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四人便这样吃着菜、品茗着翊特意带来的杜康酒,聊起了家常。彦给父母讲夏翊不识银两,在集市被人骗的趣事,翊讲用彦弟送的铜盆熬百家饭菜,没勺子用树叶做勺吃得满脸满脖子的往事……。翊问道:“听彦讲伯母有病,可曾就医呵?”
彦母道:“我不准他在外乱说,他还是说给你俩听了,好罢,你们认我为伯母,我就不忌讳告诉你们,我这病两年多前得的,开初只觉腹部不舒服,怎么吃药都解不了,后来就摸出里面有个肉瘤样的东西,因摸着又不痛,没太重视,那知到如今竟变成一个肉瘤吊在腹部,走路睡觉都不方便了,找了一些大夫诊治都摇头,有个老大夫说这病只有神医华佗可治,神医华佗都逝去几十年啦,所以我只好撑着啦!”“伯母不用着急,明日我带人来为你诊视,也许手到病除也不定!”“哦,你有把握?你这是说来宽我的心吧,哈哈!心领啦、心领啦!”
翊和冬梅尽兴告辞后,冬梅道:“彦弟家中好像並不富裕,我们总拉着彦弟每晚讲课,不给报酬可不好!”“你看出来啦,彦弟讲他父亲原在吏部干活,好像在山涛手下,一直不得提升,也是有才莫展郁郁不得志。彦祖父、父亲都只当了助手而未得管一方的正职,为人清廉又没多少家产遗世,如今他父亲告老退休,全靠彦那点钱度日,确是太清贫了。”“那咱们就尽点力帮帮他吧!”“是的,我正想如何帮法,讲课给钱,他肯定不要,只有悄悄从另外途径报答他。”“他家的房子还没你贼曹的院子大,更别说养花种草什么的。”“哦!你这一说,我有主意啦,咱们关林王屯不是有地吗?竹海跟他师傅正在那儿请人盖房呢”“你是说咱们也在那盖一栋房送给他?”“就是、就是,先莫声张,看看银钱够不够,若够,就悄悄干,给他全家一个惊喜对不对?”“行行行,我们躲在他门外屋檐下,彦儿不就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吗?”
第二天,翊陪着张大哥去给彦母看病,张听是杨彦母亲,临行又叫了个学医的女徒弟同往。彦母见翊言而有信,很是感动,虽然不抱多大希望,却也抱着试试的心理坦然就医。张大哥现在关林人和医馆挂牌从医,听吴老爷子之嘱,改名张无疾,他让女徒弟对彦母作体检后,又询问了些起病之因与日常饮食行动的情况,随即把了把脉道:“伯母病起下体受寒邪侵湿,因寒伤血,血上行不畅,滞留于腹,若在初时,可用活血驱寒之主药、固气培本之副药,几付药便可消治。因未及时对症治疗,淤血得势化虚为实成为小瘤,小瘤吸血之精气渐渐长大,经两年多变换,血行已无碍,可赘瘤形成于腹,是以行动睡卧不便。好在未伤元气,故邪不得散、结实在内。根治之法切除赘瘤即可,伯母若无忌讳,本医馆便可施治,一日手术、三日调养、五日观察,十日左右便可康复行动自如,不知伯母是否允同?”
彦母一听道:“我早先去各大医馆看过,与你所言不差,只是他们都摇头说莫奈何,言除非神医华佗再世,难道你没此顾虑?”张一听,看看翊,翊本想说张大哥就是神医华佗亲传弟子吴普之徒,可转念一想,凭着师承去搏名气,不如凭真功夫、真技艺去创名气。于是道:“伯母大可放心,昨天听伯母所言,我们当然要找一位放心的大夫来为伯母治病,张大夫动这种手术已不是第一次,如今他手下徒弟都已能动此手术啦,师傅还有问题吗?”“哦!真是这样?我好久不曾去医馆,有这么个能人差点就失之交臂,既是侄儿推荐我就信啦!医馆在哪啊?”“医馆新得皇上赐名‘人和医馆’,原只开在老城,因场地太小现在关林处又开了新馆,到时我们会用牛车接你老前去。”
“这连十日吃住加手术医疗,费用怕不菲吧?”“一切包在侄儿身上,伯父母是翊儿的恩人,有恩必报,小侄就当仁不让啦!”“这……。”彦母有些感动了,杨彦道:“妈,去吧!夏哥要报孝经百家被之恩,替彦儿尽孝心,彦儿日后定当为母还报。”翊见伯母点头应允,突想起一事道:“伯母,现今会做此手术的人太少了,就是城中著名的天时医馆、地利医馆均做不了此手术,唯人和医馆可行,所以许多慕名学此医术者均报在了张大哥名下,手术一定由张大哥亲自进行,但为授徒,将会有一些徒弟在场观摩、学习,不知伯母可否願意?”“啊!那多不好意思,到时不痛的我哇哇乱叫!”
张大哥笑道:“伯母放心,此手术要在麻醉情况下方可进行,那时你甚么都不知道,更不会感到疼痛,等你醒过来,那赘瘤就没啦,就当睡一觉、做了一个好梦。”“你可别哄我!”彦父道:“翊侄儿要尽孝,要哄你还算行孝吗?你怎么糊涂了。好的、好的,我同意,当然我要在近旁照看着。”“行行行,你们可以远处观望,太近了,不但碍手碍脚,还会因关心而变成动手动脚,那就不安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