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翊儿回府,隔邻张大哥叫他去领月饷,翊与冬梅的月饷都是一两银,没想这次却得了五两,“张大哥,怎么这样多?是不是发错了啊?”翊问道。“嘿,你不是升职为小姐公子保镖了吗,这是贾母吩咐给你加饷啦。”“哦!还真是好事哇,那我的路师傅呢?”“他还是纹银二两,因职务没变嘛。”“这不行,这不行,我的本领都是他教的,怎能徒弟超过师傅呢?将我同他换一下吧,行不行?”“哦!这我可作不了主,你想帮路师傅,我悄悄转给他一两到是可以,多了就会露出马脚于事反不美了。”“行行行,这样也好,我还有余师傅、赵大妈要孝敬呢。”
豈止余师傅,河对岸山里的师傅也要孝敬呵。这天翊按订好的时间又进了山,当然顺带送去一些吃用物品。师傅让他在院中空地,将所授‘立春、雨水、驚蛰’三招演来,翊便扎紧衣裤站在场中凝神敛气,双手持剑突地一个大周天由下而上绕转一圈,随后左手握剑指天,右手凝指向地,是谓人立天地之间、而周天寒凝待转春发之际,为第一招‘立春’,‘立春’招式简单朴实。第二招‘雨水’,取其春雨润无声、荡涤大地残存寒气,而使万物蓄势待发之意境,翊儿依学跨步矮身,剑由天划向地、剑尖颤动形若水花,单击正面之敌下盘。第一招守、第二招是攻。第三招‘驚蛰’,乃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兽、虫、鱼蓄势而出这一往无前之势。翊向左一跨、旋身将剑由下向上划了一个大圈,那一圈剑由无数由小渐大之剑花组成,此招是攻敌左侧全身之空挡。翊儿自得师傅所授后,对这三招可是下了功夫,一有空就去大宅院主屋中空地进行练习。殊不知师傅看了却连连摇头,说翊儿没有真正体会到‘立春、雨水、驚蛰’三节气的要义精髓、学的太死板。还由于没有临敌的危机感,所以每招剑式都显得飘浮没劲没剑气。
翊儿一听大震,怪不我一边学一边练总觉三招太简单,不像是高深的剑术,原来我只是知道皮毛喔,于是赶紧向师傅磕头,请求详加指点。
“起来吧,也不怪你,是师傅有病,不能将那招式精气神演练给你看,光靠嘴说那能将招式后面的精华说清楚呢,比如第一招‘立春’,当你只有一个对手时,它可能就仅仅是四季剑的起手式,招式跟你演练的差不多,若你被一群对手围着那又怎样呢?那一圈剑挥来就不知要与敌刀、枪、剑、戟交手好多下了,其中只要有一个你没通过,你就陷于了危险中,在这种情况下,你那一圈剑还敢舞得轻飘飘没劲吗?那可是要又快又有劲,方显出你的功夫深浅来。再变化一下,你这一招若是纵身飞起追敌中使出,它就变成一个剑光圈向敌碾去,最后那指天一剑便变成指向敌人的追杀之剑,这个剑劲划空的厉害招式却有个缺点,那便是身体空门大开,你软了没劲,可能就会为敌创造反攻得手的机会,这可是大大危险,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早早将招式使老举着剑飞,而要眼观八方蓄势待发,不到一击可中的关键时刻不出手,是谓攻中带守、守中带攻。
而当你从天而降使这‘立春’时,借身体坠地之力道,那一圈剑又变成罩住敌人全身或挥击围你之众敌的杀手,那一剑冲天又变成冲地了,此时坠地迅速你必得在瞬息之间作出判断,将剑冲向必杀之敌或最弱之敌,后者是谓准备各个击破之法。我不能演练给你看此剑招的临敌应用,但你要去领会临敌时的各种状况,而想出临机变化的方法。师祖创下此剑从不限制习者的步法和临机应变,是以灵活机动不墨守陈规而让敌生畏。不知老夫这番口舌可对你有无启发,举一返三每招皆如是也!”
翊儿没想那简单的‘立春’竟隐藏着如此多的道理和变化,不由对师傅更是崇敬起来。于是道:“师傅一席话,让徒儿才明白四季剑可真是博大精深,内藏无穷变化之奥妙,徒儿茅舍顿开一定努力去领悟每招每式的要义与精华,遮莫不负师傅一番心血,谢师傅指点、谢师傅传教。”翊儿这才知过去只知了皮毛,而现在才真正开始跨入门。
翊儿划着余师傅的打渔船,载着石崇、刘渊、王衍、裴頠、去伊川沽酒。事缘几人聚会时,那石崇年已十九,虽出身豪门、满腹经纶却不为朝廷重用,自觉怀才不遇,在水岸边吹奏起魏武帝的‘短歌行’以舒胸怀,笛罢歌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翊儿只听舅舅教过‘龟虽寿’,引为心中至宝,没听舅舅唱过这‘短歌行’,于是连忙向旁边的王衍请教,衍便逐句辨析给翊听,翊这才知武帝此诗也是言志,欲求得天下志士归心以成就大业之宏願,表明其求贤若渴、礼乐待宾,願似古之周公,山不辞土石以成其高、海不拒溪流以成其大,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礼贤下士之博大胸怀。刘渊听了却对那‘对酒当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来了兴趣,问裴頠道:“歌中杜康想必是中华之名酒也,吾来京城几年,至今才闻其名,可去何处买呵?”
“杜康酒吗?它就酿自离洛阳不远的伊川县,从咱们这伊河逆水而上就可到达啦。此酒为宫中贡品,寻常人家自是稀罕,且市价不菲,需花些银两方可沽到。”“原来如此,那我更是想尝尝啦。既然从伊河逆水可达,何不请夏老弟摇船一行如何!”众人一听,正好看看伊河两岸风光何乐不为,欲是都点头称善。翊儿正好没事,便向余师傅借了船,载着几人去买那杜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