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感悟第一

作者:苏小白  于 2017-1-2 05: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感悟<黄帝内经>》|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  感悟第一

 

 

经曰: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这一节,论述了四时之胜、五风与五脏之关系、及五风致病的反应部位。采用的写法,是黄帝问、岐伯答,这样的问答式结构。这样的写法,使论文显得疏朗有致,重点突出,使本来枯燥的科普文章显得活泼有趣。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天”者,代指自然; “八风”,八面来风,即来自东、西、南、北、东北、北南、西南、西北八个不同方向的风;“经”者,经脉也;“五风”,即五种邪气,也就是五种不同的导致疾病的邪风。“何谓”者,为什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是,黄帝问道:自然界本有来自八面不同方向的风,通过经脉致人疾病的却是五种邪气,这是为什么啊?下边,便是岐伯的解答。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

 

“发”,发作,表现;“邪”,邪气也。“以为”,以之成为;“经风”,通过经脉之邪气;“触”,接触,此处指侵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八种风表现为致病的邪气,以之成为了经风,通过脉脉侵袭五脏,这种邪气就易致人得病。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来是有八风的,这些都是正常的风气,只有通过经脉侵袭到五脏,并导致人得病了,这样的风才叫经风。因为人有五脏,致五脏得病,所以经风有五。五风致病的原因与特点是什么?下边接着谈。——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

 

“谓”者,说也;“所谓”,即所说;“得”,同“的”;“四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有“之间”意;“胜”,制克。“者”,......的意思。这一句总体来看,意为:所说的一年四季相克的意思是——下边就是具体内容了: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春”,春气也,东风也,春在于木,主肝;

 

“长夏”者何?一年本为四季,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就提出长夏这个时间概念来弥补,春夏秋冬长夏合乎五数。天数五,地数五,时间数五,空间数也为五,刚好相合。那么长夏指哪一时段呢?中医学认为,当指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这一段。

“长夏”,湿气也,长夏在于土,主脾;

 

“冬”者,冬气也,北风也,冬在于水,主肾;

 

“夏”者,夏气也,南风也,夏在于火,主心;

 

“秋”者,秋气也,西风也,秋在于金,主肺。

 

以上这句就是言春夏秋冬长夏所代表的风气、所主之脏,及其五行的相互制克之关系,即“所谓四时之胜也。”从中医学上来言,就是春木肝克长夏之脾土;长夏之脾土克冬水肾;冬水肾克夏火心;夏火心克秋金肺;秋金肺克春木肝。张景岳云: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五行,五气,五脏之生克,属于正常生理关系;若一行、一气或一脏素虚或过旺,生克转变为乘侮,则为病理关系,人就会发病了。其发病特点为何?下边就是举例说明——所举的例子,就是常见之一般“季节病”。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这里首先要搞清“俞”为何意?

“俞”者,输也,输出。此处之“俞”,就是指疾病之所输出处,即疾病反应点。但,疾病反应点并不等同于俞穴!反应点可以是俞穴;但俞穴并非是全是疾病之所应点。俞穴者,阴阳气血之激越交合之处也。这一点,要记清。

 

然后,再来逐一解上句。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东风生于春天,春天多刮东风也,东风一来,万木枝条舒展,所以春主木,司条达,肝主疏泄,其意也条达,故古人认为木主肝也。春主肝,肝在春天其气甚旺,“多干事易出错”,肝在春天就容易患病,是谓“病在肝”也,那么它反应在何处呢?此处的“俞”,就是输出,疾病反应点了,“俞在颈项”,就是反应在脖子两侧及后项。春天病肝为何反应在颈项?王冰解得颇有道理:“春气发荣于万物之上,故俞在颈项”。也就是说,你去春天里看看,万物得春气首先表现的就是,开放了枝头上的花儿。临床可见一些肝郁气滞型病证,其症状表现多为颈项疼痛强硬。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南风生于夏天,夏天多刮南风(以大陆中原为基准),南风一刮天气炎热似火,夏主火,心为阳中之阳,其形状如烛火,心主火,夏天火气旺,心旺易伤,病心,疾病反应在何处?“俞在胸胁”。这是为什么?还是看王冰的注解:“心少阴脉,循胸出胁,故俞在焉”。心经主病有胸闷胁痛也,解得也切。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西风生于秋天,西风一起,万木萧杀,金戈挥起,百业凋败,西风为金,主秋,肺主肃降,与秋气同,主金。秋天西风紧,肺气旺,肺易得病患,反应点为肩背。这是为何呢?王冰曰:“肺处上焦,背为胸府,肩背相次,故俞在焉。”还有就是肺主卫气,卫气最易受风寒所侵;而肩背为阳,风寒之气最易伤之。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北风生于冬天,北风起来,万木叶尽,百虫归藏,一切都沉潜起来,水主沉,水一直往低洼处流,好像是急于“回家”“躲起来”一般,所以水主冬,主藏;肾位下焦,主水,到冬天肾气本应要归藏,可是实际呢,此时最易动肾气,特别是古人睡得早了,夫妻二人睡得早了,就会动肾气做房事,越是要藏隐的越藏不住,这是“道者,反之动也”,所以肾易病,病在肾,表现在何处呢?“俞在腰股”,表现在腰股部酸困酸疼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是王冰解得切:“腰为肾府,股接次之,以气相连,故兼言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五行之中,中央为土,土者地也,其时为长夏,其气为湿,湿气起来,万物粘浊不爽,湿易困脾,脾失健运,重浊不清,地者阴也,脾者太阴,脾主土,以灌四方。脾之发病,反应何处?“俞在脊也”。这是为何?王冰曰:“以脊应土,言居中尔。”也就是说,脊为人体之中间部位,脾土五行居中,二者其位相合,其性一也。其实大家知道,脾运不健,则易致四肢困酸痛疼,太阴有病,时见胸满腹痛,而脊柱两侧之华佗夹脊34穴位,分别主管上肢下肢胸腹部疾患,这也合脾土居中,灌溉四方的原理。

 

 

2017/1/1,磨砚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09: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