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顾毓琇 [2017/03]
- 震撼世界:越共自动放弃权力,五年内实行全国大选 [2017/08]
- 可怕毛泽东 [2017/02]
- 感受老上海 別錯過武康路 [2019/09]
- 人生六十才开始 [2017/03]
- 難忘紐約千島湖 [2017/07]
- 上海同学圈两则贴文,看看什么叫丢人现眼 [2018/11]
- 《求是》杂志副总编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2018/05]
- 再去看看老房子 [2018/05]
- 請不要拒絕我 [2017/09]
- 为上海的年轻一代点个赞 [2018/05]
- 穿旗袍 坐拉車 穿越上海 [2019/06]
- 文革中 我家弄堂裡的一些事 [2018/05]
- 国内传来 赵紫阳谈话记录稿(真假自辨) [2017/08]
- 上海之行 [2018/05]
- 女兒的畫像 [2017/09]
- 上海人家的泡飯 [2018/10]
- 也來曬曬十八個月和十八歲的老照片 [2018/01]
- 《老照片說故事》少年不狂枉少年 [2018/01]
閒逛紐約雀兒喜市場
曉田 文字刊發在2018年03月23日《世界日報》副刊(家園版)
位於曼哈頓第九大道在西第15街和16街之間的75號,是一幢看似普通且又十分老舊的九層紅磚樓房,它佔據了整個街區,縱深延至第十大道。就是這幢並不起眼的建築物,每年卻吸引了超過六百萬國內外遊客的造訪,因為這裡就是聞名於世的雀兒喜市場(Chelsea Market)的所在地。
我由於工作關係來到這裡已經無數次了,以往都是來去匆匆,沒有多加停留。這次因為離約定的時間還早,所以就在市場裡細細地閒逛起來,竟也逛出了滋味來。
在這幢大樓四周,沒有任何霓虹閃爍或廣告招貼之類的商業渲染,僅在正面左下方直角牆上,有二小塊同樣用黑白漆塗成的『CHELSEA MARKET』字樣和一頭牛的圖案,這就算是該市場所在的標誌。從大樓的外觀看,就好像它早就被歲月遺忘在128年前大樓初建成時的1890年。
曉田 文字刊發在2018年03月23日《世界日報》副刊(家園版)
位於曼哈頓第九大道在西第15街和16街之間的75號,是一幢看似普通且又十分老舊的九層紅磚樓房,它佔據了整個街區,縱深延至第十大道。就是這幢並不起眼的建築物,每年卻吸引了超過六百萬國內外遊客的造訪,因為這裡就是聞名於世的雀兒喜市場(Chelsea Market)的所在地。
我由於工作關係來到這裡已經無數次了,以往都是來去匆匆,沒有多加停留。這次因為離約定的時間還早,所以就在市場裡細細地閒逛起來,竟也逛出了滋味來。
在這幢大樓四周,沒有任何霓虹閃爍或廣告招貼之類的商業渲染,僅在正面左下方直角牆上,有二小塊同樣用黑白漆塗成的『CHELSEA MARKET』字樣和一頭牛的圖案,這就算是該市場所在的標誌。從大樓的外觀看,就好像它早就被歲月遺忘在128年前大樓初建成時的1890年。
著名的雀兒喜市場大樓
拉開略為笨重的大門,頓時讓人感覺時光往回穿越了很多年。牆壁是粗糙的毛胚紅磚,好像裝修還沒完工,完全看不出有刻意做舊的企圖。貼在牆上的標識牌也是用一塊塊普通的小木板製成的,上面用白漆寫上各單位的名字。標牌的上方懸掛着幾盞配有老式簡易燈罩的吊燈作為照明。
各公司和商舖的標牌
從標牌可以看到,由各家傳統店鋪所擁有的一樓和地下室屬於雀兒喜市場外,二樓以上各层也被諸如谷歌、YOUTUBE、NY1 NEWS、RIDGEBACK CAPITAL等各類著名的網絡文化傳媒或金融機構所進駐。美國家喻戶曉的『IRON CHEF』就是由著名的電視頻道FOOD NETWORK在這幢樓裡錄影製作的招牌節目。
拉開略為笨重的大門,頓時讓人感覺時光往回穿越了很多年。牆壁是粗糙的毛胚紅磚,好像裝修還沒完工,完全看不出有刻意做舊的企圖。貼在牆上的標識牌也是用一塊塊普通的小木板製成的,上面用白漆寫上各單位的名字。標牌的上方懸掛着幾盞配有老式簡易燈罩的吊燈作為照明。
各公司和商舖的標牌
從標牌可以看到,由各家傳統店鋪所擁有的一樓和地下室屬於雀兒喜市場外,二樓以上各层也被諸如谷歌、YOUTUBE、NY1 NEWS、RIDGEBACK CAPITAL等各類著名的網絡文化傳媒或金融機構所進駐。美國家喻戶曉的『IRON CHEF』就是由著名的電視頻道FOOD NETWORK在這幢樓裡錄影製作的招牌節目。
雀兒喜市場長廊
雀兒喜市場創建於1997年,距今僅二十一年,但已經享譽全球,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食堂。走在雀兒喜市場長廊,就像走在年久失修的廠房裡。天頂上的自動灑水系統的金屬管網裸露縱橫,其控制閥裝置就矗立在破舊的牆邊,看上去年代久遠。
雀兒喜市場創建於1997年,距今僅二十一年,但已經享譽全球,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食堂。走在雀兒喜市場長廊,就像走在年久失修的廠房裡。天頂上的自動灑水系統的金屬管網裸露縱橫,其控制閥裝置就矗立在破舊的牆邊,看上去年代久遠。
延用百年的自動消防灑水系統的控制裝置
隨處可見天頂上懸掛著連現在工廠裡也很難看到的簡易大風扇。有些廢棄的粗鋼管被巧妙地改制成照明燈,光束從鋼管內向上射出,別有一番風味。幾十台已經改造成具有現代功能的電梯,但外觀依然卻顯得陳舊。
簡易的大吊扇和管網縱橫的裸露天頂
廢棄的鑄鐵管製成的燈光照明別有風味

