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匪首何吉经过精心筹备招兵买马又制作了统一军服,並四处抢钱抢粮浇铸铜锭积蓄财物,终于认为时机成熟,与心腹瞿家兄妹商量后,就将开国大典选在了三月初三这个蜀中龙登天的日子。何吉要真龙附身一飞冲天,这龙登天的日子当是最佳时辰。
皇帝登宝祭天的祭坛设在山中一处略高两丈的绿色小山丘上,背山处插了三面旌旗,韩麟从山下抬头望去,见那旗上分别写着‘汉昭烈皇帝刘备’‘汉忠勇将军刘封’‘汉新皇帝刘继’。麟只知匪首是何吉,何吉称帝怎又冒出个刘继来,正自狐疑,听那负责祭天仪式的军师瞿兴隆扯着嗓门对山下聚会群属呼道:“祭天仪式开始!请汉新皇帝刘继发布祭天祷文。”说罢手一挥,队伍中的鼓乐手们便鼓锣齐鸣、箫笛洞吹、唢呐高奏,好一阵热闹,待到鼓乐一停,何吉粗豪的嗓音便响起:
“呜呼!吾,汉昭烈皇帝刘备之孙、汉昭烈皇帝长子、战功卓著忠勇将军刘封之子也。昔往,先祖失察,听信佞臣之诬,杀吾父以扶庸碌无功之阿斗刘禅继位。此往,吾即流落民间,寒衣节食、励志奋学、隐世尝艰凡四十余寒暑,幸得庶民之爱,聚义四集山,始成一方雄主。今悲者,昏庸后主刘禅终背弃先祖遗业,为苟活偷生而束手就缚,将蜀汉数十载江山拱手送于魏,令蜀汉子民闻之莫不痛心疾首。吾扪心追思,其弃贤选庸、鹊巢鸠占是祸种也!
呜呼!蜀境今正历天地翻覆之浩劫,士民莫不翘首企盼蜀汉新君以继往开来,吾既为昭烈皇帝之孙,自当义不容辞,肩负兴复蜀汉之大任。今临集天、地、日、月精华之四集山福地设坛相祷者,为願先祖在天之灵,福佑吾刘继继父遗志,潜龙昂首,一登大统,籍殷殷之民望,复蜀汉之宗庙社稷于危亡矣。
呜呼!天假我以任、地集我以利、人嘱我以心、神佑我之灵,吾怀赤诚,是特祭告于天、祈告于地,願天、地、人、神共襄此举也!
祭告人:蜀汉新皇帝 刘继”
麟听完这祭天之词,不由一愣,心想怪不这何吉除了一身匪气,还有那一心要当皇帝的豪气,原来他是刘备的孙子啊!其父刘封是何人自己却没听说过,若果如此,其遭遇豈不与翊儿相似了么。麟由翊儿联想到何吉,不免有了几分同情心,不知是该真正帮他一下,还是按上山前的计划,一有机会就一走了之。接下来的仪式麟不记得了,直到负责统领军马的瞿兴福在山上高呼:“阅兵大典开始!”
麟才知是自己负责的事开始了。何吉招兵买马再加上强征掳掠来的兵丁已近千人,这些乌合之众大都是邻近乡村的农民,除了会使锄头,少有舞枪弄棒者,更谈不上甚么军纪,一切训练都靠麟一个人那能管的过来。麟将其分成百人一队,选膀大腰圆或当过兵者为头目,下面再十人为小队,指定小队长一个。韩管头目、头目管小队长、小队长管兵。可山上制作军衣全用的是黑色布料,个个如此麟又分辨不出各士兵的隶属,后来花姑给他出主意,用不同颜色头巾以示区别。现在麟后面就整齐排着七个方阵,每个方阵的头巾就分别由红、黄、蓝、绿、紫、白、黑区别。
韩麟今日的穿着可是花姑精心给打整的。麟的头巾与众不同是用红绸为底,两边镶上七色彩带制成,花姑说这象征麟是这七个方阵的统率者,而头上发髻扎着一大一小两个白绒球又是花姑特有的杰作,说代表韩公子的圣洁、出污泥而不染。至于为何是两个球,花姑笑而不语,只说那样更好看,其实那大的代表麟、小的代表自己,花姑怎能说破心中的秘密。麟外披一件特制七色斗篷、脚踏一双黑色厚底软靴,靴外各绣一只麒麟含梅图,花姑说这是由公子的名字延伸出来的,寓意公子吉祥如意。
当麟左手拔剑向天一指、右手着蓬扬起七彩披风,各队得信便纷纷在各自头目的号令声中踏步预备起来。只听围观者“哇!”地一声惊叹,随即叽叽喳喳对麟赞起来:“好威风的将军!”“不但威风,还很英俊潇洒啊!”“是个美男子!”原来韩公子扬起披风,那胸前一丛丛彩绣腊梅映托的一轮明月护胸、腰下镶边兜肚上两只活灵活现的麒麟便展露出来。麟本青春风华正茂之时,那火红七彩头巾加上一对白绒球罩在头上,更让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鹤立鸡群而分外醒目。
麟长这么大还从未被人这样打扮过,一听路边的惊呼不觉有些脸红。放眼望去,看到一对熟悉的眼睛正脉脉含情的凝望着自己,麟知道这是她最得意的时候,所以望着她点头呡嘴一笑算是回报,随即跨步带队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