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晚上夏带着冬梅,在关林餐馆作东请杨彦,冬梅与彦一见自又是好喜欢,冬梅又问起老奶奶,这才知奶奶几年前已过世,而武帝亲点、当地中正附议举彦为孝廉时,彦与其父母正在老家按国家对官员的规定、居丧服三年丁忧,丁忧期满这才举家迁来洛阳。彦说来洛面见武帝时,武帝曾问起孝经被的事,他只得实说,没想武帝听毕大喜,言朝廷以孝为本,又在用人之期,望我发扬光大家风为朝廷效力,随即被吏部任命为太学编修和讲习。彦道:“记得临别时奶奶曾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你,让你们在洛阳有困难时去找我父亲,你们怎没去呢?”
翊一听忙道:“记得、记得,我们那时都小呵,连钱都分不清,一路只顾找饭吃、找住地。”冬梅:“你们写的那封书信藏在哥哥怀里,发山洪时人被山洪冲走,最后靠你送的被子挂在大树梢上才免于难,信就是被山洪冲走的。你不知道,百家被救了哥哥和妹妹一命,哥还让我们跪在被子前磕头谢奶奶和彦弟,说被子真如彦说能逢凶化吉、避邪去祸呢!”“真如此?太妙、太妙!这样说我和奶奶都是好人啦!”彦听讲高兴起来,翊接道:“被子不但神奇,在山洪过后,冬梅为将其晒干,把里外翻了个过,结果发现你祖父所写的东西,我们就拿它当识字课本走一路学一路,来洛阳为糊口,阴错阳差干起替人办丧事的行当……。”翊把秋鸣如何在灵堂背它方知是孝经,让大家在洛阳挣得第一笔钱站住了脚,还让那家主人举上孝廉当了官一一说来。
翊道:“现在孝经已变成我们赚钱的法宝,不但所有的乞儿都要学,还用它识字明事理,你说这孝经功劳大不大?”彦听了高兴叫道:“我奶奶祖父要知道这事,一定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可是积大福德啦!”冬梅:“这孝经被还拿去给武帝看过呢!”翊又给杨彦讲掏狼窝惊动武帝入贾府私访,武帝想用我又怕我不识字,贾母说我会背孝经,这才引出皇上看孝经被问我得被经过的事。翊道:“我就把你和奶奶说了出来,皇上一听笑道,此行得六个人才还得再加一个,这老七就是你啊!”
“是吗?原来如此,这百家被帮了你们的忙,也帮了我的忙啦!哈哈,痛快、痛快,这叫做没有付出、哪有收获,不作好事、哪有好事找上门,帮人就如帮自己、助人就如助自己。有道理、有道理,这可让我又悟出人生一个更高的境界啦!”“对对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福得福。我和冬梅可是时时都想着你和奶奶,彦弟既然已来洛阳,我们就准备去拜访你父母,不知可否?”“没问题、没问题,我母亲有点小疾,行动不太方便,因病心焦脾燥,说话有点火气,你们别见怪就行。”“那我们说好隔几日就去,你父母也算是我们的恩人,对不对?”“我怎么没看见你们的小妹妹、会唱‘海风吹’的那个小姑娘?”“忘讲啦、忘讲啦!小妹秋鸣因唱歌、跳舞太好啦,被人称为‘赛飞燕’,结果名声太响招来一帮坏蛋,几年前就从这关林集上被强抢走了。前不久我们还组织一帮兄弟明察暗访冒险去打了一仗,可惜人已被转卖至附近不知甚么县里,至今还是我和冬梅心中的痛,只要有机会,哥哥我是一定要救她的。”
“唉!原来如此,这算唯一不足的伤心事,人生不能十全十美,就想开点吧!”“老弟诗书之家,一定学了不少东西,我们如今有四、五十名兄弟跟着我混,人慢慢长大,除要学一门谋生的本领,这识文断字上不能停留在孝经上。老弟可否帮帮忙,闲时去我们大宅院讲讲你的学问,让大家再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怎样?”“你现有四、五十名部下哪?不简单、不简单,我可得刮目相看。好啊,晚上都有空,你安排吧,但願此举又结交许多朋友,不定甚么时候就又福来喜临啦是不是?”“对对对,多作好事必得善缘,到时我和冬梅都去听你讲,你就由浅入深,选我们可听懂的先讲,你要讲来像听故事一般那就最妙不过。”
“听故事?可以、可以,孝经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你们听过没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没听过没听过!”“那我就从二十四孝开讲吧,不过得准备茶水喔!”冬梅一听笑了:“彦弟要像巴州老爷子喝着茶才能讲是吧!”翊一听笑了,拍拍彦的背:“一言为定,夏某和冬梅先在这儿拜你为师啦!”“哈哈,你二位莫不是设计要让我把太学课堂搬至你的大宅院吧?”“不敢、不敢!”说完三人都哈哈笑。
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大宅院将通铺间隔临时挪开、变成了大课堂。扈三妹在一面墙上挂起杨彦祖父所抄孝经被,搬来一张桌子,放好新沏的茶水后,就将翊的五十几名兄弟和新到的七名女孩齐集于室外分列两旁,乘着夏翊、冬梅迎接杨彦未到之机,指挥大家唱冬梅的梅花调,‘芬芳的红梅开在冬天,艳丽的腊梅绽放在春天……。’五十几人的合唱,在杏花调教的一帮小女孩琵琶、箫笛、琴鼓的伴奏下,格外和谐韵味十足。当夏翊、冬梅陪着杨彦走进宅院,秋鸣的海风吹已在院内响起,‘海风吹,白浪翻,采珠的人儿忙上船。蓝天映着白云,蓝蓝的海水映着点点白帆……。’彦一听,当然知道这是秋鸣教自己唱的歌,便一边走、一边跟着放声唱,三人来至队伍刚站定,扈三妹一挥手,两行队伍掌声、鼓乐声顿起,几人拉出一条横幅,彦一看上书‘欢迎恩公莅临讲学’几个大字不由激动起来,夏哥把自己捧得太高啦,正其时一个清秀女孩向他献上了一束鲜花,彦看捧花这女孩脸一红差点又傻啦,女孩是谁哟?成如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