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的孩子们

作者:晓田  于 2021-5-5 10: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史类|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张宗祥的孩子们
晓田
作者按语:在整理和组织此文的过程中,张宗祥最喜爱的外孙女张佐(小佐儿)给予了资料协助,她自出生后的整个童年一直陪伴在外公身边,所有照片亦均由小佐儿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1961年张宗祥与家人在杭州寓所,小女孩就是在大人堆里长大的张佐(小佐儿)
    
       2020年是一代国学、书画、教育宗师张宗祥去世55周年,在杭州孤山上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文化重镇-西泠印社,为他举办了以『先生归来』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在中华文化领域里永远都不可或缺的西泠印社建社117年来的第三任社长,也是西泠印社第三次以『先生归来』为主题纪念该社先贤的活动之一。在浙江海宁的『张宗祥故居纪念馆』举行了《张宗祥先生纪念文集》的首发仪式。今年下半年,二十多册的《张宗祥全集》的新书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也将在海宁举行。
    对被称作国学巨匠的张宗祥,他在文化学术和书画艺术上的杰出贡献和历史地位,以及他非凡的人生旅程,多年来已被各界充分肯定并推崇备至。但人们对张宗祥众多孩子们的人生境遇却鲜为人知,其实张宗祥的孩子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岁月峥嵘。
    张宗祥的夫人叫王淑英,比丈夫小14岁,虽然出生清贫人家,但却秀外慧中,婚后在张宗祥循循善诱下,不仅能识字断文,而且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能烧一手好菜,甚至家人的衣服也由她自己裁剪缝制。王淑英在1951年就去世了,安葬在杭州南山陵园,张宗祥在那时就在夫人的墓旁给自己留了一方穴位,为生后能和夫人长相厮守,再续前缘。

在张宗祥去世50周年时,到他和夫人墓前致意的人流络绎不绝

张宗祥笔墨真迹

张宗祥的宋抄本影印
    
      王淑英一生共为张宗祥生下九个孩子,但不幸其中老二、老六和老七幼年夭折,其余六位三儿三女依然按九个孩子的顺序排列。他们均在张宗祥夫妇言传身教的载培下,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并各有所长,但却没有一人继承父亲的衣钵。

著名画家叶兆丰的画作《张宗祥和四库全书》

(一)
      老大是女儿,叫张珏,生于1914年。1936年毕业于美国浸信会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由于学校是以全英语授课,而她又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国学熏陶,所以中英文功力俱佳。

张宗祥和王淑英1917年在北京寓所, 大女儿张珏三岁

张宗祥长女张珏

     张宗祥一生写诗赋词无数,但他在50岁之前的诗词作品从不留底稿,有些仅凭腹稿即就。于是张珏大学毕业后,以她超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国学功底,悄悄将父亲不少面临流失的诗词抄录下来,予以保留,其中珍贵的诗作《哭周豫才兄》就是这样被留存下来的。张宗祥在《不满砚斋稿》一文中这样写到:“予诗向不留稿。珏女既长,略将其所见者录之。然亦十存一二而已。己卯冬,珏女自滇至渝,携有此稿,而予又长日无事,因手录之。纸则同儿自白沙购来者。其中诸诗前后倒置,懒不整理……奔走万里,砚石独一折角泥相从。前人铭之日‘不满’,即取以名此稿。”可见,为将张宗祥的文稿尽可能趋于完整,张珏功不可没。

张珏生前将父亲给她的书信都保存了下来

    1949年7月正在杭州大学教授英语的张珏经同学、著名翻译家和出版家郑安娜(著名随笔作家冯亦代之妻)介绍到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总会做外籍顾问的秘书,宋庆龄在上海期间张珏也曾到她身边为她处理一些文字工作。由于她才学出众又贵为单身,深得宋庆龄的青睐。

