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顾毓琇 [2017/03]
- 震撼世界:越共自动放弃权力,五年内实行全国大选 [2017/08]
- 可怕毛泽东 [2017/02]
- 感受老上海 別錯過武康路 [2019/09]
- 人生六十才开始 [2017/03]
- 難忘紐約千島湖 [2017/07]
- 上海同学圈两则贴文,看看什么叫丢人现眼 [2018/11]
- 《求是》杂志副总编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2018/05]
- 再去看看老房子 [2018/05]
- 請不要拒絕我 [2017/09]
- 为上海的年轻一代点个赞 [2018/05]
- 穿旗袍 坐拉車 穿越上海 [2019/06]
- 文革中 我家弄堂裡的一些事 [2018/05]
- 国内传来 赵紫阳谈话记录稿(真假自辨) [2017/08]
- 上海之行 [2018/05]
- 女兒的畫像 [2017/09]
- 上海人家的泡飯 [2018/10]
- 也來曬曬十八個月和十八歲的老照片 [2018/01]
- 《老照片說故事》少年不狂枉少年 [2018/01]
這是一張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後排左二即為本人。當時我們才十七歲,中學畢業後從不同的學校被分配到一家機械廠的技校半工半讀,那時還處在文革期間。我們就像一群「散養」的孩子,整天成群結隊、呼進喚出,還把集體搭公車不買票被查的鬧劇作為趣談。
從照片上看,我們當中有的是把家裡大人壓箱底的老式西裝翻出來穿上,有把不知從哪裡搞來的海軍水兵服穿上。有的照片還有戴著美軍的三角帽、法蘭西帽子和墨鏡,現在看那些照片依然覺得蠻酷的。
那兩年我們無憂無慮無煩惱,一放學就跑到一個叫陳正昌(右圖前排左一)的家裡。因為他有一個自己的小房間,我們七、八個人就擠在裡面抽菸喝酒胡鬧,有時我們還會把眉毛塗濃,畫上鬍子,做小品取樂,還誇張地學老師的講話腔調來取笑。
陳正昌喜歡音樂,常抱著吉他彈幾下,又拿黑管吹幾下,再假裝在五線譜紙上塗來塗去,嘴上還叼著板菸斗,還自說自話念叨著:「腔調先要裝起來。」好像也沒有覺得他是在正經地在做這件事,也許一個夢想就是這樣萌發在一個音樂少年的調侃中。
離開技校後,我們仍然時有來往。多年後,陳正昌從所在工廠借調到上海輕音樂團,算是跨入了他喜歡的音樂門檻。
前排左三的那位穿水兵服的同學叫姚安濂,在校時常上台唱京劇,後來在工廠也常被借到青年宮演話劇,在他心裡藏著一個舞台夢。
一九八九年底,我獲得了留美簽證離開上海,和大家失去聯繫。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一次我在網路上偶然看到上海輕音樂團舉辦的懷舊金曲音樂會的介紹,在音樂總監一欄裡寫著陳正昌的名字,並被列為國家一級演奏員,看來當年的音樂少年真的美夢成真了。
又一次我在海外中文報紙的影視版上,看到介紹演員姚安濂,這才知道他已是當紅的影視明星,得過第三十八屆蒙特婁世界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還被稱為老戲骨。姚安濂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員,憑藉他自身的喜愛和努力,圓了他的人生夢想。
前不久,不經意在網路上讀到我們的班主任涂石老師(後為上海文藝出版社高級編輯)二○一二年底發表在文匯報「筆會」的一篇文章「送別我的學生」,寫的竟是我的好友陳均因肺癌去世的消息,年僅五十五歲,生前是上海教育考試院的院長助理。他雖然不在照片上,但是他為我們拍下了這張合影,這是一個仍讓我唏噓感嘆不已的遲來消息。
四十多年前的幾張老照片,把我又帶回了當年,想起照片中每個人的點點滴滴,很想能有一天找回他們再相聚,雖然有的已經無法找回,真是「年少輕狂不更事,暮年回首乃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