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东门外也有一个集市,集市不远处有个年久失修没人管的土地庙,跟关林一样,一批乞儿将其收拾收拾变成了自己的窝居点。翊儿赶到时,竹海、苗青带着手下三个小队的小兄弟正与站在庙门外约莫二十余人的杂乱队伍对阵叫骂着,对方一个膀大腰粗的小伙站在头里,手里操根扁担,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相对之下竹海苗青就瘦弱得多。但竹海、苗青手下的队伍却是排列整齐,个个戴有红黄绿的标识头巾,手拿打狗棒,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队伍。而对方二十余人就显的担心害怕、目露畏怯的眼光,翊儿一瞧明白了,对方也是一群乞儿,怎么能乞儿打乞儿呢。
正瞧着,那小伙子扁担一挥,对着竹海、苗青就先下手为强了,扁担舞的呼呼响,竹、苗二人不敢正面交锋,急散开,你来我往二打一。场中打着,两边各自呐喊助威,忽地一人几个翻腾就插在其间,竹棍借势从空中扫来,‘嗒、嗒’两下就将竹海、苗青的竹棍撩拨开。那浑小子的扁担见来人拿的也是竹棍,自认与竹、苗是一伙,趁二人被逼开之机,举起扁担就往来人头上砸。这人当然是翊儿啊,翊儿回身竹棍往其眼前一绕,那家伙冲的太近,眼睛一下就处在危险中,扁担挥下一半,只得改变方向去击刺眼的竹棍。就这功夫翊已绕到他近身侧面,抓住了他的手。一声虎吼,用劲一拧,乖乖,小伙扁担丢了,人也被拧倒在地,心想完了,不料手臂却突地一松,那人並未加害反而一步跳了开去,向自己抱拳行礼连喊:“对不住、对不住,小兄弟英雄可嘉,佩服、佩服!”竹海、苗青一看是头来了,当即站开,手下自是欢呼洋洋得意。
那小子愣了,站起来甩了甩手,见手臂无恙,顿时五味杂陈,不知该怎么面对这放自己一马的人,看了看翊儿,又往后面队伍里一个瘦瘦戴帽人望去。翊儿一看明白那人才是对方的头,于是抱拳向那人走去:“对不住、对不住,在下没管教好自己的部下,多有冒犯,还望海涵,不知小哥怎么称呼!可愿与在下夏翊、夏某结交?”那人一听却也豪爽,一下将帽子揭下,露出长长的发辫。“啊,原来是个女的!”“是小丫头!没想到、没想到!”翊也一愣,原来是个小妹呀,竹海、苗青怎么欺负起这样的人来了,不象话、不象话。“在下姓扈,手下称我为扈三姐,看夏公子出手阻止打斗是有了结这段恩怨之意,若如此,本小姐便领情了。”“听人讲双方为地盘之事争斗,夏某认为大家都是洛阳城中最底层、最弱势之人,本已讨生活不易应互相帮助才是正理,双方打斗争雄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我就这里向大家认个错、赔个罪吧。”
夏转头又对自己的属下们道:“大家听好了,今后双方再有任何类似事情发生,我夏某只拿手下兄弟们是问,小姐要的地盘全数归小姐及属下所有,听清楚了吗?”“听清楚啦!”翊儿走到那浑小子身旁拍了拍他的背:“小子身体不错,咱们不打不相识,贵姓?”“小的姓武,他们都呼我武老二。”“哈哈,你是痛快之人,武老二,咱们两帮都是一家人,姓乞名帮也,若願学我刚才那几招,我可让手下兄弟教你,願不願意?”“願意願意!”“扈三妹,你一介姑娘竟能领着几十余人讨生活,不容易、不容易,我真心願帮扶你们一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许竹海兄弟,这位是苗青苗总管,大家不妨兄妹相称,今后若需帮忙,找他二人便是,如何?”
“夏哥一番言论让小妹佩服之极,真有相见恨晚之意。”扈转头对身后的小兄弟们道:“夏大哥如此仗义,我们就认夏兄为大哥怎样?”“行行行!夏大哥好?”那帮乞儿大约也就是翊儿等刚到关林时的境地,一见夏身后红、绿、蓝三支整齐的队伍,早就相形见拙、自叹不如,听夏大哥願来帮一把,那有不乐意的。“那好,大家既願兄弟相称,就从今后合在一起讨生活、互帮互助。我提议扈三妹今后就是我们的副总管,除仍负责带领城东这一片的兄弟们外,也辅助我们的苗青总管,负责东、南两帮人的总体事宜,明日大家都去大宅院总部聚餐庆祝,好不好啊?”“好好好,夏大哥好!”
翊儿与竹海、苗青回到大宅院问起争斗的起因,苗青道:“我从竹海哥得到一处人家欲办喜事的讯息,就带了一些人去联系,没想那家人住在东城门附近,扈三妹也得到了讯息,带了一伙人去联系,双方在道上碰见了,那武老二没几句话便开口那是他们的地盘,要我们滚远点。我们手下也有几个楞的,一听出言不逊就也火了,我一听对方要占什么地盘,是不是关林‘狼一个’啊,那得教训教训,双方就这么约好了去土地庙干一仗。时间紧我没找到你,只找到竹海哥,竹海也以为又遇到‘狼一个’了,说正好练了半天队伍应该干一仗看看本领到底怎么样,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打‘狼一个’是因他欺压小乞儿们,而扈三妹他们是讨生活喔,完全是两回事嘛,看到他们我就想咱们在关林搭窝棚混的日子,那时生活不就与他们一模一样吗?所以我才跳进场将你们隔开,当然要显露一下打狗棒与虎击拳的威风,是以将武老二制服,也是点到为止,让他明白真要打,他是打不赢的。”“那怎么还教他功夫呢?”
“我们的人渐渐长大,今后肯定会有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会离开我们的,比如找到亲人啦、结婚啦、想去别的地方拉个队伍啦,等等,这都是正常的人之常情,我们团结他们,让个个也有点本事,将来也好谋生做个有用之人!我们自己不努力,不互相帮助,谁还会管你?天上掉不下馅饼来,是不是?”“听夏哥一言,茅舍顿开,哎,我过去心胸太狭窄了点,好好好,又跟哥哥学一点。”苗青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