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如此发达, 为啥还用木头建房子? [2016/03]
- 看看土豪们的室内游泳池 [2016/03]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16/04]
- 精彩的瞬间 [2016/02]
- 这些元素,惊艳世界! [2016/02]
- 世界上的那些桥 [2016/02]
- 她为中国、为世界留下众多建筑奇迹 [2016/04]
- 枯藤老树昏鸦 [2016/03]
- 贝壳村 [2016/03]
- 品红酒 [2016/02]
- 油纸伞 [2016/02]
- 和谐无须怀疑 [2016/04]
- 回归自然 [2016/02]
- 美丽的水景 [2016/03]
- 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结合 [2016/04]
- 高调与低调(ZT) [2016/04]
- 流浪汉做错了吗? [2016/04]
- 云过天更蓝 船行水更幽 [2016/02]
- 怪物的诞生 [2016/03]
- 谢谢你 [2016/03]
- 站在草原望北京 [2016/02]
- 一年四季的花 [2016/02]
- 情与缘 [2016/03]
很多人都喜欢鲁迅先生的,当然我也是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
接触先生的文章应该是在初中上语文课。那时对先生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老师帮我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出先生的轮廓:有棱有角、有气有节很是骨感。接着老师又帮我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了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等等......反正好话不少,但我也记不得很多了,而记得最牢的就是:先生的武器是他的那一只笔,他用那只笔揭露黑暗、批判邪恶,象一把利剑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处在叛逆期的我,学了这些,实在给我的后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学生时代在班里成绩还不错,可好处没得多少,就象“三好生”什么什么的到了实在不好意思再给其他的同学的时候才给了我。就说我在《贝壳村》里发的第一篇博客《现阶段的中国能举起民主的大旗吗?》,一发出就把一位前辈给撞了一下,好在那位前辈有着令人敬佩的高风亮节,饶了我一回。接下来,文章中的内容又把左右两边的村民也给得罪了。庆幸的是,村里的村民的素质比我想象的高出很多,他们都是大人不计小的过,同样也饶了我,而不是剿了我,真的是让我感动不已!若说这些是先生无意识让我惹的祸,那自然是大大地不对了。许是自己的内心深处,性格使然吧。社会是鼓励人们说真话的,可当你真的说了真话时,又显得那么地令人讨厌。
年轻时,看先生的小说老是提不起劲来,总是觉得看得很沉重、很压抑、很悲伤,老被包围在浓浓的悲剧的氛围里。看过之后倒是把书名给记了下来---《孔乙己》、《阿Q正传》、《祥林嫂》等等。那时因为年轻,就特别喜欢台湾的女作家琼瑶的小说,那种少男少女的恋爱特抓人,心中美美地向往着那种浪漫的爱情故事也能降临在我身上,可是即使我看了再多的琼瑶的小说,那种少男少女的美丽爱情故事还是始终没能出现在我的身上。也许因为这样,后来我又喜欢上了香港作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金先生的想象力尤为崇拜,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金先生对武功套路的描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写不到的,太厉害了,神之笔!当然,更喜欢金先生笔下的爱情故事,那种纯洁完美的爱情让我疯狂地迷恋,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段誉对紫嫣的痴迷;小龙女和过儿的相爱;瑛姑抛弃皇妃而情定老顽童;就连女魔头李莫愁也对爱情表现出温柔的一面......真真地把人给美死了!一旦离开了小说,什么也都不见了。对比一下三位的情况:琼瑶的小说,从看过之后到现在我连书名和其中的故事情节都忘了差不多了,就算现在有时间,也不会再去翻它一遍;金先生的小说武功太厉害了,并且爱情故事也很纯洁完美,已在我的脑袋里扎了根,想抹去那也是相当地困难。但是,即使以后有了时间,我也不会再去翻它一遍;先生的小说我已在翻得过程中,想再认认真真地再看一遍。看看这世界,报纸上,社会里,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的先生笔下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存在。孔乙己还在叫唤着他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小朋友们依然地盯着碟子中的茴香豆,孔乙己还是用他的手一边遮着碟子中的茴香豆,一边叫喊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后来呀,也许是多念了几年书,人也长了点见识,倒是喜欢上了先生的杂文,虽说先生的错字,别字,语法不尽如人意,但杂文倒是先生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种文体。
有时我也想,先生如果还活着,按他的性格,能写点什么?谈点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如何进行批判?
假如先生还活着:肯定得学会开车,他是知识分子属于中产阶级,为了面子必须有车;肯定还得学会使用电脑,他要写文章,有时也需要查一些资料什么的;先生是知识人评职称所需的论文肯定不会是抄袭的;按他的性格肯定也不会提着酒或者什么的到校长家去;但我不知道他会不会为了小孩上幼儿园而去找园长?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为了他儿子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而到处搬学区房?或者花钱找人托人把儿子送进重点学校?他是那么地爱他的儿子,还嘱托不让儿子学文科,要去学理工科(据说我没有去考证)。先生的性格决定了他必定看不惯当今的社会,他肯定会进行批判,但他是如何进行批判呢?而先生也说过要战斗一定要有生命,要活着才能继续战斗,那他又如何地保护自己呢?我不是先生,不及先生的万分之一的聪明,所以我肯定是回答不上来的。于是我就想去问一问先生,可就算问到了,我还能够活着回来吗?还是算了吧,美国的空气也好,环境也优美,人们又有礼貌,也很文明,吃的也安全,穿的也不贵,开车挺方便,住的比国内也好多了,实在没有理由不多活几十年,而这么早地去找先生。就算我不要命的去了,找到了先生,哪知道先生是怎么的回答?或许先生还会骂我---为什么去打扰他,你们活着的人都干嘛去了?也是啊!我们活着的人都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