张珏(前左二)和宋庆龄及其他工作人员合影
       
    从1963年4月起张珏作为宋庆龄专职文字秘书长期在她身边工作,除了在父亲张宗祥病重期间,张珏回到杭州大学继续教授英语以兼顾病中的父亲。当1965年她在父亲去世一年后重新回到宋庆龄身边时,宋庆龄见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不是1964年因为你父亲病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你走的。”可见宋庆龄对张珏的信任、倚重和对前辈文化人的敬重。
    由于宋庆龄不谙中文,所以她的中文书信和文件均由张珏代笔,而她俩之间大多是用英语或上海话交谈。文革期间,宋庆龄变得少言寡语,虽然她俩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但为了避免被监听,宋庆龄常常会将纸条夹在张珏房间的门缝里,用英文写上一些自己心中的郁闷和看法,以此作为彼此的内心交流。
    张珏是在宋庆龄身边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文字秘书,相互十分信赖而又亲密,情同姐妹知己。她一直陪伴宋庆龄走到1981年5月的生命终点。并得到宋庆龄的生前特准,张珏回到上海后住进了陕西北路369号宋家私宅,如此深宅大院仅她和保姆两人居住。她就是在这幢西式花园大洋房里,静静地完成了十万字长篇回忆录《往事不是一片云》,清新、细腻、平实、详尽地记录了宋庆龄生命中最后15年的人生旅程。

张珏(左一)陪伴宋庆龄到生命终点-亦亲亦友

    也是在这幢房子里,张珏写下了《女儿眼中的张宗祥-谈谈父亲多方面的爱好和成就》,从学术探究的角度介绍了父亲毕生除了整理校勘古籍之外,还涉足诗词、书法、绘画、戏剧、医学等诸多领域,不仅爱好,并且成就卓著。此文为后来的张宗祥学术研究者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研究线索。
    张珏于1998年去世,享年84岁。她一生孑然,无儿无女,她的九妹就将自己从小环绕外公膝下长大的大女儿徐佐(昵称小佐儿)过继给了大姐,并改姓张。小佐儿成年后从杭州来到上海工作,一直陪伴这位上海姆妈。张珏的一生深受两个伟人的真情眷爱,也算不虚此生。她在回忆文章中写到父亲在弥留之际曾对她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十二个字影响了张珏以后的整个人生。

(二)
       张宗祥的大儿子叫张仲(老三)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抗战时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加入了由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飞官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并驾驶过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即著名的“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既是一条地理和气象条件十分险峻的航线,也是在美军援助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中极其重要而又功德无量的空中运输线。在“驼峰航线”存在的三年里,共有1500架飞机坠毁,2000多名飞行员献身在这条航线上。
     1949年8月,随着一纸《别了,司徒雷登》的文告,也让张仲在不久后怀揣20港元携妻女告别故土去了香港,只有九妹带着一只大西瓜去上海火车站为大哥送行,当时张仲泪如泉涌,他知道这一别,可能此生就再也回不到他曾经用生命捍卫过的那一片土地了。

事业有成的张仲和港督英政府官员在酒宴上

    张仲到了香港后举目无亲,一头扎进修车厂打工,开始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他太太由于受不了那一份苦日子而跟着人家有钱人走了。但是凭着张仲吃苦耐劳和聪明能干,很快获得了一起打工且比他早些年来港的女工友的好感,后来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拿出自己的存款和张仲一起打拼,从做房地产起家,靠不断的累积和扩展,终于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地。张仲文武兼资,略通拳术,崇尚狭义精神,所以他在发达后从不吝啬资助有需要帮助的朋友和后辈,出道前的影视巨星成龙便是其中一位,当时成龙隔三差五都会去张仲家探望。