有現代功能的老電梯
進入雀兒喜市場沒幾步的牆上,掛著百年前的老照片,記錄著此地曾經的歷史。原來這裡最初是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NBC)『國家餅乾公司』的所在地,著名的奧利奧餅乾就是在這裡發明和生產的。直到1958年,該公司連同生產車間搬離此地,但奧利奧餅乾卻牽住了幾代美國人對童年的美好記憶。
雀兒喜市場大樓的歷史記憶
NBC搬離後,此廠房大樓一直廢棄至90年代被一批現代藝術家進駐,並以藝術家敏銳的藝術感覺,用最經濟的手段,將一個廢棄的工廠,改造成今天這個帶有工廠遺址藝術效果的雀兒喜市場。
走在雀兒喜市場的長廊,沿途兩旁都是具有特色的各種店鋪,有時尚精品店、各類著名美食、手工藝製品、各種調味製品、肉類加工場、著名的海鮮市場-龍蝦屋、雀兒喜酒窖、帶有開放式面包生產工場的艾米和胖巫麵包房、橄欖油手工鹽啤酒店、創建於1923年的Li-Lac 巧克力,還有花店、書店、禮品店,甚至還有一個理髮店和擦皮鞋鋪。
雀兒喜市場的長廊的中線掛著一塊簡易原始的指示牌

進入雀兒喜市場沒幾步的牆上,掛著百年前的老照片,記錄著此地曾經的歷史。原來這裡最初是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NBC)『國家餅乾公司』的所在地,著名的奧利奧餅乾就是在這裡發明和生產的。直到1958年,該公司連同生產車間搬離此地,但奧利奧餅乾卻牽住了幾代美國人對童年的美好記憶。
雀兒喜市場大樓的歷史記憶
NBC搬離後,此廠房大樓一直廢棄至90年代被一批現代藝術家進駐,並以藝術家敏銳的藝術感覺,用最經濟的手段,將一個廢棄的工廠,改造成今天這個帶有工廠遺址藝術效果的雀兒喜市場。
走在雀兒喜市場的長廊,沿途兩旁都是具有特色的各種店鋪,有時尚精品店、各類著名美食、手工藝製品、各種調味製品、肉類加工場、著名的海鮮市場-龍蝦屋、雀兒喜酒窖、帶有開放式面包生產工場的艾米和胖巫麵包房、橄欖油手工鹽啤酒店、創建於1923年的Li-Lac 巧克力,還有花店、書店、禮品店,甚至還有一個理髮店和擦皮鞋鋪。
雀兒喜市場的長廊的中線掛著一塊簡易原始的指示牌
食品店

