局中。钱先生看着骆仲思索了一会终于领悟到甚么,于是道:“小虎子呀,你讲的当然有道理,不过不周全,这世上之人活着总是有自己的理想的,本领大的争皇帝,小的争富贵功名,就是小老百姓也要争衣食温饱。如果人人都不争了,这个世界豈不平淡无味、太不精彩了嘛!”旁边的刘老爹听了接口道:“钱先生的话是说少小要立志学本领、干大事,如果人人都只是安分守己、守着祖宗留下的三亩田过日子,那谁来管天下、管国家呢?不过我也对邓艾父子、诸葛瞻父子的意外结局感到难过,这样殚精竭虑、用尽心力,却只是为一个不值得的人作嫁,实在太不值得了。”钱:“对对,刘老爹这几句话可算画龙点睛,想那邓艾跃马金戈一生,至死还在做那一统华夏的美梦,这争来斗去却只为他人作嫁,真可惜了他一身本事。”
骆冠喝了口茶,见无人再讲便接口道:“天色已晚,我来把随后发生的事再讲讲吧。当弟弟和丘将军等赶上绵竹城楼时,那张冀将军带领的原蜀数万军队已全部到达。事后我们才知道张将军是在成都事发前奉钟司徒与姜大将军之命,带了这几万人马去守剑门关,意图将司马昭、贾充带领的魏军堵在剑门关外,以让钟会代蜀称帝万无一失。可哪知张将军带着人马紧赶慢赶还未到达江油,就闻得贾充的先锋部队已占领剑门关並开始南下入蜀了,张去不了剑阁,看那江油又无险可守,临时想起绵竹城楼坚固还可一战,所以带着这几万兵马又折回来。没想这一折腾,一步迟、步步迟,绵竹城又已被监军卫瓘因邓艾之事赶到占了先机,双方就在这里对峙上了。 张将军怒气冲冲来至城门,指着楼上的监军卫瓘道:‘本将军奉钟司徒与姜大将军之命前来镇守绵竹,你监军不在成都呆着,跑来把着城门不让进是何用意?遮莫监军想违抗军令造反不成?’
卫瓘听后一笑道:‘本人奉魏大将军晋公司马昭命前来镇守绵竹,何来违令造反之说,张将军若也能听从司马大将军的调遣,不妨城外就地扎营,等候司马大将军的进一步安排,否则……。’‘否则怎样?你再不开门,休怪我无礼!’‘张将军!钟会、姜维妄图复辟代蜀称帝阴谋败露、今早已被正法,你若敢噪动攻城坐实反罪必当步其后尘,勿怪老夫没警告你!’‘胡说!本将军豈是三岁小儿随你信口开河欺弄,你想造谣蛊惑军心那也是妄想,开门不开门,就听你一句话!’‘张将军,给你生路你不走,你可不要后悔啊!’只见张将军一声怒吼,那上万蜀军便像蚂蚁似的往城门蜂拥而来。城下是数万蜀军精锐,城上守备却只几百人,阻止攻城最有效的武器是箭,可卫瓘、丘建、马邈三支人马都是为邓艾之事匆匆前来,谁也没想来此要守城啊,所以随身带的箭少之又少,幸得卫瓘临时拆了几栋墙根下的空房,搬了些石头、砖瓦在城上备着。
我们小队被丘将军指挥着守两个箭垛,说来很尴尬,我们小队原是张将军的部下同魏军作战,后来在剑阁成了张将军的嫡系,到成都还被调去守那司徒府,可如今我们成了魏军,反过来又与张将军面对面地对阵,所以全队人都觉怪怪的特别别扭。可是当蜀军一架攻城云梯突然搭在了我们守备的箭垛时,这一切思虑立即烟消云散,张将军只要登上城头,那杀勿赦可不是白说。队长即刻从箭垛探头去查看,正其时,蜀军掩护冲锋的箭矢像飞蝗般射来,队长侧头避开几支射向面门的箭矢,那臂上却‘哚哚’不幸连中两箭,生死攸关什么也顾不得啦,‘伙计们拿绳钩上啊!’队长忍痛喊道。大家知道诸葛武侯在汉中发明木牛流马运粮草之事,可不知诸葛武侯还发明了许多象十发连弩之类的武器。蜀军攻城梯顶端就装有诸葛武侯发明的抓墙钩,只要梯子一伸进城墙箭垛,带齿的钩子便像铁爪一样牢牢抓在城墙砖上,任你城上守军用多大的力都休想掀翻它,如今张将军的攻城梯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