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第四天,禹和阿娇出了洞,两人除了获得人们的祝福、还看见许多寨众在搬家,一问,原来水面猛涨家宅将淹,人们不得不往山上迁移。禹新婚燕尔的面色一下黯淡起来,自己来治水,水没治好却一头投入了儿女鱼水之欢中,惭愧啊惭愧!
阿娇看见爱郎烦躁的神情当然明白其究里,当禹将自己治水的难题向阿娇一一述来、询问如何才能将此情通告天庭时,阿娇心中七上八下面临了痛苦的抉择。
我爱大禹,就因他是人间的英雄、佩服他以拯救民间疾苦为大任的豪气。治水既是他的人生目标,作为妻子怎能不帮他呢,要将天门山为害之事通告天廷、只有自己才可做到呵。望着禹殷切盼助的目光,好罢,天下事民间疾苦为大,这婚前的誓言丈夫要做、妻子也要做。阿娇将大禹带回居住的山洞,拿出一只宝盒轻按机关,只见盒中顿时豪光四射照亮全洞,内里一颗硕大晶莹洁白的宝珠吐露出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下降人世时母后给我的信物,是我有急事时与她联络的工具,因为只能使用一次,所以用前要慎重思考、举行仪式,将心中所思所求默祷于天,宝珠感应了我们的真诚,就会飞上天庭将我们的要求与希望转达。禹听完心中的忧郁顿消,高兴地抱起阿娇转了好几个圈才放下,谢谢自己美丽贤惠、善解人意的好妻子,並代天下遭受水患的成千上万百姓表达敬爱之意,谢谢阿娇将唯一的机会让给了拯救民间疾苦的大事。禹即刻出洞传檄巴蜀各地,明日汇集于巴州朝向天门之灵地、举行盛大的祭天祈神仪式。
禹与心爱的妻子阿娇在洞中度过了他们新婚而甜蜜的第四天。阿娇看着意气风发的丈夫,内心却翻江倒海,她没敢说当那宝珠飞天后,自己便要被母后接回天庭与爱人永远分离的命运,天机不可泄啊!
按照东夷族的传统习俗,祭天祈神仪式只能由男人主事,第五天阿娇只得忍痛伴丈夫来到水边,挥手送夫去那朝向天门山之翘岩灵地。看着渐远的小船,阿娇忍不住呼道:‘侯人兮猗!’爱郎,我等着你啊!这可是神州大地有史可查流传下来的第一首情歌。
巴蜀中人听说是为重开天门而作的盛典,这可是人们多少年的心願,于是万船云集,不但巴州上挤满了人,两边水中也泊满了各式舟船竹筏,翘岩两边水岸还插满了写有巴蜀各地地名的五彩龙牙旗及旗幡,旗后摆有祭案供来者烧香顶礼。一时间,只见蒸腾的烟雾徐徐上升,将巴州衬托得如仙似幻,真像一艘急于东行的航船。当然在翘岩最前沿那才是祭祀的中心,这是大禹祈神的地方。祭案上摆放着阿娇那熠熠生辉的通天宝珠,一对红烛高烧,写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的接引旗幡迎风飘扬。禹沐浴后披一身七星玄色罩衫,整冠束发,仪态庄重虔诚,跪拜上天仙、佛、道三界神灵后,又行敬酒祈福仪式,然后拜读祈神祭文,念毕将文稿置于通天红烛中烧送上天。
仪式进行了二十几天,那祭案上的宝珠突然一声呼啸、白光一闪向天飞去,人们闻声无不仰头观视,但见那宝珠越变越大,似球、似盘、又似碟,旋转着、升腾着,慢慢又越变越小,最后消失在了西边的天际。阿娇的通天宝珠带着大禹每日的祈祷和嘱托报信去了,巴蜀水陆两岸万民不由齐声欢呼!
王母得到小女的信息,见说的全是下界因天门山堵塞水路、巴蜀大地变成一片水淹泽国、庶民苦不堪言、急盼天廷救助的奏报。王母娘娘想小女长大也知疼爱天下庶民了,当即转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接报吓了一跳,斥责太白金星道:‘你们日日巡查都说天下太平,天底下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不是地上人君奏报,朕几乎还被你们矇在鼓里,可恶可恶,快快查出此天门山的来历,找出补救之道报朕处置。’太白金星挨训,只得找来北斗七星、二十八宿,一起去翻阅成山的历年经卷,终于在东南西北四天门修缮记中查到出处。
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奏道 :‘当年动工建筑天庭四天门时,遗留了一对备用的天门,完工后因无处存放,被负责监工的巨灵神送下了天界,巨灵神在人间寻访存放地时,见天府之国好大一个聚宝盆独独东边缺了一个口子,于是想作好事,用这一对天门去将那缺口修补堵住。开初因投放有偏差,两门还有一间隙可通水,水淹巴蜀的毛病未暴露出来。不料两片天门在天上染了仙气,在人间朝夕相处动了情,终于千枝万藤连在了一起,是以造成今日水淹巴蜀之局面。难的是当日投下的两片小小天门,在人间巨长成了两座高大无比的山峰,再要移动是惊天动地难之又难了。此事事关天底下万千庶民生计,故恳请大帝诚邀如来佛祖与太上老君共商此事善后。’
玉皇大帝登基以来还从未遇见这么难的事,没法,只好发帖邀佛祖与道祖率得力之士共赴巴州会商解决之道。
禹和万千巴蜀人民祭神祈祷仪式进行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终于一片祥云伴随着五彩霞光罩落巴州,上天仙、佛、道三界齐齐莅临,驻跸巴州对岸的南山。当然事前太白金星遵旨托梦给大禹,告知天庭已接受众生的祈願不日莅临,因移除天门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策安全,望将云集巴州之舟船庶民尽速散去各安全之地暂避。
然而世上总有胆大之人冒险留了下来,所以终得一窥天门山搬移的全貌而将情形传说下来。因大禹祈神在巴州朝向天门的地方,大禹祈神成功自又成为巴蜀中人茶余饭后引为骄傲的美谈,人们就将此地称作了巴州的吉祥地——朝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