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2017/04]
- 从马云引退看中国未来走向 [2018/09]
- 习近平的结局预测 [2016/04]
- 习近平的性格分析 [2018/09]
- 邓家势力退场与李克強的命运 [2018/03]
- 港虽弹丸,亡共必港 [2019/09]
- 古人妙评宋喆马蓉风流事 [2016/08]
- 伊朗当局为什么要击落乌克兰民航客机? [2020/01]
- 习近平失败的金钱外交 [2016/01]
- 谁将是习近平下一波打击对象? [2018/03]
- 历史上最漂亮的女人(图) [2016/10]
- 中国现代政治的五次大倒退 [2018/06]
- 春蚕丝尽,蜡炬泪干 [2017/07]
- 班主任的“性”趣 [2017/02]
- 漫谈黄梅戏《天仙配》 [2017/11]
- 不可思议之二 [2017/03]
- 表哥 [2017/02]
- 《人民的名义》,盗名弃义。 [2017/04]
- 毛泽东本来面目(三) [2017/02]
- 崖山之后无中国 [2016/12]
- 也论枫叶封弟 [2018/01]
- 张英与张邦昌、汪精卫、毛泽东 [2017/12]
过大年一直是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在那物质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一个工可值二角钱人民币,一个成年男性劳动力干一天算一个工,成年妇女干一天挣六分工,即0.6个工,童工干一天可挣三分工。农民辛苦干了一年,扣除口粮所花的钱,劳力多的家庭到年底全家可能分红几十块钱,劳力少孩子多的家庭则是超支,即反欠生产队的钱。
在我记事时,由於兄姐均已缀学干农活,到年底家里总是进晌几十块钱。这几十块钱能给我们兄弟姐妹都添件衣服,还可办些年货。
年货缺不了鞭炮,鞭炮源於古时烧竹的爆炸声以驱鬼,后来逐渐演化成爆炸黄硝的响声哄托过年的热闹气氛,甚至祭祖、祭天都用鞭炮。吃年夜饭之前要放鞭炮,新年到来之际亦燃鞭炮。
年货另一项不能缺的是魚,取自谐音年年有余(魚)。每到腊月,村民们无不急切地盼望抽干村里各个水塘中的水。当水塘中的水越来越少,塘中的魚儿们慌张地活蹦乱跳。这时村里的大人小孩们欢天喜地,急不可待地想知道每家能分几条鱼。
当然,年货的主角仍然是猪肉。村民们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猪肉,因为每年都有上交任务,家养的猪必须廉价卖给国家,三四角钱一斤是最好的价钱。生产队集体能养几头猪,到年终这些猪就成为社员们年货中猪肉的主要来源,有时因分配不公常会引起社员之间的争吵。其实,为年货争吵是极不吉利的,也是大家极力避免的。
年货还包括烟、酒、糖和瓜籽、花生等。
年三十夜吃完团圆饭后,穿上新作的衣服,父母亲还能给我们几角钱压岁,一般二角或五角,算是挺大的钱。接下来,父亲带着我们兄弟去那些孤寡老人家陪她们守岁,也就是一起聊天一两小时左右。最后就是与大小朋友们一起通宵打普克脾。
一到凌晨,就燃放鞭炮,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大年初一,男性村民们结队先给村里年长老人拜年,然后是互相挨家逐户地拜年,这是消除误解、和谐气氛的极佳时机,过去的争吵磕碰也随着新年的到来成为过去。上门拜年,主人都要敬烟撒糖,气氛极为融洽热闹。
过了大年初一,从初二开始就出远门给亲戚拜年,重要的亲戚优先。姑爷初二一早去给老丈人尽孝,外甥初二去给舅舅磕头,初三、初四去姑、姨家回拜,过了初五才去亲戚家拜年已是很不礼貌,初七初八是女客走亲戚。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才真正算过完,我们也该回到那令人烦恼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