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华人在职场中为何遭遇困境 [2015/11]
- 为什么美国名校要限制亚裔学生名额? [2015/09]
- 美国移民法官: 韩国人的绿卡欺诈案 [2016/01]
- 从十九大报告看中国话语权的任重道远 [2017/11]
- 电影《芳华》所反映出的民族局限性 [2018/01]
- 中国足球上不去的真正原因 [2017/09]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6) [2016/05]
- 美国已拉开牺牲台湾的序幕 [2018/03]
- 中美角力:中国被迫由防御转为进攻 [2016/12]
- 中国的无现金社会不会被美国接受 [2017/09]
- 中华民族承担着根除白人至上组织的历史重任 [2017/08]
- 民众的政治热情导致美国禁枪难 [2017/10]
- 特朗普当选与华人易帜是历史的必然 [2016/11]
- 朝鲜半岛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 [2017/03]
- 民主党强力推行亚裔细分法案究竟是为了什么? [2017/07]
- 身为华人应如何看待特朗普及其政策 [2017/02]
- 蔡英文和民进党应感到伤心欲绝 [2016/12]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1) [2016/05]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7) [2016/05]
- 英法联军为何也要在南海展开自由航行 [2018/06]
- 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全) [2016/05]
(2)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明朝初期(1368-1450)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有序而又静止的状态。著名历史学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将其描述成是处于“冬眠”状态[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理想是要消灭社会中的贫穷。亦因此,他治下的理想社会是,家家耕有其田,经济上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不需要为生计而到处奔波。如需要迁移则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拥护政府,政府爱护人民。一幅令人向往的农业社会的美好图卷。与此同时,商业活动在明朝初期也被限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商人的地位被置于社会上四个基本行业中的最底层,正所谓“士农工商”。
请至智库网站(wenhuashijiao*blogspot*com)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