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an Decency [2016/10]
- 为什么会抽了芒果疯? [2016/01]
- 向着老年痴呆高歌猛进的自恋型人格 [2020/04]
- McCain神话 [2018/09]
- 狼牙棒与䍍特卡 [2020/06]
- 世界最著名举手图 [2017/09]
- 膝盖骨的市场经济演化 [2017/08]
- 中共底气何来 [2020/05]
- 心脏有病怎么办 [2018/04]
- 白人主义与白国主义(一) [2017/02]
- 台湾人你凭啥有幸福感? [2018/03]
- 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谁?)呜呜直哭 [2018/05]
- “春晚这个老姑娘” [2016/02]
- 老祖宗的基因真强大 [2016/04]
- 配不配作'艾斯豪' [2017/02]
- 没有幽默感的坏蛋是真正的坏蛋 [2017/07]
- 狗的时代 [2017/07]
- 七十老者的扔屎橛表演 [2020/09]
- 抗美救球 谁扛大旗 [2017/06]
- 大历史中的八国联军 [2015/12]
- 中国锐实力 - 进击的小脚侦缉队 [2018/03]
- 禁食猪肉,资本家同意了吗? [2016/09]
- 你为什么乐于受欺骗 [2017/11]
- 翻先生、63各位先生们 [2020/11]
- 一个人的国民身份 [2018/02]
- 别把领导的好心当驴肝肺 [2018/03]
'大历史'这个说法是黄仁宇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不过严格地说起来,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法国年鉴学派longue durée(长时段)治史方法的一个中文翻译,专利权倒难说是黄先生的。
年鉴学派的二十世纪代表人物是布劳岱尔(Fernand Braudel),他与黄仁宇是同时代人,都正是读书做学问的年龄却赶上了战乱,不论在法国还是在中国,'诺大之国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黄仁宇热血青年,弃笔从戎走上了抗日救国的主战场,在大名鼎鼎新一军里从一个小排长一直作到郑洞国将军的参谋。布劳岱尔则是被征召入伍,刚把军装穿上身就直接进了纳粹德国的战俘营,在那里一直呆到二战结束。这么说起来,似乎是黄仁宇比布劳岱尔顺一些运气要好上老一大块。
黄仁宇的好运还要接着来,抗战结束国军共军马上要开始大打出手的时候,他有幸申请到了去美国陆军学院念书的机会,等到他把书念完内战也打完,跟随国民政府转进去了台湾,也就错过了当共军俘虏兵的机会。然后他又辗转回到美国学历史拿博士著书立说,多年后终于功成名就。
布劳岱尔那边也没闲着,在德国战俘营住着这五年里给自己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一直在撰写他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困难当然是大大地,手头实在缺少文献资料,好在可以从当地小城的图书馆借出一些书籍来。等到大战结束出了战俘营博士论文也就基本成型,伯劳岱尔要比黄仁宇早了好多的年头拿到手博士头衔。
现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黄仁宇当年没能拿到去美国念书的机会,国共一打起来他当上共军俘虏兵的机会应当不小。玉米穗网友的《解放军里的日本兵》里,日本俘虏兵说共军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十分'和风细雨',黄仁宇先生不是日本兵只是个中国兵,能被和风细雨的机会恐怕就不大。凡是稍微了解一点中国人的一般都会得到这个结论,但这还不是我想发挥的,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和风细雨'还是'秋风扫落叶'或是'严冬一般残酷无情',目的都无非是要帮你洗脑。谁想要如同布劳岱尔那样潜心去做自己的学问就彻底不现实,因为这里是东方不是西方,在东方谁这样想谁就是在非理性,脑筋有问题。好在日本人也是东方人,虽然已经很努力地在脱亚入欧,仍然能感动于被'和风细雨'地洗脑,不会抗议说,我有自己想琢磨的事儿,别来打搅。
我在写到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家埃及人赛义德·库特巴时评论说,他在埃及监狱里著书立说确立他恐怖主义理论家地位的时候,如果用他的脑子想一想,在监狱里写作的自由难道不是大英帝国殖民者手把手教给他们埃及人的?按照他们那个文明古国的悠久传统是可能的吗?但他是个爱国狂人,当然不会这样理性地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