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K的爱情童话 [2015/11]
- 回国感受 [2015/11]
- 叛逆小子 [2018/05]
- [岚厨房] 一见钟情,韭菜盒子 [2015/11]
- 两代人的芳华 [2018/02]
- 微信有缘 [2019/06]
- 你Marie Kondo了吗 [2019/02]
- 儿子的早恋 [2015/12]
- 大哥的女人 [2019/03]
- 父亲节,换车还是换老婆? [2018/06]
- 化废为宝 [2019/05]
- 中年危机 [2015/11]
- 再说闺蜜Nancy [2015/11]
- 美男时代 [2019/06]
- 又到毕业舞会 [2018/04]
- 天生我才必有用 [2018/03]
- 创一代,富二代,穷三代 [2015/12]
- IT男女 [2015/12]
- 大女人vs 小女人 [2015/12]
- 披着虎皮的羊妈 [2015/11]
- 一场大风打回旧社会 [2018/03]
- 黑牡丹 [2018/01]
- 拯救富二代Ryan [2015/11]
节前正赶上大学提前录取的发榜,家中连续两年出高中毕业生,心中感慨,在孩子学校的家长微信群里发了一下的体会:
在过去的两年,每到发榜季,就不再看咱们的TJ群,我就是那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不闻不问就可以假装压力不存在了,偶尔挡着一只眼偷瞄两眼,事后好后悔,好奇害死人呀。
过去一周许多early的结果都出来了,群里捷报频传,但early毕竟是少数人的平台,对不少被defer的孩子,失望之余并没有体会到大年的喜庆。去年大熊一群从初中一起上来的八九个哥们儿,几乎没人进了early申请的学校,到RD时候还是有好几个进了HPYMS,其他的大多数都进了小藤之类。其实道理很简单,除了极少数连大藤都暗送秋波的超级牛娃,越顶尖的学校,硬实力只是敲门砖,软实力越发重要,这样就有了很大的随机性。实力强的机会大,反之小些,但都是小概率事件。Early 只是一次机会,到RD的时候十倍的数量,那么命中一个的机会就大了许多,在这里咱们不求百发百中,不求平均值,就求那命中最高的一次。大年的征兆已初见,真正的百花齐放要等到三个月以后。2018的孩子们,加油!
再回来说说咱群里的那几个大牛娃,TJ四年,获奖无数,战果累累,害得像咱经常怀疑怀孕那会儿是否吃坏东西破坏了23对染色体的合成。大学申请,板上钉钉,毫无悬念,反倒让我这熊妈对牛娃们第一次产生了同情:金榜题名,少了那么点惊喜。回头看看咱家的熊娃们, 盯着Common App咬牙切齿,得奖记录已翻到了小学二年级的钢琴比赛,啥啥?leadship? 丢三落四,糊里糊涂,能把自己lead好了都不错。二熊更是几个星期前发表高论:“我的GPA是不高,但在大学的眼里我的成绩单比GPA好。”??Maybe。 也许AO 忘了带老花镜,错过了几行你最不想让人看的成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期望越低,惊喜越大。熊娃们打擦边球擦进了“二流”大学,欣喜万分,成就感爆棚,连我这熊妈都感慨野百合也有春天。
以此文献给群里像我一样经常失望多于希望的熊妈们,也祝2018的学子们再接再厉,心想事成。
发一张大熊去年Prom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