张宗祥的大儿子(老三)张仲在香港和还没出名的成龙
张仲还是个造诣不浅的京剧票友

张仲还常客串京剧角色

    后来张仲一家移民加拿大发展,专门买下老旧的洋房别墅,经他重新设计装修后再出售,十分受买家欢迎,因此名声大噪。他设计装修的房子不仅上过加拿大的专业杂志,还得过大奖。由于碍于历史原因和顾虑国内家人的安全,张仲始终没有回过大陆。但是在加拿大家的客厅里却一直挂着父亲的大幅画像,而且他在海外如果看到父亲的笔墨流于市场,他都会出高价买下,可见在他心中对父亲的那一份敬仰、思念和牵挂。

张仲在加拿大的家中的客厅里始终挂着父亲的画像

    1987年,九妹和丈夫专程去加拿大看望这位已经35年没有谋面的大哥,真是悲喜交集。张仲盛情安排小妹和妹夫畅游美加两国,以表达对他俩长期照料父亲为兄尽孝的那份感激之情。2013年已经98岁高龄的张仲故世在异国他乡,按照他的遗愿,其妻带着他的骨灰回到家乡,安葬在浙江海宁老家的墓园,算是魂归故里了。

(三)
      老四是张宗祥的二女儿,叫张璇,她从辅仁大学附属女子高中毕业后即在农民银行工作。结婚后,因丈夫是土木工程的专家,于是跟随丈夫四处安家,他们在大庆油田安过家,在荆门油田安过家,也在······,于是她就在家相夫教子,最后晚年安家定居在了北京。张璇于2011年过世,享年94岁,也是高寿。

年轻时的张璇(老四),张宗祥次女

晚年时的张璇依然雍容华贵

(四)
       张同是张宗祥的次子,因排行老五,于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叫阿五,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一生从事过新闻、翻译、漫画和教育工作。张同的经历和身份有些神秘,三十年代中,他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因同情革命而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并有一次被当局逮捕的经历。
    那天正好八弟带着年幼的九妹在街上玩耍,突然看见远处张同由军警押着走来,九妹一急就“五哥、五哥”叫了起来,八弟马上机警地捂住九妹的嘴。当张同和八弟擦肩而过时,迅速轻声说了一句英语“Go home to tell dad now.”张宗祥得知后,立马通过他的学生、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疏通后将张同保释。张宗祥对孩子们的政治倾向,除了出于父母的关爱,提出必要的警示外,从不横加干预。

张宗祥的次子张同(老五)和妻子(早期同盟会康心如后人)

    张同获释后并没有脱离中共地下组织,而是更隐蔽了。1940年他大学一毕业,便因成绩优异和得天独厚的社会人脉关系,顺利加入了在重庆的美国新闻处工作,也为中共在这一敏感机构里埋下了一条暗线,当时正处抗战时期,重庆是民国政府的陪都。抗战胜利后,张同奉调先后在武汉和北平的美国新闻处任处长助理,深受上司的器重。

张同和他的自画像

    中共建政后的1950年,张同被秘密安排转辗到达香港,并继续服务于在香港的美国新闻处,而且被提升为新闻组总编辑。在去港之前家人都不知他的行踪,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中共相关组织的领导才告知张宗祥儿子的下落,在以国家利益面前,张宗祥表示:“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由于敏感的双重身份,张同从此不再被允许回家,甚至1965年张宗祥去世也不能回家奔丧。
    1977年张同从美国新闻处的职位上退休,当时他59岁,在为美国新闻处服务长达37年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他究竟肩负着何种特殊任务,又是如何避危就安的,他周围至今无人知晓,今后可能也不会有人知晓。

张同和他的孩子
    之后他出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并在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但他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复旦大学校庆时,才作为校友被邀请回过上海一次。

晚年的张同和孩子们

    2009年张同在香港去世,享年91岁。但是至死,他那敏感的真实身份依然没有被公开,如果哪一天他的档案被揭秘,那将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人生呀,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谜底。

