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an Decency [2016/10]
- 为什么会抽了芒果疯? [2016/01]
- 向着老年痴呆高歌猛进的自恋型人格 [2020/04]
- McCain神话 [2018/09]
- 狼牙棒与䍍特卡 [2020/06]
- 世界最著名举手图 [2017/09]
- 膝盖骨的市场经济演化 [2017/08]
- 中共底气何来 [2020/05]
- 心脏有病怎么办 [2018/04]
- 白人主义与白国主义(一) [2017/02]
- 台湾人你凭啥有幸福感? [2018/03]
- 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谁?)呜呜直哭 [2018/05]
- “春晚这个老姑娘” [2016/02]
- 老祖宗的基因真强大 [2016/04]
- 配不配作'艾斯豪' [2017/02]
- 没有幽默感的坏蛋是真正的坏蛋 [2017/07]
- 狗的时代 [2017/07]
- 七十老者的扔屎橛表演 [2020/09]
- 抗美救球 谁扛大旗 [2017/06]
- 大历史中的八国联军 [2015/12]
- 中国锐实力 - 进击的小脚侦缉队 [2018/03]
- 禁食猪肉,资本家同意了吗? [2016/09]
- 你为什么乐于受欺骗 [2017/11]
- 翻先生、63各位先生们 [2020/11]
- 一个人的国民身份 [2018/02]
- 别把领导的好心当驴肝肺 [2018/03]
Richard Dawkins认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可以类比于基因的遗传,他为此创造了一个词meme(迷因)。迷因是这样一种基本文化遗传单位,一个文化的特征由其特有的迷因库所确定。如同基因一样,迷因可以代代复制传递,可以变异,也对环境施加的压力作出反应。
Stephen J Gould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文化的发展变迁更符合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它有别于基因变异的随机性,‘演进’而非’演化‘,是自我定向的,沿一个既定方向不断自我‘提升’ - orthogenesis。但所谓‘提升’只是出于人的主观意识,常常无关自然规律。
殖民文化的演进可以为Gould的观点作一个很好的注脚。
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再到伟大的牛顿,欧洲跨越十六、十七世纪的那场科学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它承接复兴引领启蒙,更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开始离开地中海周边,向东向西扩展开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世界 - 他以为是印度但实际美洲的这块大陆。五年之后,达·伽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真正的印度。一个全新的、向全世界范围涉足的殖民活动风起云涌开展起来。
不妨把此时的欧洲比作一台热机,更加准确地说,一台巨大无朋的外燃机。携带着能量的工质被从遥远的东方和西方输送过来,源源不断注入这台机器,产生出有用功推动社会高速运转。当然,如同一切人造的热机它的效率不会很高,大部分的能量总是白白消耗掉了,有好大一块要供给王公贵族骄奢淫逸,有一些要用于修士们研究一根针尖儿上可以站几个天使这样的研究课题。但毕竟,还有这样一些出类拔萃的大脑开动起来了。“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曾有人说,一个如此不完美的人类竟然创造出科学这样完美的事物来,宛如神迹。对此我们今天可以给出一个更新的解读:人类的这个光辉的事业是建立在它自身黑暗的背景之上的。不妨回顾一下同一时间段内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征服、屠戮、掠夺与殖民。殖民文化从它早期的雏形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完全失控的巨兽,其演化进程确实更符合拉马克模型。
欧洲在短短的时段里达到如此高度的社会文化知识整合,而在这个局部的减熵现象发生时,美洲这里数千年的文化与财富积累却同时被消失贻尽。当人类社会这部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的时候,总体的熵增代价是巨大的。
接下来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第一次工业革命。