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上海南京路 上 (回国杂记)

作者:玉米穗  于 2015-12-23 00: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回国记录|已有19评论

关键词:贝克汉姆, 郭富城, 世纪广场, 南京东路, 万人迷

  每次回上海都会去逛逛南京路,在步行街上走走看看。本人从前在上海时的学生现在多是上海的小白领,知道本人回去,常约出去吃个饭什么的。其中一位上班的公司在世纪广场大厦里。世纪广场于是成了我们每次暗号照旧,不见不散的联络碰头地点。世纪广场与人民广场隔街相望,紧挨着南京路,我那学生开玩笑说南京路一带是她的领地,哪里有饭店,哪家东西好吃,性价比如何?她都知根知底了如指掌。于是听她安排,舌尖上的问题在南京路上解决。

  与学生碰面前或碰面吃完饭后便可以在南京路步行街一带随便走走,看看霓虹灯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行人,琳琅满目的橱窗,巨型广告牌上的眼熟或不熟的美女,眯缝着眼睛的万人迷贝克汉姆,还有代言浪琴手表却手托望眼镜凝目远眺的郭富城,都自有一番情趣。

  说起来在南京路上兴致勃勃瞎晃悠的兴趣并非起于今日。从前少年时代,就会路远迢迢跑到南京路去瞎溜达。那时候的南京路虽说今非昔比,昔不如今,但也是驰名遐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其实也有不知道的。好看好玩的事物自然不会少。

  第一好看的是照相馆橱窗里陈列着的相片。那时南京东路冠龙器材商店附近有几家照相馆,有一家的橱窗里有几个上影厂演员的大头像。一个是梁波罗,一个是张瑞芳,还有一个是配音演员乔榛的。那时候的相片还是人工着彩的,大背头梁波罗,乔榛的嘴和腮涂得同女演员张瑞芳的一样红。从陈列在名人大头像旁边的其它肖像里,居然发现了认识的人——其实只是间接认识,那是低两级的一位姓陈的同学的姐姐,好像那时是上海什么乐团里演奏手风琴的,虽说不怎么有名,但漂亮是不输给张瑞芳的。那陈同学是独子,上面三个姐姐,个个都是美人。那时学校里有个姓孙的小坏蛋,仗着会使两下三节棍,总爱欺负人。每回在路上遇到陈同学便将其拦截下,先上上下下把他衣服裤子口袋翻一遍,将翻出来的零钱和零食悉数“没收”,然后一边将“没收”的零食塞入嘴中,一边强迫陈同学唤他为姐夫。陈同学每回遇到“姐夫”都不胜痛苦,如做噩梦。后来有一天“姐夫”忽然遇到车祸,命丧黄泉,陈同学的噩梦才宣告结束。

  其次会去看的是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在南京东路靠近河南路的地方。上下两层,其地位可比现在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是当时上海最出名可能也是最大的书店。一层卖连环画和其他儿童书籍,也有各类杂志,还有盒式录音带什么的。二楼则是卖马恩列斯毛,文史地政经及各类其他书籍的。当然还有外语书。一层小孩比较多,有些嘈杂,卖录音带那一块时常飘出“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来,二楼人虽不少,却比较安静,马恩列斯毛专柜前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里营业员的工作量想必是最轻的。看英语的人很多,不过还不至于“疯狂”。卖得最好的先是英语九百句,后来有新概念和许国璋,还有张道真和薄冰的英语文法书,仿佛圣经一般在那时学英语的人群里人手一本。那时读外国名著好像很时兴也很时髦,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之类外国文豪的作品陈列的很多。有一回在一个教武术的老师家里听他几个亲戚聊名著,有个挺漂亮的女的说,她最喜欢的是巴尔扎克写的《简爱》,我忍了半天,差点想告诉她:其实巴尔扎克的《阿Q正传》写得更加好。但卖得最好的我怀疑还是一本厚薄类似于《共产党党章》的小册子,叫做《新婚必读》。封面好像是粉红色的,里面画有插图。现在回想起来,那里面说的东西简单粗陋,放在今天恐怕做小学生的生理课教材也未必合格,但在那时却很抢眼。放在橱柜里面是不能随便翻看的。《新婚必读》柜台前常挤着一排男士,某男士对里面的营业员说:“师傅(原来都叫“同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同志”变成了“师傅”,再后来“师傅”又变成“先生”了),那本书拿来看看好吧?”营业员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那本是哪本啦?这么多书都是那本,哪个搞得清楚啦?说名字嘛。”边上的人都扭头去看那个男士,那个男士脸就红了,但不甘心就此退却,鼓足勇气硬着头皮说:“就是那本《新婚必读》嘛。”

