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才顾毓琇 [2017/03]
- 震撼世界:越共自动放弃权力,五年内实行全国大选 [2017/08]
- 可怕毛泽东 [2017/02]
- 感受老上海 別錯過武康路 [2019/09]
- 人生六十才开始 [2017/03]
- 難忘紐約千島湖 [2017/07]
- 上海同学圈两则贴文,看看什么叫丢人现眼 [2018/11]
- 《求是》杂志副总编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2018/05]
- 再去看看老房子 [2018/05]
- 請不要拒絕我 [2017/09]
- 为上海的年轻一代点个赞 [2018/05]
- 穿旗袍 坐拉車 穿越上海 [2019/06]
- 文革中 我家弄堂裡的一些事 [2018/05]
- 国内传来 赵紫阳谈话记录稿(真假自辨) [2017/08]
- 上海之行 [2018/05]
- 女兒的畫像 [2017/09]
- 上海人家的泡飯 [2018/10]
- 也來曬曬十八個月和十八歲的老照片 [2018/01]
- 《老照片說故事》少年不狂枉少年 [2018/01]
一个机械工程师笔下流出的艺术丹青
-从海群的几幅画作想开去
晓田
海群(又名海君)是我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同班同学,我们读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当时我们从各自的工厂走进学校,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或给自己留取一个可能获得上升机会的台阶和通道。
之前,海群在上海一家大型国企的车间里好像是做辅助工的。我是在一家部属工厂的产品车间里做车工,其实和辅助工没什么区别,整天割料,还要翻早中班,由于动手能力差,也只配割割料,然后没事就做做白日梦。
还有一个走得比较近的同学叫小立,他原来是在一家热工电器厂做拉丝工的,这份工作比我们还苦,工作环境恶劣,又热又烫。他是一个音乐欣赏爱好者,但一走进这样的工作氛围,那一份崇尚音乐的雅兴顿时就被蒸发得毫无踪影。
海群是很有绘画艺术天赋的,时而他会带一些他的油画作品到学校和我们一起分享。有一次我们在自修室闲聊,话题是“等我们老了没事做了怎么办?”很清晰地记得海群这样说:“我不怕,只要手还能动,我可以画画。”其实那时候我们都仅二十岁出头,可见海群的心里还藏着另外一个梦。他还会为朋友结婚新房的整面墙画壁画,几十年后我曾在同学的微信群里提及此事,他说:“有这事,当时还被人家窝里厢大人骂。”是呀,不骂才怪呢,这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也未免太前卫了吧!
学校毕业后,我们都分散到各个不同的工厂做着最基础的技术工作。小立没有做过技术工作,正开始做着他的出国梦,他主动要求到厂里的教育科工作,给青工们补习文化,这份工作既轻松又有闲,还有寒暑假,这样他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充实他的出国梦。后来他考到上海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做外销员,好像时间十分短暂,他便在八五年底去美国留学了。几年后,小立在美国中部小城他就读的那个大学为我办了一个入学许可,于是在八九年底我拿到了美领馆的签证,就这样莫名其妙来到美国开始了闯荡生活。那时候的海群正在他的那个技术领域里笃学不倦、克尽厥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都已经成了曾经口中的“窝里厢大人”了,脑子里常会出现些从前的一些人和事来。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把世界拉得很近了。我曾经把海群的名字放到互联网上去搜索后得知,海群早已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了,好像还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他是中国最早从事FMS(柔性制造系统)技术研究的专家,并率先提出用可变系统来适应批量生产柔性的概念,在专业杂志里多次发表学术论著,所以称海群是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的权威人士实不为过。
