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翊儿回到关林才知重阳听了冬梅转述夏哥的主意,设计用石灰袋突地罩落郎一哥头上,二人又是刀刺又是棒打,那些石灰被他们直往滚地求饶的狼眼里揉,依重阳真恨不杀死他,后还是听从夏哥主意放了,临行重阳发狠话,下次在洛阳见到就杀,绝不手软。后来南衙门还真来人找郎一哥去牢中与夏哥对质,郎一哥去了何处谁也不知道,此事就算成举报人挟嫌报复、虚构案情、陷害他人畏罪潜逃。举报人自己怕了跑啦,案子当然不成立啦。翊儿又将成相公的说法给大家讲,重阳道:“朝中何人?是不是我们替好多官府办红白喜事,误打误撞交上了好人!”重阳马隆还要向翊儿道歉,翊儿道:“我们人小,不受一次骗是长不大,下次再有人这么骗,我们不就有经验了吗?”
冬梅替哥哥查看背上的伤情,“哥,那烙印正好把你背上半仙施毒、经治疗最后凝聚成的一个黑疤盖住啦。”“哦!,那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好事呀,你虽烫坏了一层皮,可却将毒素给除啦!你不知,我好担心那毒再散开来就不好办啦!”“哈哈,听冬梅这么一讲,我还因祸得福啦!”
转眼到了冬天,翊儿、冬梅、秋鸣都长了一岁。洛阳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而结婚办喜事的人家也越来越多,翊儿们帮衬喜事的生意自然也就越来越兴旺。投奔翊儿的小乞们也越来越多。更喜的是,秋鸣学的红绸舞是越跳越召人爱,成为一些慕名大户相互推介的必要节目。有一次在一家大户表演时,客人因秋鸣太小,人山人海看不清,突出怪主意将她抱在一张大方桌上跳,这红绸旋舞出的一层层波浪,就像一朵盛开的大荷花,让所有主客看的如痴如醉,舞后获得的掌声和红包不用说,人们还给秋鸣取了个外号‘赛飞燕’。秋鸣很得意,问哥哥‘赛飞燕’是甚么意思?翊儿也不知道,后来问一些年长的人,才知‘飞燕’是汉武帝时最会跳舞的一个妃子,因其身轻如燕,可于荷叶上跳舞而迷倒汉武帝,听说后来还成了皇后。
秋鸣得知后就决心当个真飞燕。这不,翊儿在地上画了好些大小不等的圈圈象征荷叶的位置,秋鸣就在那些圈圈中练习飞腾、跨越、转动。这秋鸣生就学舞的料,地上的圈圈对她太简单了,又让竹海做了两个圆板,由夏哥和重阳顶在肩上,任由她在两人间飞来跳去,嘿,还真的够刺激,看的冬梅提心吊胆‘哇哇’叫“小心!小心!”
这一日他们在一个新婚军官家中助兴,竹海见来的人多是军中人士,就把原由翊儿独唱的‘龟虽寿’改为领唱合唱的第一个节目。当那些席桌旁的军人们吆五喝六正在猜拳行令时,突地一声高吭激越的‘神龟虽寿,犹有尽时’响起,随即一群童声稚气的‘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合唱盖压厅堂。‘老骥伏櫪,志在千里’先是一问一答,后又重复高声合唱数遍,众军士为之一振,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下便成了厅堂中人的大合唱。这些弄刀弄枪的军人没想在喜筵中竟听得如此豪迈的曲调,自是喜出望外,翊儿几人的‘龟虽寿’连唱数遍,差点收不了场,当下开门红,赢得阵阵掌声。接下秋鸣的独舞不用说更是海翻全场,只见她在翊儿与重阳的肩头跳跃、翻旋、金鸡独立,轻灵翔动、婀娜展转、像只蝴蝶翩翩起舞,突地双袖一抖,两卷红绸飞出,顿时荷花盛开、牡丹绽放、花仙出没,满堂军士瞧傻啦!随即拍桌击掌、不停地“好、好、好。”“妙、妙、妙。”的为秋鸣助兴呼叫。
秋鸣当然高兴极了,跳了一曲就还想再跳一曲,可惜没与重阳商量好,她一蹬腿从夏哥肩头往重阳肩头踏去,重阳本以为曲终舞止正松弛下来,见秋鸣又一脚踏来赶紧应变。那扛着的圆木板终究偏斜失去了稳定,只听重阳“啊!”一声呼,仰身就翻,双手顺势一抬,这个动作一下把站在他肩上的秋鸣抛向了天空。竹海、马隆、冬梅见状傻啦!秋鸣在空中惊慌地打着转转低头急瞧。只见哥哥应变而起,像继续表演般翻了个空心跟斗,便伸手把她接了个正着,随又临机抱着她在场中旋转着舞了好几圈才停下来。围观者哪知!还在欢呼:“啊!这真是一只飞燕。”“不不不,是仙女下凡!”“新郎官得多给点红包吧!”原来秋鸣在空中还没忘舞那长长的红绸。
接下来的节目又出了新鲜事,秋鸣在地上舞动红绸,夏翊、重阳、马隆三人就在红绸中穿梭着翻跟斗,夏跟那卖艺人学的功夫早教会了二人,你莫说这些军中人还有好多不会呢,正舞着、翻着,一个围观的军官却突地走进场,一把将马隆抱住了:“小隆子!看看我是谁?”全场一下都愣住了。那马隆突被抱本能地挣扎着,挣不脱,这才回身一看:“你、你,二叔!”“哈哈哈,想不到在这喜庆事中抓到你,好兆头,好兆头!”原来这马隆在家中呆不住,一心想当将军,便偷跑出来找他在军中当官的二叔父要从军,家中母亲不见了孩子当然急啦,写信给他二叔留意寻找。马隆跑出来跟着夏翊几人混的正高兴,没想却在这种场合被二叔给抓住啦。此事在现场一传开,自又是一番美谈。马隆终于结束流浪,答应第二天跟他二叔进军营,而他二叔正正又是新郎官的顶头上司,不用说,红包是大大地给,那赏给的食品,竹海与重阳都各挑了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