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两人白天在贾府空旷的后园中剪枝修叶、扒草松土,一见没人,路便指点翊扎基础。一开始便是举石锁、俯卧撑、蹦跳站桩之类简单动作,翊儿从舅舅练习功夫也是从这些开始,所以没几天路就升级传基本手技,翊儿自小就拿着弹弓打麻雀,后来为生存又学着用弹弓打兔子,在江陵还曾一弹弓打中何虎的眼呢,所以练没几日让路师傅不得不惊讶其进展神速,问夏翊以前是不是拜过别的师傅。翊儿就将自己到处寻师学艺,自创打狗棒法、学翻空心跟斗、长棍等一一道来。路才恍然大悟:“好家伙,原来你已有了根基,怎不早说。”“师傅没问呀!”路听了笑道:“行行行,先将你会的功夫演一遍给我看看,我再决定如何教你吧!”于是翊便把自己会的翻空心跟斗、打狗棒、长棍、弹弓、射箭一一演来。路看罢道:“教你这个徒弟,我是事半功倍了。小小年纪却是个肯用心的有心人,而且能持之以恒,这就是学武的好材料。我会将擅长的暗器功夫和箭术传给你,另教你一套军中近身格斗用的虎击拳,这样你与人搏击,就不会像救你妹妹时那么束手无策啦!”“谢谢师傅,谢谢师傅!”翊儿是个乖巧之人,见师傅肯教他的拿手本领,那可是正中下怀,忙不迭的又是谢、又是磕头。
“今天我们先练箭术中较难的技艺射活动靶,射箭要领简单,心静气平神注眼快,可是要练成得心应手,张弓便中可是要磨练,你们练射固定靶,那只是箭术中的入门而已。”翊儿就这样在路师傅的带引下,练视力、听力、手劲、准头和应变能力,而这些都是他未曾想到的东西。
这天路师傅提了个竹笼,翊瞧里边关了十只鸡,“师傅要在花园中喂鸡?”“不是、不是,今天我们用牠当活靶。”“哦,用鸡当飞鸟!这可好玩。”“玩过了,可得帮厨房把鸡毛拔光,听见了吧。”“行行行,徒儿遵命。”路师傅见翊儿箭术经细细点拨进展很快,想师傅喂招、举靶这些都是假的,临敌见阵那可是千变万化。这天路过厨房,看到厨师们正准备烧水杀鸡,灵光一闪来了主意,就将鸡笼提了来给翊儿练箭用。
翊儿站在离师傅五、六十步的地方准备着,师傅藏在花树丛中,不时将鸡向天上抛,翊见鸡开弓就射,等师傅将十只鸡抛完,这翊儿射了十箭竟无一箭中的,两人赶紧在花园中围捕四处逃窜的鸡,这真是放鸡易、捉鸡难,两人后来配合着一只一只的抓,才将鸡又抓回,翊儿累出了汗,建议道:“师傅,我们用绳子系在鸡足上吧?”“哦!好主意,好主意。把时间花在抓鸡上太不值了。”第二次,翊站在离师傅只有二、三十步的距离外,路一看:“不是告诉你五、六十步开始吗?”“师傅,我还是一步一步练吧,今天练二、三十步,练出经验来再逐步放开距离行不行?”“呵,是这样,行行,也许是我心急了,看好,开始!”这一回十箭可中了八箭,剩下两只绳索一拉就回到师傅手中,路改变抛鸡方向,一个向上,一个迎着翊儿飞来,翊手顺了,竟两发两中。路师傅跑过来:“有收获,有收获,还真是欲速不达也,明天我们用鸭子练,厨房还有一筐鸭子等着杀。”翊儿在练箭上花了许多功夫,可最先练成的却是虎击拳。
这虎击拳本是军中练兵必习战技,是以从军者人人皆会,只是各人体质不同,体会深浅不一,使出来的效果有差异。路师傅曾为宫门守卫头领,那自然是军士中的佼佼者,而翊因从卖艺人学过翻腾跳跃之技,无形中为学这虎击拳奠定了身体基础。那虎击拳分两组,每组六个动作,如‘呼啸山林、饿虎扑羊、虎爪逞威、虎撼乾坤、虎扫群雄、虎王称霸’等,都是摸仿老虎腾、扑、扫、碾、压、滚、扭等动作提炼组合而成。动作简单易学、易记,而最关键每个动作的目的、要求却非名师不能点透。翊儿救秋鸣差点死去,这教训自是深刻,所以每当师傅传教一个动作,他都会将之与那几个坏人的比斗进行对照,找出失败之因。十多天后,翊偷空回自己的大宅院,就将虎击拳教给了竹海、苗青等属下,不用说,一众兄弟又学到个新本领那是高兴之极。
翊儿和冬梅经历生活的磨练,遇事想得开,手脚又勤快,有谁要找帮手,一叫就到,有时不叫,看见了也自动伸手帮忙,贾府后院的仆役、家丁、工友慢慢就都喜欢上这俩兄妹。与冬梅同住的赵大妈,五十多岁却无儿无女,冬梅伯母长、伯母短的天天叫着,一有空还能去厨房帮伯母干活。冬梅在大宅院管着三十几个小兄弟的晚饭,虽然远不能同贾府相比,可也够烦人,如今帮赵大妈,洗菜、切食和面之类那可难不倒,有时活多,冬梅又将翊儿喊来帮忙。赵大妈心里那个乐,仿佛人都年轻了好多,没多久就认冬梅做了干女儿。翊儿与冬梅都是少小失怙没爹没妈的人,那是巴不得有个大人庇护,如今有了人和草医馆的吴爷爷,现在又有了贾府中的赵大妈,生活自也觉舒坦许多。赵大妈拿冬梅当女儿自是格外关心,想买块布料给冬梅做件合身的衣服,就将冬梅床头放换洗衣裤的小柜打开找个衣样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