多年后的小立也早已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大型跨国企业中国公司的高级主管。这倒让我想起三十六年前我在搬运结婚家具时,请海群和小立两位帮我用黄鱼车把家具从店里拉到住所,再搬到五楼。现在想想如果用当今充满铜臭的社会观念来衡量,是难以估量这两位老同学今天的人工所值,当年仅凭一个招呼就甘愿付出的是无偿劳动。后来我在微信群里也讲起此事,他俩都说“想不起来了”,这“想不起来了”就是价值的所在,也是为什么在上海的那七、八个老同学四十多年了一直维系存在的原因,虽然有些理念也会不尽相同,但这不妨碍彼此的相互念及。
现在在上海的这些老同学都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海群是在五年前他六十岁的当年,一刻都没有留恋地离开了那个令人尊敬的技术权威职业。因为他正迫不及待地要启动另一段的人生旅程,几十年前的一个梦想一直没有泯灭,今天终于可以尽情地、放肆地、无所顾忌地去追逐了。对海群来说,如果六十岁前那个还算圆满的职业生涯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抑或是为了自我人生价值的定位。那么六十岁后才开始的新的人生,那纯粹是一个圆梦的人生,一个走出刻板的逻辑思维去拥抱跳跃奔放的艺术灵魂的人生。
一个生物人的生命长度只是一个个数字的累加,人们常常把退休生活称作安度晚年,就像生命正在进入尾声。我们如果能把一次生命活成两次人生,那么生命的价值就不再是简单个数追加,而是一个平方值的呈现。海群正在践行着人生意义量化的最大值。
退休后海群已多次将他的画作放到我们这小小的同学群里和大家分享,大家无不叹为观之。而且他涉猎的绘画种类甚广,有油画、水彩画、水墨画、国画、钢笔画等不一而足。从前年轻时看到的仅是他的油画作品,其他种类的画作都是在他六十岁后看到的,真可谓是浸溺和傲游在艺术海洋里的另一段令人羡慕的人生旅程的开始。
海君的几幅不同形式的画作,却激发了我想为它们写点文字的灵感和冲动。于是就有了附在此文后面的几则所谓的诗配画,和海群的画放在一起,实在是卑不足道。在这里愿海群在新的一段人生旅程中,轻松、愉快、自由、奔放、充实、满足,也期待看到海群有更多的画作呈现。
诗歌《伞下的女人》
-为海君画作《雨中漫步》而作
作者:晓田
雨,洗涤了城市的喧嚣
夜,降下了一帘的幽梦
伞下独自漫步的女人
有一路盏盏街灯相随
有一汪蜿蜒清流相伴
她,不孤独
万籁俱寂下的雨中城市
倾听着伞下女人无声的叙说
她安然的背影
描述着心灵的淡泊和宁静
她悠然的步履
书写着人生的信念和憧憬
剪不断的丝丝缠绵细雨
驱不走的缕缕断雾残云
有人给孤独者莫名的怜悯
她却把怜悯扔回给怜悯者
因为灵魂充实才选择孤独
因为孤独才学会了自信
伞下独自漫步的女人呀
渐行渐近便是路的尽头
径直走,无需盼顾左右
把昨日的阴影留在身后
因为隐约闪烁的亮光在前头
在路的尽头等着与她邂逅
2015年5月2日
归田乐(词林正韵)·梦安枕
-读海群《朝霞日薄》画所填
作者:晓田
秋降至,
日薄朝霞留谷嵴。
枫红叶,
翠蕉扇,
闻瀑激。
一簾安枕梦,
念余忆。
简宅舍
藏山谷,
不闻人间諽。
问君否,
年年秋至,
梦降安枕得?
2021年3月6日
诗歌《笔尖下流出的丹青》
-为海群钢笔画作而写
作者:晓田
用工程语言的刻板笔触
划出了氤氲韵味的从容线条
用三维构件的几何图案
寻找出四维循环的空间破口
用简单明了的黯黛青墨
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沉重背负
稠密的枯枝遮挡着破败的躯干
维多利亚外壳裹着罗马的筋骨
色彩的剥落留下了岁月的包浆
凄凉的花园失去了从前的华容
低矮的铁栅拦不住野草的疯长
古老的街灯闪烁着昏黄的光亮
青石板的行街不见路人的探访
草丛里的长椅不见情侣的相伴
曾经的绚丽丢失在昔日的匆忙
今日的荒芜掩不住过往的辉煌
于是,
在绘制机械图案的笔管里
注入了留住历史记忆的墨汁
于是,
在逻辑严谨的工程思维里
游弋出散漫放纵的艺术灵魂
于是,
在方圆成规的笔尖下
流出了片片栩栩欲活的丹青
2021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