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 感悟第五
经曰: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这一节,是言天地生死之大道,并天人相应,顺之则生、逆之则害的道理。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气”者,上天之气。此气,也可当作气质、神、也可当作气量、气度等;
“清净光明”,清者,静也;净者,虚也。“光明”,正大,磊落。这四字是因果词组,意为因清静净虚而光明磊落,正大无邪也。上二短句结合起来看,就是:上天的气质,是因为其清静净虚才显得光明正大。
“藏德不止”,藏者,珍藏,领有;德者,执道者为德。
“故不下也”,不下,不坠落,为高高在上,意为尊贵貌,不死样。以上二句是言,因为领有道德无穷,所以才显得高高在上,尊贵而受人敬仰。
上天,因为其清静净虚而光明正大,因为隐有至上的道德,而尊贵不下,完美长寿。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天明”,是言天自明,自我炫耀,自我张扬,自我表白等等诸意。“则日月不明”,那么日与月就不会明亮了。这时,邪气贼风就会侵害空窍。这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天不虚怀若谷,广纳日月,不容日月清明,日月晦暗,正气不在,邪气就会趁机侵害。这,就好有一比,比如当国君的,事事争着做,那么臣子便无所适从,久而久之,矛盾就会丛生,天下为害;当家人的,越庖代徂,孩子就懒惰不明,天长日久,家业必败。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阳气”者,风也;“地气”者,湿也。风邪来袭,九窍闭塞(体疼,鼻鸣,干呕);湿邪侵人,蒙蔽清阳(头如裹,身如缠,腰重如带五千钱)。
“云雾不精”。云者,天气也;雾者,地气也。云雾不精,则言云气与雾气不媾精,不交汇。
“则上应白露不下”,那么上应于天,就会是白露不下。白露不下,万物得不到滋养,万物就不会化生。《阴阳应象大论》有:“二气交合,乃成雨露。”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交”者,交汇,接合也;“通”者,沟通也。“表”者,陈述,表陈其状也。“施”,施与;“名木”,珍贵的花木。《易》云:“天地不交,否”。这一句就是说,天地二气不相交通,万物之生命就不能得到雨露滋状,得不到这些,那么名贵的树木就多数要死去。言外之意为,天地二气不和,最先死去的是娇养的珍贵花木。类同此理,天地生变,最先得病的也是那些娇贵的白领、资本家之流。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恶”者,害也;“发”者,散也;“恶气不发”,就是邪害之气不散发。
“节”,节度,“不节”,就是无度;“风雨不节”,就是风雨无度。
“白露”,代指滋润万物生命的有益雨露。
“菀”者,积累也;“槁”,枯槁也。“菀槁不荣”,就是积累的槁树过多,就不会有欣欣向荣之势。
这一句是说,病邪之气不能得到及时发散,又遇风雨无度,正气得不到补充汲养,疾病就如积累起来的槁木越来越多,生命之春天就难以出现。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保”者,护也;“央”者,尽也,“未央”,不能尽,指不能度尽天年,早夭。这一句的意思是,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护,该寒时热,该热时却寒,与平素自然规律相违背,那么万物就会不到其寿命便早早绝亡。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圣人”,就是《上古天真论》所言之得道之人。这句意为,惟有顺从天地阴阳自然规律的圣人,才会身无奇病的疾病,得万物滋养,而不为其所害,也就是少吃反季节的蔬菜瓜果,和万物之性,择食之,这样生命健康才不致受到损害。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夏者,位南,主心,为太阳;秋者,位西,主肺,为太阴;冬者,位北,主肾,为少阴。
夏,长也;秋,收也;冬,藏也。
洞,中空也。
“逆夏气”即为夏行冬令,逆夏而从事;“太阳不长”,即太阳之气就不会茂盛;“心气内洞”,那么心内之正气就会内消。
“逆秋气”,即为秋行春令,逆秋行事;“则太阴不收”,即太阴之气就不会内斂;“肺气焦满”就会导致上焦之肺气胀满。
“逆冬气”,即冬行夏令,逆冬行事;“则少阴不藏”,就会使少阴之气不藏隐;“肾气独沉。”就会导致肾气沉伏,阳气不布。
总之,这一节,是告诫世人,日常生活习惯要顺应天时,适应地利,一年四季吃时令菜果谷麦,寒时保温,热时去衣,与阴阳四气相一致和谐,不违背自然规律行事,这样才能生体健康,得享天年。从而,道明了祖国医学的一个主题思想,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是地球之子,人与自然是分不开的,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