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中短命的“鬼才”,他只活了三十五岁,便服安眠药自杀身亡。他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门生,“是一位才华横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气品高迈,文字清丽,在艺术上琢磨上颇有功力的作家”(楼适夷语)。在很短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出了一百四十多篇作品,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而其小说多为历史小说,题材新颖,构想精巧,思想深刻,揭示人性入骨三分,可谓在日本文学中别具一格。
在他死后,有人评论说,他是一身浸润了过去阶级最高的教养,但不能不见到新的时代的胎动,而感到自己经赶不上去了。于是,便走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次选读的芥川龙之介短篇有《罗生门》、《鼻子》、《蜘蛛之丝》、《竹林中》、《女性》和《山药粥》。
《罗生门》讲述的是一位落魄的家将某日傍晚在罗生门避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剥夺了同样为了生存在罗生门拨死人头发而卖钱活命的老太婆子的衣服。在特定的环境中深刻揭露了人性之恶。《鼻子》讲述的是已年过半百的老僧内供一直为了一个长鼻子而苦恼不已,后来鼻子变短了正常时,又失落,最后鼻子重新长时才心安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虚妄感与人性中固有的怅惘心理。《蜘蛛之丝》写的是坠入地狱的名叫犍陀多的男子,曾因生前救过一只蜘蛛而得到蜘蛛吐丝相救,然而由于爬蛛丝出地狱的人很多,这位男子就心生不顾别人独自出来的恶念,致使蛛丝断裂重回地狱,昭示的是人性在困境中的自私与残忍。《竹林中》讲述的是一个男子之死的故事。围绕这个男子之死写出女友、岳母、强盗不同人为了自己对此事不同的杜巽与解释,淋漓尽致刻画了为己主义的人性劣根。《女性》则是写一只母蜘蛛,杀死一只蜜蜂生养一群子女后来死掉,来暗喻人性中的美与丑的交织。《山药粥》则是写出了一个鲜活的老实人五品形象,揭示的主题与《鼻子》异曲同工。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揭示了人性中的恶,与追求的幻灭和“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幸灾乐祸的自私心理,以及人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这种对人性的探索与揭露,难免使芥川陷于怀疑和悲观失望。鲁迅说,芥川的小说,“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不安时之心情。”这种矛盾惶遽状态,也是作者本人心情的写照,映照出明治时期日本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幻灭感。与夏目漱石的小说可谓一脉相承。
一是从历史中挖掘素材,直逼人性。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多取材于历史或历史故事,或利用童话般的描写,来写人性,挖掘人性的恶。显得别具一格,不落俗巢。可以这样说,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写透了人性的各个方面,直逼人性内部,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上真可谓妙手即来的鬼才。
二是语言简约准确,描写生动逼真。
来品味几段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语言。描写五品这个老实人时。首先,身材矮小。其次,红鼻头,八字眼。嘴上的胡须,不必说,稀稀拉拉。瘦瘦的两颊,显得下巴格外地尖。嘴唇嘛……要—
一细数起来,真个是说也说不尽的。我们的这位五品,天生得就如此邋遢,不同一般。然而,五品对这些嘲弄,全然无动于衷。至少别人看来浑似无动于衷。不论别人说他什么,五品连个脸色都不变一变。一声不吭,捋着他那几根胡子,做他该做的事。只是他们的恶作剧,诸如把纸条别在他顶髻上,或把草展插在刀鞘上,过于让他难堪时,他才脸上堆着笑——也分不清是哭还是笑,说道:“莫如此呀,各位仁兄!”为了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人有时会豁出一辈子的。笑其愚蠢的人,毕竟只是人生中的过客而已。虽说尚在隆冬,倒恰逢天气晴和,没有一丝风,白花花的河石间,清潺潺的溪水中,蓬草枯立,纹丝不动。临河低垂的柳树间,叶子落光的树枝上,洒满柔滑如饴的阳光,蹲在枝头的(脊鸟)(令鸟)鸟,尾巴动一动,影子都会鲜明地投射在街面上。一片暗绿的东山,上方露出圆陀陀的山头,犹如霜打过的天鹅绒,想必是比睿山吧。狐狸给抛了出去,骨碌碌地跑下斜坡,从干河床的石头间,轻捷地蹦窜过去,又一鼓作气,斜着跑上对面的斜坡。一面跑,一面回头望,捕获自己的武士一行,
犹自并辔立在远远的斜坡上,看起来只有巴拿大小。尤其是桃花马和菊花青,沐浴着落日,衬托在寒霜凝露的空气中,比画的还要鲜明。狐狸一扭头,又在枯茅中,如疾风一般飞跑而去。火苗像条红丝绵,摇曳不定。
三是情节按排上独具匠心。
比如《竹林中》运用几段审词来构设;《罗生门》好象是电影中境头的推移一步步来,给人悬念,强烈的阅读向往。还利用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场景,使短篇显得丰厚。来欣赏《罗生门》中的描写:“他便留意着腰间的刀,别让脱出鞘来,举起穿草鞋的脚,跨上楼梯最下面的一级。过了一会儿,在罗生门门楼宽广的楼梯中段,便有一个人,像猫儿似的缩着身体,憋着呼吸在窥探上面的光景。楼上漏下火光,隐约照见这人的右脸,短胡子中长着一个红肿的面疱。(此人正是家将)”作家这样分境头来写,而不是沿着一个视角写下去,给读者以悬念的紧张,增加了阅读趣味,同时也使作品显得有层次更深厚。
2004年 放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