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春夏秋冬》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小批量出版.
http://www.bookhk.com/fanti/book.asp?book_id=1859
歌声停了,欢乐的鼓点响起,唢呐与竹笛奏起高吭的喜庆曲调,场边的竹林哗一下展开数十幅红色的彩绸,正北方一幅是个巨大的卷竹帘,只见它徐徐伸展垂下,一个大红的喜字映入人们眼睑,敬乐父母、县令牛二夫妇、闻钰父母一排站在那喜字下边,牛二朗声宣布:“李公子敬乐、史小姐闻钰婚礼正式开始!”‘乒乒乓乓’、‘噼噼啪啪’一阵响,人们才注意到场院南边高高挂着两串鞭炮,正冒着烟、闪烁着火花、四溅着宣示喜事的来临。场院中的青年男女趁此机会,将敬乐、闻钰打扮起来,鞭炮声停,新郎、新娘便在乐曲声中,在春、夏的伴随下,来到主礼场地。山乡民风朴实。婚礼仪式庄重而简单,敬乐闻钰随着主婚人牛二的口令,敬天、敬地、敬双方父母、夫妻对拜、饮合卺酒后,牛二:“夫妻对誓!”这却是城中仪式没有的。只见敬乐向闻钰一拜,随着乐曲唱起了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遊四海求其凰。
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
凰兮凰兮从我棲,得托孽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敬乐唱罢,闻钰也是一拜,唱起略作改动的卓文君‘白头咏’: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求凰意,淑女願从棲。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履水御沟上,沟水不回流。
一诺贵千金,驷马不复追,
願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众人听罢拍手称好,牛二即宣布:“闹喜场,抛绣球开始!”青年男女便蜂拥进场,将拿着绣球的闻钰与要接绣球的敬乐分隔开,人人伸着双手、嘴里嘻嘻哈哈嚷着:“抛呀!抛呀!抛错了可不许进洞房!”“抛呀!哈哈,抛在我手上就跟我走啦!”闻钰红着脸东奔西跑,举着绣球就是不敢抛。敬乐挤不过去,便使劲摇动举着的手,告诉闻钰抛球的位置,闻钰几次要扔、又几次忍住了。周围的村民看闻钰着急的样子都笑了,突然闻钰看见夏哥举着竹笛混在青年堆中,正不断给她使眼色,便急中生智,一咬嘴把绣球向竹笛处高高抛去,男青年们“哇!”一声叫,全都跳起来抢,只见那绣球仿佛长了眼,从众手上方‘噗’地重又跳起,端端正正落在敬乐举起的手上,不用说,是夏用竹笛打了个接力,闻钰抛绣球成功了。
牛二又宣布:“下一个闹场,揹新娘!”男青年们退下一群姑娘、丫头冲了进来,一个人用红绸把敬乐双眼蒙住要他去找新娘,一个人则让闻钰戴上铃铛一动一响,以显示所处地方。敬乐便在场中摸起来,姑娘们也很调皮啊,她们推来嚷去叽叽喳喳叫道:“摸呀!摸呀!摸错了打板子!”“摸错了,闻钰就不要你啰!”敬乐伸着的手,不断被这个姑娘打一下、那个姑娘碰一下,等听到铃声搜过去,闻钰早被一群姑娘牵着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开初还有点耐心的敬乐,转了两圈没成功,心里终于有点急了,将两隻手臂大张着,像老鹰捉小鸡似的的张开翅膀,向着铃声快速扫去,有两个姑娘来不及走避,竟被他扫倒在地,赢得周围的人们又一阵哄笑。
正在众人瞧着敬乐徒劳无功的大动作嘻笑时,那闻钰忽地从场外奔了进来,一下跳在敬乐的背上,人们惊异地:“啊!不算、不算,自己跳上去的,不算、不算!”姑娘们这才回头看,原来是后面的闻钰竟溜出圈,悄悄从场外绕了进去,于是七嘴八舌的嚷道:“闻姐姐等不及啦!闻姐姐使诈,不算、不算!”
敬乐揹着闻钰取下蒙眼红绸巾,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谁说不算?谁说不算?你们看这是什么?”说着从衣兜掏出一把白晃晃的东西向她们扔去,那些姑娘低头一看叫道:“蒜?蒜?是蒜!”敬乐和闻钰哈哈笑:“你们都说算,谢啦!”姑娘们一听醒悟过来,随即也乐的笑弯了腰,只好让敬乐揹着新娘子往他们的新房走去,欢乐的鼓吹敲打着跟在他们后面,婚礼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