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顾毓琇 [2017/03]
- 震撼世界:越共自动放弃权力,五年内实行全国大选 [2017/08]
- 可怕毛泽东 [2017/02]
- 感受老上海 別錯過武康路 [2019/09]
- 人生六十才开始 [2017/03]
- 難忘紐約千島湖 [2017/07]
- 上海同学圈两则贴文,看看什么叫丢人现眼 [2018/11]
- 《求是》杂志副总编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2018/05]
- 再去看看老房子 [2018/05]
- 請不要拒絕我 [2017/09]
- 为上海的年轻一代点个赞 [2018/05]
- 穿旗袍 坐拉車 穿越上海 [2019/06]
- 文革中 我家弄堂裡的一些事 [2018/05]
- 国内传来 赵紫阳谈话记录稿(真假自辨) [2017/08]
- 上海之行 [2018/05]
- 女兒的畫像 [2017/09]
- 上海人家的泡飯 [2018/10]
- 也來曬曬十八個月和十八歲的老照片 [2018/01]
- 《老照片說故事》少年不狂枉少年 [2018/01]
留戀於此 年复一年
在紐約森林小丘一住就是20多年,雖然喜愛這裡的居住環境,但並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過它。當時選擇在這裡購屋,就是因為有一所在全紐約名列第二的公立小學,我女兒正好是適齡就學。再則就是交通便利,治安良好,環境優雅。最近特意對森林小丘作了一番探究,對這塊居住地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森林小丘是在1895年由奧姆斯特德和艾略特的景觀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來擬定一個開發計劃。但直到1906年,一位名叫Cord Meyer的律師,買下了這裡由六個農場組成的鄰接地,共600英畝,於是就有了森林小丘的雛形。現在鎮上有一條叫Ascan Avenue的街道,就是以其中一個農場的名字命名的。
1909年,由瑪格麗特·薩奇創立的羅素·薩奇基金會從Cord Meyer手上購買了位於森林小丘南面的142英畝土地,並聘請著名建築師格羅夫納·阿特伯利,按英國鄉村小鎮格魯吉亞社區風格設計複製而成的,以解當時英國移民的鄉愁。這便是紐約最著名,也最昂貴的私人社區—森林小丘花園。
走進森林小丘花園,尤如遠離了繁華喧囂、時尚摩登的紐約,來到了具有歐洲古典風味,且安靜美麗的田園村莊。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馬路街道都是屬於私人的,連路牌路燈都不同於外面,別具一格。社區內的所有布局都不受限於紐約的城市規劃,裡面不僅有漂亮的獨立花園宅邸,也有格調不俗的連體別墅,還有屬於社區自己的教堂、殯儀館和學校。在花園悠閒漫步,可以釋放都市繁忙生活帶來的煩憂,有一種“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的瀟灑感覺。
在森林小丘花園內有一家叫西城的著名私人網球俱樂部,1892年創建於曼哈頓上西城中央公園, 於1912年搬到森林小丘至今。100多年來,該俱樂部共舉辦過60屆美國網球公開賽和10屆戴維斯杯的決賽,超過任何其他場地,第11屆美國職業網球賽也是在這裡舉行的。由於網球運動越來越被普通民眾所喜愛,可容納一萬五千人的觀眾席已無法滿足廣大球迷的需求,從1978年開始,美國網球公開賽搬到了場地更大的位於皇后區法拉盛美國網協國家網球中心舉行。如今,西城網球俱樂部已成為網球職業冠軍、對手和朋友相聚、切磋技藝的地方。體育場也成為舉辦夏季音樂會的場地。
森林小丘鎮上最繁華的商業街叫奧斯汀街(Austin St.),但整條街上沒有大型商場,大多都是很有品位的小店鳞次栉比。一些服飾鞋包店裡的商品,不少都是設計師的參展作品或專門設計的,獨一無二,當然價格不菲。在奧斯汀街上有不少被媒體追捧的老字號餐館,餐廳內環境優雅、氣氛溫和。春夏季節,有些餐館還會將桌椅排在街道上。在微風拂面的夏夜裡,借着昏暗的街燈,坐在點着燭光的露天餐桌旁,品着美酒,嚼着美食,看着街上過往的俊男美女,真不失為一天繁忙工作之餘的一大享受。有人把奧斯汀街比作是“皇後區的麥迪森大道”,可見它在紐約人心目中的品味和檔次不同一般。
在漂亮安逸的森林小丘生活了二十多年,總有讓我舍不得離開的理由。每天路徑花繁葉茂、綠草如茵的小區花園,頓時就覺得心如止水,格外安寧。灌入耳內的是來自噴水池的潺潺泉音和老樹濃蔭裡的鳥語蟬鳴,躍入眼簾的是敏銳肥碩的小松鼠在草坪上和枝葉間竄越,還有古老的街燈閃爍着昏暗的光亮。也許就是這些一成不變的簡單重复,讓我留戀於此年复一年。
花繁葉茂的小區花園
花園小徑
幽靜的街道
古老的街燈
森林小丘花園裡與眾不同的路牌
聞名全美的森林小丘網球俱樂部
奧斯汀街的街口
森林小丘花園裡的古堡式住宅
森林小丘花園裡的哥德式住宅
森林小丘花園裡的漂亮的聯體別墅
森林小丘花園內的社區小教堂
長島火車途徑森林小丘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