雀兒喜酒窖

各種調味製品

肉舖

著名的艾米面包房

理髮店和擦皮鞋鋪
著名的海鮮市場-龍蝦屋
來到該市場的遊客,大多數都會慕名光顧龍蝦屋。這裡的海鮮食材都是每天清晨從港口直接運來出售,但也會將龍蝦、帝王蟹烹飪好,將生蠔處理好,把三文魚做成壽司供遊客隨點隨吃。其實龍蝦、帝王蟹的烹飪就是水煮,然後配上檸檬和熱黃油。生蠔和三文魚也是配上檸檬、醬油和筧茉。由於食材相當新鮮,所以十分可口,加上一瓶啤酒,一定心滿意足。但是如此美食都是在海鮮鋪子前一呎多寬的齊胸長吧旁站著享用,沒有凳子,大有愛來不來的架勢。

著名的海鮮市場-龍蝦屋
來到該市場的遊客,大多數都會慕名光顧龍蝦屋。這裡的海鮮食材都是每天清晨從港口直接運來出售,但也會將龍蝦、帝王蟹烹飪好,將生蠔處理好,把三文魚做成壽司供遊客隨點隨吃。其實龍蝦、帝王蟹的烹飪就是水煮,然後配上檸檬和熱黃油。生蠔和三文魚也是配上檸檬、醬油和筧茉。由於食材相當新鮮,所以十分可口,加上一瓶啤酒,一定心滿意足。但是如此美食都是在海鮮鋪子前一呎多寬的齊胸長吧旁站著享用,沒有凳子,大有愛來不來的架勢。
食客就是站在吧前享用美食
從龍蝦屋出來,就到斜對過的咖啡店,點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現磨現煮的濃烈的黑咖啡,找個自然石凳坐下慢慢品嘗這杯苦澀的濃咖啡,卻讓心肺清澈。這裡隨處可見的休息處,有的以石作凳,有的將石頭做成的單人或雙人沙發,有的還將不規則的石塊掛在牆上,倒也很有藝術感。

從龍蝦屋出來,就到斜對過的咖啡店,點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現磨現煮的濃烈的黑咖啡,找個自然石凳坐下慢慢品嘗這杯苦澀的濃咖啡,卻讓心肺清澈。這裡隨處可見的休息處,有的以石作凳,有的將石頭做成的單人或雙人沙發,有的還將不規則的石塊掛在牆上,倒也很有藝術感。
天然的石塊掛在牆上就是藝術品
單人石沙發
雙人石沙發
這裡還有雀兒喜市場藍、Sarabeth的麵包店、曼哈頓水果交易所、著名的Buon Italia和Buddakan餐厅、Anthropologie百貨禮品。在紐約唯一一家具有四十五歷史的華裔百貨老店-珠江百貨,前不久也在這裡開了分店,正值農歷新年之際,店內佈置的年味濃濃、喜氣洋洋。

單人石沙發
雙人石沙發
這裡還有雀兒喜市場藍、Sarabeth的麵包店、曼哈頓水果交易所、著名的Buon Italia和Buddakan餐厅、Anthropologie百貨禮品。在紐約唯一一家具有四十五歷史的華裔百貨老店-珠江百貨,前不久也在這裡開了分店,正值農歷新年之際,店內佈置的年味濃濃、喜氣洋洋。
廁所也很有歷史感
走出雀兒喜市場在第十大道的出入口,這裡就是空中花園(Highline Park)的始端,這曾經是一條空中鐵路,各種物質就是通過這條鐵路運到這裡的肉類加工場。已經廢棄了很多很多年了,前幾年別出心裁地被改造成現在的空中花園。從雀兒喜市場出來,到空中花園走一走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走出雀兒喜市場在第十大道的出入口,這裡就是空中花園(Highline Park)的始端,這曾經是一條空中鐵路,各種物質就是通過這條鐵路運到這裡的肉類加工場。已經廢棄了很多很多年了,前幾年別出心裁地被改造成現在的空中花園。從雀兒喜市場出來,到空中花園走一走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