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春夏秋冬》 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小批量印刷出版.
正这时夏抬头看见那大大咧咧的胡奋三从院子的篱笆后伸出头,看了看随即跨进嚷道:“在这里、在这里!夏兄可让我好找。”大家不由都向他望去。却见他背后一个军官,带着好几名士兵,拿着什么东西跟了进来。那跟进的军官抱拳一揖,不等介绍便道:“本人是河间王标下军官张方,闻听几位英雄闯关打败赵王亲信黄飞及保镖,奉主人命送来杜康酒两坛、下酒菜一桌,以为嘉奖、慰劳,务请收下。”说罢一挥手,那几个士兵便从抬来的食盒中端出八道大菜,张方将一坛杜康封泥揭掉,拿起倒了一碗酒,向众人一举:“末将借花献佛先满饮此碗,以示我家王子的敬意。”说罢‘嘟嘟嘟’喝了下去。众人异口同声:“好!够爽!”夏看了看春,随也回抱一拳道:“王子厚爱不才敬领,只是吾等闯关打的都是占山霸道的山匪流贼,可不敢打赵王爷的人,还请张将军回禀你家王子为是。”说罢向张挤了挤眼睛,张方一看夏的表情,立即醒悟过来:“对对对,众位英雄打的是占山霸道的土匪,为民除害、为民除害,所以我家王子才赏酒、赏菜以示慰劳。”那胡奋三连忙向张方介绍夏翊、贾春与之相识。
夏也斟上一碗酒对张方道:“难得王子一片厚意,我代表大家满饮此酒作谢。”饮罢又倒上一碗:“这碗酒我敬你张将军豪爽、义气,咱们有缘相聚便是朋友。”张方听说便也斟了碗酒:“痛快,末将就交你这个朋友啦!干!”随向大家抱拳一揖:“本人还有事要办,恕在下告辞,请各位尽兴。”那胡奋三还想同夏亲热几句,看张方挥手告退,也只得嚅嚅告辞。九人重又坐下,那杜康酒的香气弥漫全院,陆阵抱起那坛酒,给每人都斟了一碗嚷道:“说得好说得好,打的是占山霸道的山大王,哈哈!”众人听罢也齐“哈哈、哈哈”笑的前俯后仰、不亦乐乎,春笑罢问夏:“我们打谁关他河间王什么事?他怎么还送席酒来啊?”田老伯笑道:“你们把他的对头打了他能不高兴吗?更何况是帮他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他一定高兴得都笑死了。”春傻乎乎的这才醒悟过来,自言自语道:“原来是这样!”
夏翊一连干了好几碗酒,那杜康酒喝时只觉醇香扑鼻、当是玉液琼浆,可没过多久,酒力发挥出来,不免感到飘飘然。有的人醉了闷闷无言,有的醉了却拉开话匣子海阔天空,夏正属后者,与邻座陆阵就你一句我一句聊开了。夏问江南风土人情,问他怎么过的江,问他的鞭技是怎样练得的。陆阵自是有问必答,后来谈到身世,夏说自己是个孤儿,父母均为仇家所杀,陆阵听后非常惊讶:“夏兄以一孤儿之身,能练出这一身本事,想必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令小弟实在汗颜。小弟祖父忧愤而死,叔父在江东虽独当一面,然已失宠,言不听计不从就自认生不逢时,前途暗淡万分灰心,和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夏:“哦!原来你家也是累世为官之大族?”“不相瞒,前吴大将军陆逊便是祖父,现隔江与襄樊羊公对峙的就是我叔父大司马陆抗,这两位正是陆抗之子。”“好呀,原是东吴英雄世家,失敬失敬,不才交到你这样的东吴俊杰,真是一大乐事,怎么样,咱们就兄弟相称若何?老兄今年十八,你呢?”“小弟今年十六,他二位一个十一、一个才九岁,来小弟敬哥哥一碗!”说罢二人尽饮。
夏:“悄悄告诉你,我不姓夏,我姓夏侯,只可你知不要泄露!”陆阵:“夏侯氏,那魏武帝也是夏侯氏呢,你?”“哈哈,果然聪明无比,那是我叔祖。”陆阵望着夏惊愕万分,然后突地哈哈笑:“世事真是难以预料,前辈打打杀杀,后辈却把酒言欢称兄道弟,这世事为何如此滑稽、如此捉弄人啊?”“小弟说得对,这世事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非功过谁能说的清道得明?今日是冤家、明日可能成了一家,对不对?”陆:“对、对,有道理、有道理!”嘴里答着,却不住用眼瞄着玉春,夏看着陆不对劲,顺着目光瞧去,才发现玉春喝多了酒,两腮红晕、醉眼迷离,那女儿的娇态展露无遗。这陆阵也不避讳,便为玉春盛来百岁汤,关心地:“贾弟喝口汤解解酒。”春觉得不好意思,喝了汤便告辞先回房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