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 感悟第四
经曰: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一节,是谈冬季万物特点、养生之道及不注意养生之后果。
“冬三月”,是指从立冬算起,经小雪,过大雪,越冬至,历小寒,至大寒,这六节气,3个月。其间的18候,分别为: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成冬
大雪:鹃鸥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冬至: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小寒: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大寒:鸡始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此谓闭藏”,闭者,闭塞也;藏者,伏藏也。伏藏者,天之阳气;闭塞者,地之阴气,天寒地冻之意,此时万物凋,百虫伏而不出,谓之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水,指江河;冻,结冰;坼,音che,《说文解字》:“裂也。”扰,干扰,搅扰;阳,阳气。这句话的意思为,江河结冰,大地寒裂,不要轻易搅扰自身的阳气,也即不要过多去劳烦。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人在冬三月,宜早早睡觉晚些起床,必须等到太阳出来时才到户外活动。也即,要深居于室。《灵枢》有:“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使志若伏若匿”,也就是说,使志意等情感思绪低伏潜藏起来,也即不要情绪激动,默默然,“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私”者,不公开也;“得”者,满足也。此句意为,好似有一种不能公开的念想,好似自己已经满足了一样。平心静气,不急不躁,去寒就温,不要皮肤出汗,使寒气勿侵扰,这都是适应冬季的养生之道。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之”,就是冬行夏令,则会伤肾。因为冬居坎位,为水,主肾,冬季保养不得当,就会伤及肾气,“春为痿厥”,痿者,痿证,肌肉痿软;厥者厥证,四肢厥冷。这是因为,水不涵木,木主肝,肝主筋,筋不舒易痿软;肝也主条达,气血不够条达,不能通达四末,故四肢会厥冷。
以上四节,分别谈了春夏秋冬的四季特点、养生之道,及不注意养生造成的病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四时之气,以应天时,就地气,人为天地之子,不可造次做些逆天地,违四气之事端,如此才得养生保健,人即安和。
2016/12/20,磨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