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 感悟第十
经曰: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这一节,是黄帝与岐伯一问一答,是讲优生优育问题。第一问答是讲,一般不修行炼道之人,年纪很大的,也会有生育之现象的原因与后果。第二问答是讲,得道之人生子的原因。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黄帝问,有的人年纪已经老了却还能生孩子,这是为什么?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这个人自然寿命过长,气脉常通,从而使肾气有余之故。“过”,解为“超过”意。“度”,“限度”、“范围”。“过度”,即言之超过了一般正常的范围。肾者,里藏元阴元阳。气者,人体之正气,阳也;脉者,人体之血脉,阴也。气血运行畅通,阴阳契合和畅,肾气就好,肾气不衰,人就能生孩子。这一段是说那些平常也不大注意修身养性,保健身体的人,因为其先天体质好,寿命比一般人就大,虽然他们过了生育年龄,也能生孩子。这是承认人体的差异性,是很客观的一种观点。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然而,他(上边提到的自然寿命很长的人)虽然年老还能生子,但他生育的孩子,男子也不过八八、女子也不过七七之生命节律,“而天地之精气皆竭也”,“而”连词,无意;天者,先天也;地者,后天也,此句意为:先天与后天之精气都已经衰竭了啊。这一段是讲,虽然有些自然寿数比较大的人,年纪老了,还能生孩子,但其所生的孩子,一般不会逃过生命节律的规律的,即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之后便先后天之精气就衰竭了。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黄帝又问,那些修道之人,也就是注意养生保健的人,年纪都达到一百岁了,还能生孩子吗?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岐伯回答说,那些注意养生保健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但骨骼肌肉五脏六腑还是好如平常,其年龄虽然大了,还是能生孩子的。这一段,重点是讲养生与优生的问题。道者,大者言老庄学说,小者言养生保健。若一个人注意养生保健,哪怕他的先天体质不好,也能年纪大照生小孩子的。反过来理解,这些得道之人,若能在遵循人的生命节律,不年老生子,那么可想而知,其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十分健康的了。
以上这一节,说来说去其实就讲有二层意思:一是讲遗传;二是讲优生。
一般我们认为,人的先天寿命是有遗传因素的,岐伯似乎也承认这一点,但寿命长的人,若年纪大了还生孩子,其年老生出来的孩子并不一定会能遗传其寿命长的基因,而很可能会流于平常,也即“男子八八、女子七七”的生命运行规律了。若一个人先天体质并不是很好,只要注意养生保健,还是年老能生子的,——这就提示我们,一些不孕证的治疗的可能性,同时,还结合本篇前边所提的“男子八八、女子七七”的生命节律,告诫世人,既要承认个体差异,又要注意后天养生保健,遗传与优生,皆是其言外之意。
2016/12/15,磨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