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 实体书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版权尚未签约) [2016/02]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6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7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12]
-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春夏秋冬》 - 序 / 章节目录 [2016/04]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4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1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待续) [2017/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28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7/03]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87)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1]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9)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8]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5/09]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0)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6)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1)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82)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5]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3)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4)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 《春夏秋冬》 写在三国后的故事 (195) (长篇历史演义武侠小说) [2016/06]
《春夏秋冬》 已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小批量印刷出版.
“就在大石下面不远仙人谷的山坳处。”春、夏一惊,上得山来还以为是山崖绝壁奇峰,没仔细瞧那大石后面情形,便当无人之地尽情胡乱呼喝起来。夏:“原来不远就有人家,我们还当是绝岩峰顶无人之地,看来是我们打扰你家老爷了,你家老爷是?”“我家老爷便是这梁家庄庄主,他正在院内张罗茶酒以待二位客人。”
“哦!原来就是这次比武较技招亲的主人梁庄主,到得梁家庄未曾去拜见庄主,是我们失礼了,好,肚中正有些饥饿,免不了讨些饭食。”转问春:“去吗?”春当然依着夏,便点了点头,“好,带路吧!”二人随着转过那大石一看,险险的一条小路蜿蜒而下,十余丈的坡下有片树林,举目望那林中,似有一块平地,想那小院就在平地之中。俗话说爬山容易、下山难,那带路的两个丫头可能好不易爬上了山,而今要下这陡峭的羊肠小路,不由双腿直打颠。春、夏一看,怪不这急于交友的老庄主上不来了。
于是便一人抓着一个丫头,脚尖轻点飞进了树林。这两个丫头吓的闭着眼,半天不敢睁开,待到证实脚踏实地,这才回过神来。一个丫头兴奋地跑进树林中报信,一个留下的丫头不住地叨叨着“阿弥陀佛、小姐有救了,阿弥陀佛、小姐有救了。”春、夏莫明其妙地望着她,夏向春挤挤眼,对着她耳根说道:“可能麻烦事来了,跟你一样。”春:“我可不麻烦哪!”“你不麻烦,我都死几回啦!”春听罢不好意思的笑了。
梁庄主早就在院门外翘首以待,见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牵着一个苗条俊秀的美目少年向自己大步走来,便满脸堆笑地拱手唱诺道:“二位少年英雄山上唱和好不尽兴,令老夫羡慕之极,特相邀以解神交之渴,恕在下冒昧唐突。”
夏:“久闻老伯大名,来到贵庄本应早早拜访才是,今得庄主邀访、喜之不胜,何言唐突,倒是要请庄主恕侄辈礼数不周之过。”梁庄主看夏一表人才、应答谦虚有礼,心中更是暗自欢喜,忙邀至厅堂落坐待茶。夏闻了闻茶香、呷了一口,顿觉满嘴滋润、清冽甘醇不禁连声呼:“好茶、好茶!春快尝尝看,老伯这茶定是山中所产对吧?”梁听夏夸茶好心中得意:“公子品茗眼力不差,这是老夫数年前特意从洞庭君山引种之君山茶,老君山下君山茶,自得太上老君格外青睐庇护,今晋吴两地阻隔,洞庭君山输入中原不利,所以我这君山茶反成了皇家贡品,民间罕见矣!”“啊,庄主好主意,昨日吾辈登山一遊,但见稻香沃野、桑椹盈树、桃挂满枝,好一片江南胜景,想必都是老伯特意经营所致了。”“不瞒小侄,数年前老夫携女从南方迁居到此,便是看中老君山下这片山水形胜地,除老君山的茶,君山的丝绸也因吴晋阻隔而畅销京都洛阳。”
夏:“原来经营致富之道,也需目光远大、谋略深远,庄主一席话,让小侄真是得益匪浅,庄主智识卓见,令小侄好不佩服。”梁:“说佩服,我到是佩服两位小兄弟呢,瞧,老夫庭院建在仙人谷登山必经之道上,怎未见二人登山,却闻二位在那峰顶吹笛唱和、山谷回响、余音袅袅,好不令人神往!”夏看了看春:“今日无事,便同余弟攀山遊玩,为不惊扰别人特选在东南山岩无人处,不想还是惊扰了老伯,惶恐、惶恐!”
“啊!你们是从东南那处百丈危崖下攀上来的?”夏点了点头,“啊呀!百丈危岩只是玩儿一般就攀了上来,二位少年英雄令人惊叹!”“微末小技,老伯不要见笑才是。”“啊,我真糊涂,见了你们光顾高兴,老夫姓梁名伯笠,二位是?”“这是我义弟姓贾名春,小侄姓夏名翊,家住洛阳,访友至南召,闻得庄主较技招亲之事,特来一睹盛事。今日得见庄主风采、聆听人生之谈,实是一段天缘巧遇,高兴无比。”谈及此,一个丫头禀报酒菜已备妥,梁庄主便邀二人至另一餐室继续餐叙。
梁:“山中陋室,小菜几碟,薄酒一杯,略表心意。待日后于山下院中,再另设酒馔以补报万一,请、请!”夏举酒:“老伯盛情,小侄们敬领,预祝老伯心想事成,美事成功!”梁听得天缘巧遇!心想事成!美事成功!不由哈哈哈笑道:“不瞒二位,此话可真说到我心里了,今日在山上观得一人在天上与一大鵰搏斗,那人随大鵰在山上盘旋翻飞、时上时下,惊险无比。直望得小姐、我及丫头们个个提着心、吊着胆,紧张得不能自立,那人可是你们二位中人?”夏听了禁不住哈哈笑道:“小子无意惊动那大鵰,惹来麻烦,让老伯一家惊心了。”春:“你说的轻巧,把我也都吓得天旋地转似的。”“哈哈,原来是你,我们到现在还替那小伙担着心呢!来来来,吃菜、吃菜,尝尝这鱼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