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 1-23】【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在士师记第二章中记载了,因以色列民没有遵行神的命令,把迦南人完全赶出应许地,神的使者就从吉甲上到波金警告他们。以色列众人听了后“就放声而哭”,却没有真正的悔改,结果“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本章首先说到:【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在圣经里“耶和华的使者”,有的时候是指神所派来的天使,有的时候是指神所差遣来的先知,但他们讲话的时候,往往就像这位使者一样,用第一人称的“我”,话语中充满了权柄,叫人一听就不能不承认这是神在向人说话。“从吉甲上到波金”,是指约柜从吉甲被搬到伯特利(20:26-28)。“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领你们”指神过去所作的。而神在责备百姓的不顺服之前,首先宣告“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让百姓认识祂的恩典与信实。“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这是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申7:1-6)。“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神指责以色列人单方面毁约。“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肋下的荆棘”,是使人无法动弹,寝食难安。“他们的神”是指迦南原住民所敬拜的偶像假神;“网罗”,是使人陷入绝境。【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百姓就放声而哭”,因为神所宣告的“肋下的荆棘”和“网罗”,让他们想起了约书亚的预言所警告的结果:【使你们在他所赐的美地上速速灭亡】(书23:13)。因此他们的哭泣并不是真实的悔改,而是惧怕后果。真实的悔改,必然会立刻执行神的命令,赶出迦南人、除掉偶像,但他们哭泣完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波金”的意思是哭泣者。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各归自己的地业”,是指回到拈阄所分配的辖境;“占据地土”,并未完全占据,大多数与原住民杂居,有的被迫居于山区。“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所行大事”是指神所行的神迹奇事(书24:5-12)。“长老还在的时候”,他们的年龄比约书亚相差最少在二十或二十五岁以上,故在约书亚死时,他们的年龄应当在九十岁以下。“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耶和华的仆人”就是遵行神命令的人,约书亚和摩西一样。“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亭拿希烈”又名亭拿西拉(书24:30),约书亚分配完各支派的地业之后,以色列人分给他的地业(书19:49-50);“迦实山”大概在亭拿希烈境内的南边。“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那世代的人”,是指经历过进迦南的争战的人。“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不知道耶和华”,是指只知道神的知识,却不认识神的性情,也不把神当神来敬畏。“别的世代”是指接下来那个世代。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这是违反了十诫的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当以色列人违反了第一诫之后,所有的罪都会接踵而来。“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离弃”就是不再承认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甚至鄙弃祂。“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别神”是指诸巴力。“四围列国的神”,不仅包括迦南人的假神,也包括四围列国的假神。“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亚斯他录”,是迦南地一带的人所拜的女神通称,主管性爱、生殖和丰产;男神则称之为巴力或诸巴力。【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抢夺他们的人”,是指强盗式的掠夺土产和财物为目的的盗匪。“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仇敌”是指专与以色列人敌对的外邦人,大规模的侵扰和劫掠;“不能站立得住”指无力抵抗。“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他们”指以色列人;“灾祸”包括天灾和人祸。“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所说的话”,就是神颁布禁戒的条例;“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就是神用誓言特别强调的诫命;“极其困苦”,是指落到非常可悲的情况中。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师”是神为百姓兴起的属灵、军事和政治的领袖,也被称为【拯救者】(3:9)。“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行了邪淫”,是指敬拜迦南假神仪式中的淫乱行为,也是指背弃真神敬拜偶像,有如妻子对丈夫不忠。“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速速地偏离”,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离开了正途。“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这说出士师的权柄来自神的同在,士师的兴起和尽职都在乎神。“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这说明神兴起士师的原因,因为祂不能忍受祂子民的哀叹。“后悔”意思是怜悯、同情,并不是说神会改变主意。“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比他们列祖更甚”,是指一代不如一代,行恶加剧。“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顽梗的恶行”,就是不知醒悟悛改,仍然一意孤行。士师还在世的时候,百姓就“不听从士师”,士师死后,百姓更是肆无忌惮地“转去行恶”。因为罪的特征就是增长迅速,会使人的属灵光景每况愈下,“比他们列祖更甚”。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耶和华的怒气”,就是因忌邪而起的忿恨。“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所剩下的各族”,就是迦南七族(书3:10)中未被灭尽,尚残余的原住民。“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借此试验以色列人”,全知的神【是知道人心的】(王上八39),因此这“试验”其实是神为百姓预备的考试,不是神需要借着“试验”来看人是否顺服,但人需要借着“试验”来认识自己的真实光景。“耶和华留下各族”,容许他们继续成为神百姓的难处,是为了造就他们,就是催逼百姓回转呼求神。也是训练百姓认识神的性情、谨守圣约。因此今天当我们遭遇到神在环境和生命中留给我们的难处的时候,愿我们都要存【凡事谢恩】的心来领受,这样我们就能看清神在这些难处背后,量给我们的生命成长的功课!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