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免死金牌、丹书铁券靠谱吗?

作者:默默的小溪  于 2016-10-7 16: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订的一份契约,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然而这个豁免权仅仅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在历朝历代中,拥有免死金牌的大有人在,可惜他们当中许多人却死于非命。


在汉代,刘邦带领一群所谓布衣将相,夺得了天下。为笼络人心,他赐给功臣们一张“奖状”,上面写道:“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意思是:兄弟们跟我出生入死了大半辈子,有了这玩意儿,你们和子孙都可以安心地享受荣华富贵了。不想后来形势突变,淮阴侯韩信谋反,刘邦也不客气,收回铁券,韩信被赐死。




唐代起,铁券改进成嵌金工艺,据《辍耕录》载:大唐赐给吴越王钱镠家的铁券,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券词黄金镶嵌。关键是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免死金牌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可惜当时大唐已走到暮年,钱家并没能享受到几年特权,不久以后乱世模式开启,钱家后人抱着这块免死金牌隐居山林。




到了明代,朱元璋建国后大量颁发免死铁券,其“形如瓦面,刻诰文,皆镌免罪、减死、俸禄之数”。所刻内容相当具体:赐券者名称、功绩大小、特权等级、皇帝的誓言等。多数写明“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朱元璋晚年,动辄屠戮开国功臣,收到过免死铁券的人,十有八九被朱元璋处死,免死铁券形同废纸一张。


清代废除了免死金牌制度,却派生了另一种形式——铁帽子王,其拥有各种特权。但其实所谓“八大铁帽子王”,也都过得不好。如代善靠出卖儿孙,夹着尾巴做人,活到了66岁,其他几位各种横死,平均寿命也只有三十来岁。



说来说去,免死金牌这些玩意,纯粹是哄人开心不靠谱。臣子收受时须故作感激涕零状,跪谢我主隆恩浩荡,其实呢,心里十分不踏实,这伴君如伴虎呀,皇帝哪天一不高兴,免死金牌就成了赐死金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15: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