(五)
       前面提到的八弟就是张宗祥的三子张兆,他是张宗祥三个儿子中唯一留在大陆的,虽然他的传奇经历并不比两位兄长逊色,但他却在1949年后内地历次莫名的政治运动中蒙受重重磨难,最终没能像两位兄长那样享有乔松之寿,1991年去世仅69岁。
    张兆曾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在1942年国难当头的抗战关键时刻,满怀爱国热情的他依然加入中国远征军,成为与美英盟军间的翻译官,受衔文职少校,并经印度进入缅甸作战。在著名的惨绝人寰的野人山战役中,全军二万多人被日军包围,死伤惨重,最后仅二千多人突破重围得以幸存。张兆就是其中一个,当时他自驾一辆美式吉普车急驰于野山丛莽中得以脱逃。但在逃亡途中被日军战机轰炸击伤两处,后被送往印度加尔各答远征军后方总医院治疗,取出了击中腰部的弹片,但留在眼鼻上小弹片却一直没法取出。

张宗祥三子张兆年轻的不同时期

    1944年张兆经“驼峰航线”返回重庆,并退役入农民银行工作,1949年中共建政后即转职至中国人民银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张兆那样有过国军军官经历的人是无法在当时的那片红色土地上安身立命的,即便曾经是一个甘愿付出生命代价的爱国热血青年。
    五十年代以充实教师队伍的名义,张兆被调离央行,先后在上海的上海中学、遵义中学、天山中学任高中物理教师直到退休,这种调动显然就是一种政治惩贬。在文革中更是被学校的红卫兵整得死去活来,只能死里逃生,那时九妹夫虽然自身难保,但还是冒险将张兆藏到浙江塘栖的一个要好朋友家中。可是他躲了一段时间后想出来看看,结果在杭州火车站被红卫兵抓住,后果可想而知。
    尽管张兆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但他退休后却主动先后赴云南西双版纳、宁夏永宁参加支边教育工作,这表现出的是一种何等的崇高思想境界呀。

老年时张兆的不同时期

(六)
       张宗祥的幺女就是前文中多次提到的九妹,叫张玖,她是张宗祥目前唯一键在的孩子,今年94岁,她早年自浙江商学院毕业后就在浙江商业厅工作一直到退休。
    张玖是在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久,见证父亲整个晚年生活的孩子。张玖在1957年和浙江富商、丝绸大亨徐吉生之孙结婚后,虽然徐家在杭州也有深宅大院,但依然住在父亲的家里,以便就近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张宗祥晚年是在幼女张玖和女婿家的宅院里度过的

    后来在1961年由于市政建设规划的要求,张宗祥住的房子需要动迁,政府给了多处房子供他选择,但都不尽满意。于是小女婿就主动请老丈人去他的私家老屋看看,如果满意就搬去那里住。张宗祥看后十分满意,小女婿的私宅不仅房屋宽敞,还有前后院落,而且位于小巷深处,相当安静。张宗祥在这里安享晚年直到四年后去世。由于小巷很狭窄,车子无法驶入,而前去看望张宗祥的都是些达官显要,他们的轿车都必须停巷子口,下车徒步进入。张宗祥曾对前来看望他的浙江省省长周建人(鲁迅之弟)打趣说:“我这里是最公平的地方,军民到此,一律徒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张宗祥在杭州寓所作书,小佐儿整日承欢膝下、耳濡目染

张玖在2015年张宗祥纪念活动上,左为西泠印社当时的名誉社长刘江
    
      张玖的人生看上去还算平坦,但张宗祥去世一年后文革开始,因丈夫掌管过家族企业,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家太太而蒙羞,一家人从自家的深宅大院里被扫地出门······那将是另一段故事的延伸。在这里我们还是祝愿张玖老太太愉快地过好当今的每一天,100岁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

张宗祥今年已94岁的幼女张玖(老九)2015年在参观父亲逝世50周年主题展

后记:行文至此,只能算是将张宗祥孩子们的生平简单地介绍给读者。如果把他们的故事都挖掘出来,一定会像小佐儿说的可以拍成电视连续剧,而且不止五十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16: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