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金师傅一听,喝了口汤:“这事当然记得啦,重阳这主意不错,只不知要花多少钱?”苗青道:“现有两个方案,一是重阳的方案,再就是将此小食店加盖二楼的方案,大家正好可以议议。”那坐在一边的小姑娘听此突然插嘴道:“各位兄长,我可以提看法吗?”翊没想她也关心此事,便道:“小姑娘住在这里,一定知道客人的意见,行行,你讲吧!”她听言高兴笑起来:“告诉你们吧,重阳的办法最好,若在这儿添盖二楼,至少一个月内就不能营业,这一个月就是只花钱不赚钱了,若在集市南盖餐馆,这边赚的钱就可用去作补偿,那盖餐馆的花费不就大大减少啦,而且那里盖多大、盖什么样完全不受限制,我们可否盖餐馆同时再盖个旅馆,因我知道好多来此的人找房住很难啊!”三妹一听高兴了:“小妹妹主意不错,将那餐馆旁附建一个旅社,住店的人每天要吃饭,豈不连餐馆客人也准备好啦!”三妹这么一讲,马上得到众人附议。
翊道:“那咱们等会去集市南看看,心中得有个底是吧?竹海,你能否先估一下,若采用此方案要花多少钱?”竹海:“我们在王屯正盖着房,这个盖房包工头要的钱较低,一座大宅要了三百两银,若餐馆加旅社,我看也得此数吧!”“若如此,先将准备盖我那宅子的钱挪用一下可以吧!”“不行不行,皇宫扩建工程已完、工匠们正在休息,老板传话下月开工,所以钱不能动了。”“哦!我得问问总管了,家底还能拿出多少?”三妹见问向苗青眨了眨眼睛:“这些日忙,还没顾得上清点,大概能挤出个百两就不错啦!”苗听她言,附在翊耳边叽咕了几句,翊才知这钱财事不宜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乱露底,于是连忙为自己的口没遮拦打马虎道:“对,等回去咱们再细细商量。”
那小姑娘却又讲道:“我可有个办法,不知大家願不願听?”夏翊一听,此女看来很聪明精于此道,不由刮目相看:“好啊,集思广益,谁主意好,我们就按谁的主意办是不是?”小姑娘听说真的不客气道:“我们那边遇着这情况,通常采用集资的办法,例如三百两银的开店费,你只能出一百两,你就只占全店的三份之一,另二百两找别的人出,那些人就占三份之二,今后扣除成本净赚的钱就按三份之一与三份之二分,若此店要卖,卖的钱也按此分,若赔了钱,赔的钱也按此分。这个方法不知对你们有没有用?”“哦!这就同关林餐馆开办初三家集资一样是吧?”金师傅点头道:“是的、是的,不过我们那时是三人内部协议,听古丽姑娘的意思是要在外集资,我们熟人间好说好商量,若插个不明底细的人,就怕难订章程啦!”
“好,这个建议也值得我们思考,谢古丽姑娘建言。”重阳又道:“现在店里还收了不少食客以货代钱送来的东西,什么香料啊、手工艺品啊,怎么处理可是得想个办法,这些东西可是洛阳城难寻的西域货,千里迢迢运来的。”苗听言:“重阳哥不提差点忘了此事,能否拿去关林赶集卖呵!”“这些东西珍贵,要卖给明白人才行,关林来的大都是农村中人怕不识货吧?”翊一听:“这些东西中有没有西域来的贵重药材?”“有啊,天山雪莲、鲜卑红花、羌氐枸杞、冬虫夏草,都是名贵得很的稀罕之物。”“这样吧,明天让张大哥带吴老爷子来辨识一下,听听老爷子主意,说不定除了卖食,也像关林小食店一样,兼收购药材,作转口生意,不过小食店便更不敷用啦,是不是?”“药材好办,手工艺品怎么办?”“干脆建餐馆、旅社、同时多搭一个门面买卖这些东西,食客拿它换食只是初来乍到货未脱手而已,这个钱就由我们来赚啦!”
“夏哥,懂各族语言的人还得增加,让每个队都轮换去刘渊宅中培训,到时才不缺人手。”苗青道。翊问重阳:“怎么想到聘用古丽姑娘,这可是个好办法咧!”重阳脸一红笑道:“这是打一架打出来的。”“哦!这还有故事吗?”
“古丽经常受父母之托来此买食,不知怎么让她族里一些半大小孩子盯住了,不是抢便是打,她父母不会说汉话,买食不靠她不行,次数看多了我当然不平啦,咱们汉人有好人也有坏人,她们少数族裔也一样,那些人挎着弯刀又成伙行凶,有点像‘狼一个’的样子。我便组织手下刀枪棍三合一,抓着他们行凶时,狠狠教训一场,不但打的他们屁滚尿流,还缴了他们身上的弯刀,责令不得再来此地,集市这才算安宁下来,古丽父母为感谢我们保护了他们的女儿,说願意让她来此干活,一学手艺、二当翻译、三帮拉生意。我一听当然答应,你不知道,匈奴语懂了,西域各国语言大致没问题,可各族间仍有些语言区别,这时古丽就帮上大忙啦。她一来师母最高兴了,认她当了干女儿,而我们几个男孩也很高兴,不知为什么干起活来也不觉累啦!你说怪不怪?金师傅说,男人堆里一定要有一两个女孩,这样阴阳平衡不易吵架内讧,还干活轻松不费力。就像他一看见杏花在身边叫,就高兴喜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