  “你买不啦?要看买回家去看,不买就不要看。没啥好看的噢”营业员说。于是,大家纷纷掏钱,买回家去看。《新婚必读》便像数年前的《明朝那些事

儿》一样变成畅销书了。                 

                           (待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3 回复 fanlaifuqu 2015-12-23 00:52
说到老家泪汪汪!
3 回复 fanlaifuqu 2015-12-23 00:53
她今天怎么啦?
4 回复 徐福男儿 2015-12-23 01:07
出国后每次回去,南京路是一定要去的,什么也不买,就是去逛逛。当年住在上海的时候,却是从来不去南京路。
3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01:27
fanlaifuqu: 说到老家泪汪汪!
我也是总是觉得很怀念故乡。
3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01:27
fanlaifuqu: 她今天怎么啦?
哪个她?
3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01:29
徐福男儿: 出国后每次回去,南京路是一定要去的,什么也不买,就是去逛逛。当年住在上海的时候,却是从来不去南京路。
前辈也是同乡啊,握手。我这些年回上海时,也是每次都去那里看看。还有上海书城,福州路那里的那个,我也挺喜欢的。
3 回复 fanlaifuqu 2015-12-23 01:35
玉米穗: 哪个她?
吃喝玩乐都由她安排那个!
5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01:40
fanlaifuqu: 吃喝玩乐都由她安排那个!
哦,那个是我在上海教书时候的学生,现在外企做小白领,干的挺不错的。
4 回复 徐福男儿 2015-12-23 02:43
玉米穗: 前辈也是同乡啊,握手。我这些年回上海时,也是每次都去那里看看。还有上海书城,福州路那里的那个,我也挺喜欢的。
握手,握手!我不是前辈,进村都是兄弟姐妹,大家玩开心。祝节日快乐!
3 回复 tea2011 2015-12-23 08:37
玉米穗: 前辈也是同乡啊,握手。我这些年回上海时,也是每次都去那里看看。还有上海书城,福州路那里的那个,我也挺喜欢的。
上海书城不错,只是现在书买得少了,上次买了二枚小贵的书签
2 回复 tea2011 2015-12-23 08:38
你的记性真好
2 回复 秋收冬藏 2015-12-23 10:17
怎么能记得住那许多细节,佩服。
2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13:22
tea2011: 上海书城不错,只是现在书买得少了,上次买了二枚小贵的书签
现在生活内容丰富,看书时间少,一般人也不怎么愿意看书,加上网上购书便宜,我想书城生意会受影响。不顾我挺喜欢那里的气氛,不买书在里面东翻翻西看看,也挺舒服的。呵呵。
2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13:25
秋收冬藏: 怎么能记得住那许多细节,佩服。
脑子里不记正事,竟是些没用的陈康烂谷子。呵呵。
3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13:26
tea2011: 你的记性真好
记的都是点没有用的东西,呵呵。
4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3 13:26
徐福男儿: 握手,握手!我不是前辈,进村都是兄弟姐妹,大家玩开心。祝节日快乐!
节日快乐。
3 回复 mzou 2015-12-23 13:55
98年去过。鲜花  
3 回复 玉米穗 2015-12-24 00:31
mzou: 98年去过。鲜花   
现在去看的话,变化很大了。问好。
2 回复 小小.. 2015-12-25 12:31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0: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